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艳  吴勇 《活力》2013,(2):73-73
银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其安全与稳定发展对整个业界乃至社会都十分重要。银行业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风险的防范、管理和化解是银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商业银行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能力,科学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证金融机构健康、持续地运行,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经济的发展给银行业提供了广阔的盈利空间,同时也使银行业面临较大的风险。由于较大金融风险会对整个经济形成强烈的冲击,因而各国一方面积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另一方面也努力研究和积累化解金融风险的经验和方法。由于化解巨额不良资产即金融风险涉及到政府、银行。企业和居民等多个主体,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因而要想濒临危机的银行转为正常经营,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就在一些国家深深为巨额银行不良资产困扰时,瑞典在处理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经验却带来了一线曙光。在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3.
郑艳丽 《活力》2007,(7):46-46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的形势下,现代商业银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业务的迅猛发展,违规、违纪甚至金融案件的发生也不可避免地呈现了上升的态势,国内商业银行各类操作风险频频发生,轻则导致各银行业机构大大小小的安全责任事故或经济损失,重则影响到金融机构声誉甚至对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效应。因此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各大商业银行重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银行业基层机构,有效防范、监控、控制操作风险已成为保持现代商业银行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涂杰平 《企业经济》2006,(1):155-15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业多年积累的金融问题日渐暴露,潜在的金融风险日益表面化。为此,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银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5.
地方金融风险研究:特征分析、政府责任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显性和隐性风险依然存在。文章着力于探讨和研究与地方财政体制相关的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特征分析,指出在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中的地方政府(财政)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8,(9):30-31
北京市作为全国的首都在防范金融风险、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北京市目前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房地产价格风险和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状况,并提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2020年,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有力支持国民经济稳步复苏,但金融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2020年高风险金融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序处置,全年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3.02万亿元,2017~2020年处置不良贷款超过之前12年总和.总体看来当前全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压力依然很大.  相似文献   

8.
地方金融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显性和隐性风险依然存在.文章着力于探讨和研究与地方财政体制相关的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特征分析,指出在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中的地方政府(财政)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金融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特殊性在于它的高风险.纵观银行业发展的历史,无处不留下金融风险的烙印.金融风险种类繁多,原因复杂,危害深重,备受各国金融机构、监管当局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实践证明:防范、控制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保障商业银行稳定经营,需要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保障.……  相似文献   

10.
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国内外对于风险预警、防范和化解的研究中,应对综合性风险研究较少,应对单一性风险研究较多,对金融风险研究较多,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研究较少。我国区域经济重大风险的预警、防范和化解需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制度优势;重要目标和着力点在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体措施是构建区域经济重大风险识别系统、区域经济重大风险预设方案和区域经济重大风险组织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业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我国金融风险聚集非常严重、防范化解任务非常艰巨。金融对经济成长和经济发展既能起到促进和加速作用,也能起到阻滞和破坏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金融风险的特性,提出了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近年来,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扩散和百年不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经济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叠加,历史上长期积累的各类风险"水落石出",习近平总书记及时从战略上掌舵领航,对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和系统部署。  相似文献   

13.
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金融会计风险与防范,时提高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金融事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金融风险表现形式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会计防范与化解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金融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的途径集中表现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所采用的财政性措施上。金融危机的深化和经济衰退程度的加深,使潜在财政风险也在不断积累,国家政府赤字和债务水平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15.
非正常贷款已成为银行业的重大包袱,也是形成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加强非正常贷款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为此,笔者就非正常贷款动态会计管理作点初步探讨。当前非正常贷款本息核算,仍是一种数字上的反  相似文献   

16.
章宇绮 《企业经济》2007,(1):143-145
风险防范是银行业运行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在银行业经常存在的各种风险中,最突出、最集中的问题就是信贷风险。本文从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以及产生原因入手,系统地分析了信贷风险防范化解的全过程,这个有机联系的过程涉及到银行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互相影响又互为因果的严密体系。  相似文献   

17.
纵观国内外金融市场,银行业尤其是商业银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从风险的表现来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与会计行为违规紧密相关。面对这些风险压力,加强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已成为我国当前金融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银行会计贯穿于防范与抵御银行风险的全过程,是防范与抵御银行风险不可缺少的一道有效屏障。本文将从国有商业银行会计行为风险的表现、成因及防范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信息技术是银行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现代银行业务发展的生命线。为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2003年11月4日,银监会专门召开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主席办公会和监管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启动了“1104工程”(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1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化解金融隐患,增强防范和抗御金融风险能力,为进一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陵,巳成为金融、财政和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一、金融风险及其表现金融风险是金融业在经面管理过程中出现金融资金、财产和信誉受到损失和危害的风险。由于金融业是高风险的行业,每一项业务活动都存在风险,而风险大小又与经营效益多少往往成一定的比例。因此,金融业必须在经营管理中把防范风险和保证利息收入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得更好更多的金融效益。…  相似文献   

20.
关于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贷款的会计处理和计提呆账准备金的实践是银行业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基本要素,财政部已多次颁布了有关的管理办法。这些办法的出台对于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