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供电企业服务营销的特点(一)社会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对电力量与质的需求,已进入到“感情消费时代”。不仅关注产品质量和价格,还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提供优质的前台服务,也要求提供良好的后台服务和网络服务,服务营销已渗透到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二)合作营销位置重要。由于电力生产的持续性、运行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市场的统一性与不可分割性等特点,为了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其在多种能源中的竞争力,合作营销十分必要。特别是厂网分开后,只有合作营销,才能真正以优质…  相似文献   

2.
赵鑫 《广西电业》2014,(11):22-23
供电营销服务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当前形势下,面临严峻挑战的电力企业要抓住市场,适应客户,关键在于优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项目,构筑新型的服务文化。现结合实际,以恭城水利电业有限公司为例,谈谈供电企业如何强化营销服务管理,提升企业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对电力企业确保安全、稳定、优质、高效供电的要求更趋强烈。国家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的成立,电力营销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供电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牢牢把握住优质服务的脉搏,打造全新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品牌。供电企业必须应用CRM营销理念,改善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重组、简化业务流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国外电力公司为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将客户关系理论应用在电力营销和需求侧管理的具体作法。针对我国供电企业营销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供电企业在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时一定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改造业务流程,实施和完善客户经理制,建立客户价值和营销效果评价体系,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连供电公司实施了供电企业全程联动服务管理,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全程,是指从客户需求用电开始,直至客户销户的全过程所进行的供电服务。在时间上,实行24小时实行不间断地向客户提供经济、可靠、优质的电能及其相应的需求服务。联动,是指以客户为关注焦点,以客户需求为启动点(起点),组织公司相关专业(调度、送电、变电、配电、营销等),实行联动有序的电能供应服务。在空间上,实现大连市城乡联网动作,并可跨区进行服务,“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最小的服务成本,谋求客户最满意的效果,实现公司与客户的“双赢”。实行全程联动服务管理,主…  相似文献   

6.
“延伸服务”收费对供电企业而言,主要是指供电企业对产权不属于本企业的电力设施的新增及维护和抢修实行有偿服务的收费。“延伸服务”是基层供电企业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做好电力营销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但是,供电企业对“延伸服务”的收费一定要规范,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发展壮大。“零距离”、“零投诉”、“零差错”、“零欠费”,应当成为电力营销工作追求的目标。贴近客户力求零距离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在厂网分开、大用户直供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树立“只要您一个电话,其他事情由我们来做”的服务理念,贴近客户需求,推出个性化服务,将树立一流的服务形象放在开拓电力市场的重要位置。上门服务。在供电营业区内,针对客户最关心的供电可靠性和高耗能临时降价执行情况、增供扩销政策的落实情况,开…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来,供电服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供电服务品牌正在树立并得到市场认可。但是,理性地审视,供电服务仍存在着理念上与方法上的错位。一是企业服务定位与市场需求错位。少数企业经营还没有彻底从过去卖方市场那种“古老”的生产导向型转变到市场导向型上来,安全生产等工作与市场营销是若干个完全独立动作的体系。现代企业经营理论认为,客户创造利润,企业应以客户为中心,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利润。客户是利润之“源”,其他的则是“流”。在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确立客户的中心地位,没有确立市场营销的“龙头”地位,没有建立起“大营…  相似文献   

9.
完善电力客户服务 提升供电服务品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电力客户服务是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职能.文章介绍娄底电业局客户服务中心从服务理念、管理手段、队伍建设和服务应急等4个方面完善电力客户服务,提升供电服务品质,以崭新的姿态和全新的思维诠释"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客户对供电的需求层次和服务要求不断提升,特别是随着城市新建小区越来越多,“一户一表”用户迅猛增长,供电公司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的多种用电需求,迫切需要在装备配置、人员素质等方面积极主动地适应客户要求。近年来,日照供电公司以服务客户为中心,用标识鲜明、特色突出的快速、流动、立体服务,与固定站所服务相结合,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模式,赢得了客户好评,树立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企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力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高压电网的投产运营、城市配电线路的不断升级、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企业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但是,同许多国有大型企业一样,在解决改革创新、开拓市场等问题上仍有待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也必须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满足客户对供电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政府对供电监管力度的加大,电力企业面临着越来越紧迫的改革压力,供电企业营销模式转变已势在必行。电力营销的现状观念相对滞后,服务意识有待超前。在计划经济时代,电力企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并且政企不分,更多的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响应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品牌形象,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卓越绩效模式指导下,以客户导向为出发点,立足于对客户需求的超前感知和快速响应,构建全专业零距离服务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前端一站式服务,后端全方位管控的供电服务体系。推动营销、规划、建设、运行、检修等各专业零距离改进、提升服务的管理新格局,有效宣贯客户导向理念、提升服务品质、强化服务协同、深化渠道应用,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积极营造为客户提供主动服务的环境,把95598建设成为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生产、营销调度中心,真正实现优质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有偿服务的出现,宣告了供电企业多年来行政公益性服务职能的终结,打破了传统的产权分界,迈出了走向市场的第一步。供电职工收费修电,修的是效益;电力客户掏包买单,买的是服务。这种纯市场的等价交换行为,使得供电维修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客户需求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也对传统的供电维修服务模式提出了市场自主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供电营销,就是在供电市场中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使电力客户使用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商品,并使客户享受到供电企业周到的服务。供电营销在基层供电企业的经营中尤其重要,营销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决定着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电力市场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基层供电企业应该毫无疑问地把供电营销摆到突出位置,一切经营活动都以供电营销为中心,并且锲而不舍地把供电营销抓实抓活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6.
正在社区需求日益多元化、多样化的今天,客户对电力营销服务的要求不仅要专业化,而且还需要个性化。南宁供电局青秀分局以社区经理营销服务模式走出供电营业小舞台,走进社区服务大舞台,以社区为优质服务落脚点,以台区为农电建设结合点,将电力服务的品质、品牌效益最大化。为了拓展和优化服务渠道,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用电指导,准确把握客户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我国基层供电公司营销业务一直沿用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越来越不适应“服务优质’’的需要。顺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要求进行组织流程再造,提升供电企业营销业务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供电企业营销业务现行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提出供电公司营销业务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和为客户服务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8.
优质服务作为供电企业营销的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赢得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当前供电企业应创新服务方式,开拓电力市场,从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科学技术含量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供电优质服务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供电企业关系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怎样理解客户关系营销理念1.如何摆脱供电企业垄断思维的惯性,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是搞好用电市场营销的基准点。随着电力供应由短转平转长,客户对电力产品和服务的满意与否,将成为供电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在用电市场上需求运动的最佳状态是满意,客户的满意就是供电企业效益的源泉。2.客户满意取决于客户所理解的整体电力产品的质量与其期望值所进行的比较。整体电力产品质量包括整体价值、整体体验、整体服务,根据整体电力产品质量对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不同作用,可将质量分为三种。预设质量是客户对所有同类产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20.
欧伟 《中国电业》2007,(11):42-43
对安徽省庐江县的供电部门来说,电力服务已不仅仅满足于为客户做了什么,而是追求在为客户优质服务的同时,与客户共同发展。“电力营销”的意识使他们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为当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实现了与用电客户携手共进的“双赢”、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的“双赢”。[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