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对我国1985-2006年间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分类的数据和GDP数据,运用协整等方法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是:短期内,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增长对初级产品或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反作用却不明显。长期内,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而初级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起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一、共同基金的由来 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是以初级产品为主。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以极低的价格输往发达国家市场,然后以高价购买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其中有的制成品就是利用它们出口的原料加工的。多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初级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恶化,导致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国家受其影响而陷于贫困,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生产结构多样化,工资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结构单调,发展本国经济所需的大量进口使得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出售自己的特有产品。这给我们两点启示:不能片面追求机电产品出口而轻视初级产品的出口,不能盲目追求“拳头”产品以振兴出口。  相似文献   

4.
<正>现阶段我国外贸发展形势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过去20多年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持续快速的高度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出口总量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结构比例发生变化。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比重从1980年的50.13%下降到2003年的7.94%,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相应地从1980年的49.17%上升到2003年的92.06%。仅2003年,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与初级产品之比就达到了92:8。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也有了较大的改善。1980年到1989年期间,初级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自53.4%下降到28.7%,工业制成品则由46.6%上升到71.3%,基本上实现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第一层次的转变,即从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转向出口工业制成品为  相似文献   

6.
曾诚  戴蒽  祁翔 《现代商业》2012,(33):74-76
本文利用1985-2006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商品进出口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来,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环境污染有正向作用,工业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对环境污染呈现负向作用。短期上,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环境污染最为显著,初级产品进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造成的环境污染短期内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2007年:五矿化工类商品进出口态势 结构优化,出口增幅明显回落 据海关统计,2007年五矿化工类商品进出口总额为6058.5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7.9%;贸易逆差1314.7亿美元。其中,出口以工业制品为主,出口增幅远远高于初级产品;而进口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品各占“半壁江山”。随着国家通过采取加征出口关税、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扩大加工贸易限制产品目录等手段连续对外贸政策进行调整,及人民币的不断升值,  相似文献   

8.
<正> 一、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表现出的贸易型式1.我国贸易型式在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之间的表现在对外开放之初的1981年,我国进口中初级产品占37%,制成品占63%,出口中两者比重分别为47%和53%;1985年,进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初级产品出口价格的不断下降给许多仍靠少数出口产品获取外贸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使其成为国际贸易中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便采取课征初级产品出口税的政策以图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初级产品出口关税对出口国及其贸易伙伴的影响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采取出口税政策解决出口价格波动带来挑战的利弊,并在最后以一些实证研究的实例说明了这一政策实施效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相对评价及实证研究赖明勇张柏松1981年,中国工业制品出口额首次超过初级产品的出口额,至1995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已达1272.8亿元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已构成当今国际贸易的主流,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若想实现经济发展,实现以初级产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不同技术程度行业考察了2001年1月至2008年8月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实际效应。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影响十分显著,对高新技术行业影响不显著或影响较小。(2)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比重呈显著正相关,与高新技术行业的相关性不明确。(3)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影响比高新技术行业更明显。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两点建议:第一,从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应主要针对初级产品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效果会更加明显。第二,在失业率较高时期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退税率来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外部发展环境,更是成为新常态下外贸提质增效的战略支撑。笔者基于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数据分析,揭示三大态势:一是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出口双增长,但制成品出口中沿线国家所占份额趋于稳定,而初级产品出口中沿线国家占比不断上升;二是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势明显;三是对东盟出口中间品与进口最终消费品保持较快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三大态势缘自"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以及东亚分工体系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山东省出口贸易迅速发展,贸易规模日益扩大,但是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发展是否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技术效应的外溢值得商榷。本文借助Feder模型,建立了非出口部门与包括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在内的出口部门的四部门模型,对山东省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产出对非出口部门产出产生一定外溢效应,工业制成品出口缺乏相对优势、竞争力较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缺乏核心技术与高端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1982-2007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基于VAR模型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分别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相互替代效应,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分别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相互补充效应;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各变量与对外直接投资均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但共同构成了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短期因素。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结构的优化与产业升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1.以初级产品为主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以初级产品为主。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初级产品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从1953年的79.4%变为1977年的53.6%,其间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50%以上,反映了我国出口商...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八十年代我国出口产业结构开始走上两个转变的道路,而且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目前,工业制成品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1988年和1989两年,我国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为64.4%和65.3%,初级产品则降为35.6%和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亟待改善我国外贸发展36年来,出口商品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初级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53年的79.4%降低到1985年的50.7%,工业制成品的比重由1953年的20.6%上升到1985年的49.3%。但是,应该承认,目前的出口商品结构还是很落后的,仍然没有摆脱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状态,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也处在以粗加工品为主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我省经济发展的出路张立生多年来,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落后,在众多的主客观因素中,我省的产品以原粮、原煤、原油、原木等“原字号”的初级产品为主是主要原因。我省的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一直占出口总额的55%左右,制成品出口比重小、层次低,高科技含...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进程中,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经由中国初级产品高比重的出口结构,对中国外贸发展产生强烈冲击。本文拟从出口产品结构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外贸政策交互影响的角度,探讨中国外贸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洪静 《中国海关》2008,(1):72-72,74,76
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再次调整钢材产品的出口关税,铁合金、钢坯等大量初级产品和半成品的出口关税率上调10%;部分铁或非合金钢的窄板材的出口关税率由原5%上调到15%;铁或非合金钢的普通盘条、条杆、角材等产品的出口关税率由10%上调到15%;而合金钢和不锈钢制产品除个别产品外基本未进行税率调整。焊管产品调整幅度,所有普通焊管均从零出口关税上调到15%的出口关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