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汕头是一个商品经济相当活跃的百载商埠,发展经济有着明显的沿海优势、特区优势、侨乡优势、对台优势和商贸优势。汕头市最近一届党代会提出“海洋活市、工贸富市、科教兴市、法制治市”的新发展战略。其中以港口经济、侨乡经济和海洋经济为特征的“海  相似文献   

2.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射阳县举全县之力开发沿海.按照县委县政府战略决策,射阳县的沿海开发坚持“三港联动”,即坚持港口、港产、港城联动开发.港口开发就是实施射阳港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发展港产就是依托港口开发形成的外向优势,利用射阳港腹地广袤的土地资源发展临港产业,港城是指在沿海一带新建港口城市服务临港产业发展.实践证明,“三港联动”战略是符合射阳县实际、见效迅速并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沿海的有效途径,其核心是港产发展,港产的发展是沿海开发大见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以厦门为龙头,以闽东南为重点,以内陆山区为腹地,山海协作,梯度推进,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地带,带动全省经济共同发展的战略,为内陆地区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条件。实现山区工业经济新跨越,必须以沿海的飞跃为契机,主动接受沿海辐射,与沿海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4.
安溪县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溪作为一个近海山区县,如何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寻求新的突破,是摆在安溪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安溪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是:以厦门特区和大泉州经济区为依托,以县城建设为龙头,重点建设两大中心城镇,七大卫星集镇,发展五大农业基地,培育六大支柱产业,构筑南北中公路沿线三条经济走廊,形成内外安溪两大经济区域,促进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把安溪建设成为文明、富强、繁荣的社会主义新侨乡。当前,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共福建省委提出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发展思路,其核心也就是开放的问题.南平市既是沿海的山区,又是山区的沿海;既是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拓展经济发展腹地的枢纽地带.南平自身的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开放,福建经济的纵深发展也要求南平扩大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6.
马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2,(16):158-160
以沿海与腹地经济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海与腹地两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及由相互作用程度所形成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试图提出连云港与其腹地充分实现产业联动,形成腹地产业支撑度高、港口产业附加值大这一最优模式的途径,即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兴建临港产业园,培育临港产业集群;设立"飞地型产业区";推进保税港区建设,加速港城区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  相似文献   

7.
全国著名侨乡泉州,新春伊始,该市党政领导,以新千年、新运筹、新韬略、新展望的事业追求,发挥得天独厚的东南沿海地理资源优势,进一步“沟筑港口通道,繁荣沿海经济”,为入关前抓紧、抓快、抓实泉州经济“转型、升级、接轨”做好工作,超前为该市主导产业制鞋、服装、建材、食品罐头、儿童玩具等引进技术设备,强化自身实力,做好导向服务,取得首季经济“工兴、农稳、通畅、外大、财增、基强”的“开门红”的六大效应。 工兴。工业生产稳步发展。该市1-3月完成工业产值426.72亿元,增长12.8%,其中规模工业产  相似文献   

