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贫富分层背景下,大学生呈现人生理想趋向功利、学习观念过分实用、攀比消费日渐成风、同学交往出现裂痕等不良样态。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作风,是我党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精神法宝,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精神引领、价值导向和行为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我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在新时期提出要构建节约型社会。无论是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上看,还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上看,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都不能丢;从干部选拔任用,到教育下一代青少年,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更不能丢。艰苦奋斗永远都不过时,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相似文献   

3.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圣地,是新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积淀着深厚而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和黄土风情文化,它既承载了中华民族历史文明,又孕育出了以延安精神为核心的现代精神.然而博大厚重的文化资源与贫瘠弱小的文化产业的不对称性,引发了我们对加快发展延安文化产业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4.
南枫 《西部金融》2007,(9):72-73
延安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本文通过对延安精神的灵魂、精髓、核心和本质的诠释,阐明了不仅革命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需要延安精神,而且在全党、全国万众一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更需要延安精神的引领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2006年1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延安考察工作时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胡锦涛总书记的三个"集中体现",充分说明了延安精神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崇高的理想信念。延安精神是基于井冈山精神与长征精神基础之上对理想信念的升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儿女革命到底的决心与信念。延安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建设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西柏坡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时期是我党的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精心培育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与灵魂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传统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延安精神所包含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等方面的先进性特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证明,延安精神不仅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而且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8.
付刚 《企业家天地》2007,(11):171-17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荣辱观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道德规范和精神支柱。"八荣八耻"也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把荣辱观融人各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之中,铸造出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时代精神。无数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也以他们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需要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向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伟大转变,而加强党员干部的学风建设又是实现这种伟大转变的重要环节。延安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升华和革命精神的结晶,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这同样对轮训教育中党员干部解决学习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理念和优良作风。大学生思想单纯,容易受到外部环境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应在解读延安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延安精神的价值导向功能,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11.
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延安精神和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南泥湾精神在当年粉碎日寇和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进攻中发挥了克敌制胜的作用。在当前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如何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样离不开南泥湾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帮助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铸就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忠于理想、坚定信念的执着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最为生动的素材。对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延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系统科学理论体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延安精神的内涵把握不准确,要么把延安精神看作一个大筐,无论什么都往里面装;要么将本来属于延安精神的东西人为割舍,造成了对延安精神内涵的片面化和局部化理解。  相似文献   

14.
疫情背景下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大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要充分把握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深刻把握好四个时期培育和弘扬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主要通过用好线上课堂讲好中华民族精神、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创新教育形式、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激发中华民族精神、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条件践行中华民族精神,提升新时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厘清和深掘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分别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四大主要方面即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形成、演化和发展,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的历史和当代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6.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之源.她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光大、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建党活动而逐步形成,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90多年来,“红船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弘扬并不断创新发展“红船精神”,凝聚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7.
延安精神对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所需人才,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使其能真正的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炼和具体体现。本文对中华民族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的概念作了科学理解,并论述了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并试图以此为基础探讨出建构现代大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一系列精神财富贯穿在一起,指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从红船精神经过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今天的改革开放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其走过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形成了代表着时代精华的独特的精神财富。同时,对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精神”的内涵、主线、特点做了较为准确的概括和提炼,探讨了党的精神财富的内在结构、传承规律。强调指出信仰和信念始终是旗帜,意志力是支柱,奉献精神是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史晴 《嘉兴学院学报》2011,23(3):117-120
红船精神是党的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红船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其精华部分的继承,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红船精神又凝聚和体现了时代精神。中国革命者根据时代的要求,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的高度,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发展,使红船精神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