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水产养殖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稻田水产养殖系指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的措施,即种植水稻又养殖水产品,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以及其它物质和能源更加充分地被养殖的水生生物所利用,并通过所养殖的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松土和增肥的目的,获得稻鱼互利双增收  相似文献   

2.
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由传统的“平板式”发展为“田由式”、’‘垄稻沟鱼式”、“沟、厢、由鱼式”的养鱼工程。近年来,水产科技人员与渔农在生产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将简单的“由、沟”工程建设融进了现代稻田养鱼工程技术,创造性地发展为‘旧埂,田块,栏鱼棚,鱼由,鱼沟,排洪与进水系统”的五大基础工程建设有机的结合;并把笼统的粗线条的单块鱼田工程提高到适合不同名、优、特水生经济动物类养殖新技术与水稻旱育秧栽培、抛秧栽培新技术的有机结合;把稻、鱼、蟹,稻、鱼、虾,稻、鱼、鳖、蛙等结合起来;与中低产田改造、冬国水田改…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黄冈市水产局召开推进稻田渔业综合种养研讨会,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十个一"工作举措,力推该市稻田渔业综合种养发展。2015年上半年,黄冈市共发展稻田渔业综合种养面积53.84万亩,虾稻共生、稻蛙养殖、稻鱼养殖等模式蓬勃发展。为继续大力推广"一水两用、一田双  相似文献   

4.
<正>宿迁市境内有两湖(洪泽湖、骆马湖)三河(大运河、淮河、沂河),河湖密布,拥有水域面积350余万亩,水产养殖面积约109万亩(含稻田养殖),盛产螃蟹、小龙虾、青虾等水产品,是江苏省的淡水渔业主产区之一。宿迁市也是农业大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28万亩,特别是沿湖、沿河约有100万亩低洼稻田非常适宜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宿迁地区具有稻渔综合种养传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宿迁地区一些沿湖、沿河低洼稻田,不少农户开展过  相似文献   

5.
<正> 墒沟式稻田养鱼技术是墒稻沟鱼式稻田养鱼技术的简称。该技术是结合水稻条栽管理技术发展形成的稻田养鱼新形式,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稻鱼产量高等特点,是保山地区目前主要推广的稻田养鱼新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后季稻田养殖不同水产品放养模式对养殖效果的影响,探讨出适合后季稻田养殖的优良水产品放养模式,我们于2002年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如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及条件课题组选择了本市搬经镇丁许村连片的后季稻田100亩,分成五个组,每组20亩,五组稻田进、排水条件相似,都由防渗渠供水,五组稻田的种养布局结构比相同,田间沟塘占大田面积的30%。2、试验设计将所选择的五组稻田分别采用不同的放养操作模式,第一组采用“稻-鱼(育种)”模式,第二组采用“稻-鱼(养成)”模式,第三组采用“稻-鱼-虾”模式,第四组采用“稻-鱼-蟹…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我市水产站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因地制宜引导养殖户搞好渔业养殖结构调整,大力推广稻田养殖黄颡鱼技术,2002年鱼稻平均产值2028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稻田生态种养技术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品养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稻鱼、稻蟹、稻虾、稻鳖共生,种植、养殖相互促进,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的一种新技术模式。实践证明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可以实现"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粮食和水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四川稻田养鱼丰产片西充县水产站雷朝元四川省水产局1988年提出,用5年时间,在全省建设100万亩稻田养鱼丰产片(平均亩产千斤稻,百斤鱼).经过五年的组织实施,成效显著。笔者参加了这项宏观工程的实施,自己的主要体会如下:稻田养鱼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达州牢牢抓住水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大力实施特色水产养殖、稻鱼综合种养以及生态绿色养殖工程,特色水产养殖呈高速发展态势。目前,全市有水产养殖面积18万亩,建成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面积1.3万亩,培育水产龙头企业3家、水产专业合作社48个,成功创建国家级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2个、农业农村部健康养殖示范场19个。  相似文献   

