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欧盟“环保新指令“是假借保护环境、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名义而出台的,其实质则是一项典型的绿色国际贸易壁垒措施.“环保新指令“在欧盟得以通过有着其深刻的思想、政治、经济背景,迎合了欧盟一般民众的环保诉求,但其影响却不限于欧盟,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我国出口产品到欧盟的相关企业将造成巨大冲击,因此,我们要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降低其不利影响,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桂秀 《发展研究》2006,(11):22-23
近年来,通过电机企业的大力拓展,欧盟市场已成为福建出口机电产品的又一新的潜在增长区域,年出口量约占电机总出口量的15%。但今年7月1日,欧盟环保“双指令”之一,《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即将生效,该指令被业内人士称作全球最严厉的环保令,是“牵动全球制造业神经的指令”,其实施将使福建电机企业特别是欧盟出口企业面临新的压力。按照指令要求,届时不能达标的产品将有可能被要求召回,限制进口,损害客户关系,甚至引起昂贵诉讼,其危害远大于指令造成的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3.
厉英珍 《经济论坛》2010,(12):93-96
我国小家电出口遭遇的绿色技术贸易壁垒主要是从消费安全与消费排污角度设置的。欧盟"双绿"环保指令对我国小家电出口存在积极和消极影响,取2003年至2008年我国向德国及欧盟小家电的出口数据分析可知,欧盟"双绿"环保指令对我国小家电出口量没有明显的限制效应,但对其出口增速则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欧盟"绿色双指令"对广东出口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绿色双指令”使广东机电产品出口面临巨大考验,已经使广东机电产品出口增幅明显下滑。深入探讨应对“绿色双指令”的有效措施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欧盟“绿色双指令”产生的背景及对广东机电产品出口已经或即将产生的影响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欧盟“绿色双指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提升欧盟成员国卫生体系的协同效应,解决共同面临的健康挑战,是欧盟卫生体系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目标。2013年10月,欧盟所有成员国通过了《患者跨境医疗权利指令》的法律,并在全欧盟范围内正式生效并实施。该指令针对患者的权利做了一些调整,扩大了医疗服务范围,提出了报销原则、成员国职责和创新性措施,如,建立国家联系点,改善各国电子医疗系统,促进各国卫生技术评估,促进各国医疗产品使用和处方的互认,以及促进开发和建立欧洲参考网络等。该指令旨在通过促进成员国合作组织和提供医疗服务,为欧盟公民提供安全、高质的跨境医疗服务。中国与欧盟社会管理体系虽然不同,但该法令在立法过程、实施原则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减轻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对环境保护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通过开征环保税来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筹集资金、增加环保投入的目的.我国也应从环境污染现状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适时开征环保税,以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丹 《经济论坛》2008,(7):30-32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中限制某些有害物质使用的问题正在引起全球的关注.欧盟在这一领域成为先行者:2003年12月,欧盟公布经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 EEE)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 S),已分别于2005年8月和2006年7月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8.
胡国松  温馨 《经济纵横》2007,(12):70-72
欧盟"绿色"指令的实施,对我国与欧盟间的机电产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徐莉 《时代经贸》2006,(9S):56-61
欧盟在2003年2月颁布了两个有关电子电器产品的绿色环保指令,即:《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此后,欧盟的各成员国纷纷准备国内立法,以实现两指令的目标。德国在2005年2月23日公布了其根据两指令而起草的国内法,该法名为《关于对电子电器产品的销售、回收和环保处理法》(以下称为ElektroG)。  相似文献   

10.
欧盟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欧盟RoHS环保指令的实施令众多民营出口企业管理难度提升且面临着供应链管理成本加大及研发成本的提高,将加速民营出口企业的洗牌,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企业能跨越RoHS指令,必然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1.
环境标志制度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项制度,环境标志通过利用公众对环保产品的选择,逆向引导企业参与环保,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我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但有待完善。我国应结合WTO规则,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建立环境标志体系,完善环境标志制度;积极参加CTE关于环境标志问题的讨论,维护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贸易利益,使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  相似文献   

12.
Since the 1990s, China has exhibited growth in both foreign trade and the economy. Promo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are main concerns in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the country.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iscusses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tra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addition, this paper makes several policy suggestions with a view to adjusting trade structure, enforc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贸易对绿色技术的传递作用,基于中间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机制,选取2000—2019年中欧15个细分制造业数据,使用OECD环境技术专利数据库计算欧盟和中国绿色技术知识存量,从产品内贸易视角研究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绿色技术溢出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产品内贸易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且通过垂直专业化分工调节,绿色技术的行业溢出效应进一步放大;第二,相较于进口,产品内出口通过产业规模集聚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非物化型前沿环保技术更容易通过产品内出口向中国转移;第三,专业化分工对制造业内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因此,中国应加强与环保技术领先国的产品内贸易,通过模仿学习不断吸收物化于产品中的环保工艺,从而推动本国绿色技术迭代和更新。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use of trade measures as weapons to address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cerns. There are already proposals in the U.S. senate to impose an environmental tariff against foreign nations whose cost advantages stem from less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than the U.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rade policy measures typically are not the first best instruments for achieving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Even theoretically they could be shown to be welfare improving only under a very narrow range of circumstances. Their use in place of more efficient policy instruments may not only end up distorting the patterns of world trade but also may worsen the overall patterns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Simulation exercises undertaken here suggest that it is highly unlikely that countries would alter their environmental behavior because of the imposition of the proposed U.S. tariff. Hence the proposed legislation has very uncertain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Even if the policy has been mainly designed to protect domestic industries, it would only provide a minor margin of protection because the costs of complying with the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represent a relatively small element in the total costs.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rade policy introduced in this fashion will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atterns of world trade and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环境政策论者认为,如果一国试图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就会使边际减污成本小于污染的边际损害,在不完全竞争的世界中,一国会在战略上扭曲其环境政策,以支持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从而论证了生态倾销的可能性。本文基于对生态倾销及反生态倾销的理解,针对我国传统贸易模式中生态倾销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应加快环境成本内部化,积极宣传环保理念,利用反生态倾销的机会调整我国出口结构,采取妥善措施,达到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的平衡,积极应对新一轮贸易挑战。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际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多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立场不同。国际上关于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存在着较多分歧。本文主要从发达国家视角、发展中国家视角、全球视角这三个方面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分类介绍和评述。文章最后对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希望能对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自由贸易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引入环境所有权概念,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了贸易结构变迁与相应的污染分布和转移,旨在揭示大国污染效应、工业化路径的环境效应、贸易结构变迁的环境所有权因素以及环保政策失效的原因。研究推导出不同国家间环境所有权模糊程度和交易效率变化对贸易结构变迁与污染分布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命题可用于解释现实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18.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选取1996~2005年我国各省贸易以及环境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规模效应超过了技术效应导致我国污染水平上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2008年开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强国。在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的同时,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环境污染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产物,而对外贸易则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对外贸易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而环境问题又阻碍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使我国的对外贸易与环境走向良性循环,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疆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新疆环境污染状况,寻找影响新疆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首先对新疆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工业结构、环保科技和对外贸易对新疆的环境污染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