8.
港口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行产业,它是所在城市、区域腹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港口又是实现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港口是一个社会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它对所在城市区域腹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所在城市、腹地经济的繁荣是港口得以发展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9.
任伟  张亚莉 《经济导刊》2011,(12):72-73
经济腹地不同于中心城市和经济中心,它是一个地域范围,该范围内的所有经济发展都将受到经济中心辐射影响,其范围大小也是由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决定的。港口作为经济中心,为其腹地的发展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而强劲的腹地经济亦能反过来促进港口的发展。可见,经济腹地和经济中心互为依托,二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0.
港口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行产业,它是所在城市、区域腹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港口又是实现和融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港口是一个社会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它对所在城市区域腹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所在城市、腹地经济的繁荣是港口得以发展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受到密切关注。沿海欠发达地区面对经济高地的压力,要紧紧抓住其发展机遇,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赶超经济发达地区。本文在总结国内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沿海欠发达地区要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的经济联动开发模式。首先要实现城市联动,通过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扩散作用和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打造经济中心与腹地经济联动发展的沿海经济圈;其次要实现产业联动,通过传统特色产业与新兴高科技产业联动和陆地产业与海洋产业联动相结合,打造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联动发展的沿海经济带;还要实现"港口-城镇-产业"联动,通过港口与城镇联动和港口与产业联动,打造港口、产业和城镇三位一体的港口经济区。希望可以为沿海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期间,是山东省沿海蓝色经济发展战略和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战略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潍坊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运用SWOT经济分析法,在全面系统深入分析潍坊港口经济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潍坊港口经济发展对策,以港口促发展,以港口促建设,打造潍坊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实现潍坊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从现代的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形势看,沿海经济和港口发达程度始终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力和水平。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江苏沿海开发和港口建设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盐城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重中之重,拥有海岸线582公里,占全省的61%;沿海滩涂面积4559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0%、全国的1/7,是江苏沿海发展空间最广、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在国务院批准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港口建设是这次规划建设的重点和核心,沿海基础配套设施、临港产业等发展布局都是围绕港口的发展而规划,可以说,港口是沿海开发的先导,而沿海经济发展又是加快港口建设的依托。在新一轮沿海开发中,要科学运用港口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影响,促进两者之间的加快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辽宁沿海经济带现有发展水平出发,系统分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辽西腹地、东北腹地这三大腹地的协调互动发展程度,利用经济联系强度分析的方法,对辽宁沿海与腹地的经济联系隶属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得出,在区际经济联系层面,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是沈阳经济区,东北腹地呈现出不弱的经济联系态势,而辽西城镇群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联系强度相对较弱。据此,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协调发展的两大互动模式,即产业链延伸模式和港腹联动模式。通过这两大模式,进而推动沿海经济与腹地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港口与腹地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郎宇  黎鹏 《经济地理》2005,25(6):767-770,774
“港口—腹地”区域实质上是一个具有内在必然联系的特殊的经济地域系统,其运动发展的具体实践从客观上要求港口与腹地要有高度的协同性、整合度和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与对外联系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前提的今天,这种要求就显得格外突出和迫切。相关的具体实践需要有相应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否则就会成为非理性或低效性甚至是负效应的盲目实践。为此,对港口—腹地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关理论问题的分析探讨就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探讨了港口—腹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动力机制以及港口—腹地经济地域系统运动发展的一般演化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港口作为区域发展的门户,其基本功能是经济腹地与其他区域尤其国际区域之间"流"的集汇点,港口的铁矿石运输是腹地钢铁产业发展的缩影,在铁矿石贸易网络中具有突出的作用。以中国规模以上沿海和内河港口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年代以来的长时间序列数据,基于熵指数及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中国港口铁矿石运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港口铁矿石运输规模分布从"双峰状"演变为"单峰状",呈现均衡化的发展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铁矿石装卸港口布局大致呈现从零散点状分布到组团和条带状分布,从集中于长江流域向沿海地区转移,从集中在南方个别港口向北方港口转移;我国铁矿石装卸首位港口转移路径是从长江三角洲向山东东南沿海转移,首位度先下降后升高。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外贸量的逐年攀升使得我国的现代港口正朝着供应链环节发展。如何在内陆地区找到下一个高效运转的环节以保证整个供应链的畅通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且随着港口数量的增多,港口间的竞争势必愈演愈烈,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将是港口经营者议事日程中重要的课题。国家实施的向中西部转移的经济战略,也使内陆地区经济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地外贸企业渴望在本地就能实现“一关三检”将货物运出去,当地政府也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平台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南通沿海大型海港开发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吉平 《经济地理》2004,24(1):72-75
快速发展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由此促进了作为门户或窗口的港口的快速发展,并对其地域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南通沿海港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文章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地域港口体系构建的战略角度,探讨了南通沿海大型深水港口建设的区域经济意义、条件和基本方向,提出了加速其建设的基本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川 《经济研究导刊》2011,(27):175-177
开发虎门港是东莞市委市政府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的重大战略决策。沙田、麻涌港区是虎门港口的核心港区,港口资源是东莞沿海片区经济发展的最大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虎门港的开发建设给东莞沿海片区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发展港口经济,促进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东莞沿海片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港口与腹地经济关系研究——以宁波港为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宁波港为例,首先选取宁波、杭州、温州3个腹地城市进行分析,以集装箱吞吐量和直接腹地综合工业总产值两个指标来研究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综合工业总产值是由这3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的加权和计算而得,权重由相对引力模型确定。实证分析表明,港口与腹地经济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它们互为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表明,腹地经济的增长对港口的发展存在着不太明显的正向推动效应,而港口的发展则对腹地经济增长存在着很明显的正向拉动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港口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