11.
<正> 工程化稻田养鱼是指对稻田的养鱼条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和永久性建设。如池埂、引水榘、注排水设施、蓄鱼池等的建设,从而提高稻田在进行水产养殖时蓄水、保水、防逃、防洪能力。在不影响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前提下,达到养鱼高产、高效目的。2000年我局和县科技局、农业局共同投资,对临城镇西郊村19亩稻田(由村委统一征用,个人承包生产)进行工程化改造,采用稻鱼轮作方式,经过  相似文献   

12.
<正>稻渔共作是利用水稻与鱼、虾、蟹的互利共生关系,把水产养殖和优质稻米生产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稻田的浅  相似文献   

13.
<正>稻田养殖是利用稻鱼(蟹、虾)互利共生原理而进行的一项系统养殖工程,是在稳定水稻生产的基础上,利用稻田适度开展鱼(蟹、虾)类养殖,是提高稻田综合产出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生态农业的一条好路子。2018年我们响水县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站在响水县黄圩镇东盛村进行29.6亩稻田蟹虾养殖技术的推广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试验初步报告如  相似文献   

14.
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养殖泥鳅是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泥鳅个体比较小,适宜在稻田浅水环境中生长,在稻田里经常钻进泥中活动,能够疏松田泥,利于有机肥的快速分解,有效地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育。稻田中的许多杂草种子、害虫及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之乡,每年销往全国的优质大米名列前茅。稻田养殖水产对于当地农民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2008年,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松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的“有机稻田养蟹试验项目”取得了稻蟹双丰收的试验效果,为吉林省有机稻田养蟹获取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为提高稻田综合种养效益和农业生产能力,实现"一田多用、渔农获利"的发展目标,2014年,安徽庐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与芜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技术合作,在芜湖县一养殖基地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虾鱼稻"共生轮作养殖技术模式。根据水稻与水生动物的共生互利关系,在不破坏地块耕作的条件下,通过开挖环沟、加高和夯实田埂,保持水深1.2-1.4m,实施种植一季稻,轮养两季青虾、两季鱼等综合种养模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殖鱼鳝虾蟹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殖鱼、鳝、虾、蟹、鳖,为鱼、鳝、虾、蟹、鳖等提供了水蚯蚓、部分害虫等各种饵料生物和良好生态环境,养殖对象对水稻的生长起到了松土、追肥作用,从而达到了稻渔共生,相得益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稻田生产综合效益的目的。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途径。现将鱼、虾、鳝、蟹、鳖养殖技术综述如下:一、稻田选择与整理。选择通风透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无毒、排灌方便、土壤保水性能好的田块作为养殖稻田。面积1—2亩为一单位,最好连片开发。对选择的稻田,在移栽前要进行整田。具体方法:在田中开挖田”、…  相似文献   

18.
<正>3月2日,重庆铜梁县"稻鳅双千项目"启动,200万尾鳅苗投入200亩稻田进入饲养阶段。据铜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稻鳅双千项目"是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即在稻田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泥鳅,并达到每年粮食产量一千斤/亩和泥鳅收入一千元/亩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鱼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是农业部"九五"十大推广技术。内蒙古自治区现有可供养殖的稻田面积80万亩,亟待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一、稻田的选择稻田平整,田面倾斜度小,田块大小适中,水电充足,土壤保水性强。二、水稻品种选择中晚熟抗倒伏的优良品种。三、开挖稻鱼工程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插秧前或插秧后进行田间工程。1.开挖鱼溜(鱼山)、鱼沟根据田块大小、形状开挖沟山。大而方的田块,沿稻田边埂近1米处开挖宽60厘米、深60厘米的环形沟;小而长的田块,开挖宽60厘米一100厘米,深60厘米的宽沟;也可在田中央。田边或…  相似文献   

20.
近日,浙江省余姚市农村各地又在水稻种植。但在余姚市陆埠镇郭姆村的一片稻田里,和往年不一样的种植景象是在稻田的四周出现了一条灌进了水的大沟,而一群人也在水沟边忙活。原来,这片稻田正在实施稻田养鱼。稻田养鱼原本是我国南方一种古老的在水稻田中开挖鱼沟、鱼溜,进行鱼类养殖的稻鱼兼作的生产方式。余姚市鼎绿生态农庄员工顾师傅说,当地实施的是稻鳖共育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