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李华 《浙江林业》2012,(6):24-25
常山地处浙西,钱塘江源头,境内山水相映,绿色环抱,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2%,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丰富的森林资源,活跃的林业生产实践,为创建森林城市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城市足文明精华的“汇聚之地”,森林是孕育文明的“城市之肺”。  相似文献   

2.
林磊 《浙江林业》2010,(5):10-11
生态化城市建设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城市森林则是“城市之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体,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宁波鄞州区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大力实施“生态鄞州、绿色鄞州”战略,积极推进城市森林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获得了“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浙江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县”、“全国绿色小康县”、“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一条具有鄞州特色的城市森林建设之路正分四步铺开。  相似文献   

3.
邱丹 《浙江林业》2021,(2):20-21
宁海县地处浙江省东部、宁波市南部沿海,县域面积1843平方公里,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是省重点林区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4.1%。近年来,宁海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紧紧围绕"山上、城里、海边"做足绿化文章,全面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力打造绿色宜居生态城。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城市森林游憩的内涵入手 ,分析城市森林游憩的生态内涵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一些关于城市森林游憩如何维持生态效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把森林引入城市,将城市建在森林中,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宁波作为一个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一直重视发展城市森林建设。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应体现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性原则和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等基本原则。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城乡联动,较为完善的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省吉安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背景,分析了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景观、旅游资源、生态文化等结合不够紧密,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及其对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作用与贡献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城市绿地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维护上考虑不足。因为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城市森林资源质量和优化城市森林资源结构,因此针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背景,提出了建设森林旅游示范目的地、"森林人家"示范点,完善森林旅游示范设施,加快推进森林旅游服务体系工程等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绿色南京建设思路应围绕“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定位和打造“三都市”的目标,坚持民生为先、统筹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方针,按照南京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和农业“1115”工程布局,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以“四个转型”“五个一体化”推进南京林业实现“六个转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常山县委、县政府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载体,以打造生态宜居常山为目标,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大力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等一系列生态林业工程,着力塑造"碧水穿城、林茂花艳、建筑精巧、环境秀美"的森林城市风貌,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于2012年成功建成省级"森林城市"。高位推动,强化责任落实常山县始终坚持政府的强势推动,将"森林城市"创建列为"五城联创"的"第一创",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9.
所谓“城市草坪”,即城市里由低矮的草本植物形成的绿地,它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学家称森林为“地球之肺”,称城市草坪和绿地为“城市之肺”或“城市绿宝石”。  相似文献   

10.
丽水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财富是森林,依靠良好的生态和广袤的森林资源,丽水于2007年开始启动森林城市创建。“两步走”创建战略为:2010年实现省森林城市,2012年力争实现国家森林城市。按照“既符合省里对丽水的区域功能定位,又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需求”的要求,丽水成功探索出一条“城市乡村互动、山水景观交融、经济生态共赢”的森林城市建设“丽水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为城市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和城市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法揭示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空间格局并运用主成分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城市"三生"用地结构在全国尺度下呈现以不同城市群为中心集聚的空间分布规律;(2)城市生产用地结构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生活用地结构呈现"中部高,东西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生态用地结构呈现"东低西高"的空间分布特征;(3)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水平、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口等是城市"三生"用地结构的主控因素,且各因素因城市等级差别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山西省晋城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城乡一体化推进造林绿化,勇闯先河开展林权改革,绿色转型壮大林业产业,持之以恒管护森林资源。针对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路与对策,应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干果经济林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力抓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狠抓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不只是量的增长,更应涵盖质的提升;提出建设和谐花园城市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构造城乡统一和谐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基于对6种城市建设模式的对比、分析和总结,对和谐花园城市的概念与内涵作了初步界定;强调“以人为本”,以最大程度满足城乡居民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四个和谐”为基本原则。即:人地和谐、人人和谐、古今和谐、城乡和谐。  相似文献   

14.
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业资源型城市是以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面的扩大而逐步建立和形成的,林业经济占城市经济主导地位,林业人口占城市人口1/3以上。所建立的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3个指标,分别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4个方面对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情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试论社会主义生态建设主体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生态建设离不开林业产业的发展、生态建设成果的巩固需要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资源压力并支持生态建设、林业产业的发展必将推动生态建设步伐等生态建设与加快产业发展的关系;论述了“三生态”思想,即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发展林业以加快“生态建设”,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林业以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弘扬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森林文化,发展林业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确立资源多功能利用的生态优先林业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等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携手共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作为决策单元,收集2000~2009年各林业局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进行测算,从技术、规模、效率等层面对10年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动态评价,分析林业生产率在此期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一期天保工程的实施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林区在未来应以提高林业生产率为本质目标,要敢于跳出"资源优势陷阱",在二期天保工程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良好机遇下,坚持生态优先为前提,积极进行林业产业转型,构建各林业产业自身的生态化,以及林业各产业之间的生态循环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发展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区域林业经济优势产业,构建出有利于整合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的森林生态城市带。利用统计回归模型对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运用SPSS19.0软件得出现阶段该地区林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为林业第一产业,同时测算出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增长动力。根据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提升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动力和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导资源濒临枯竭等是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型中的共性问题。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问题,本研究从城市林业的角度出发,以湖南省耒阳市为例,提出发展城市林业,利用林业自然生态功能低成本、高效率的缓减和长期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其社会、经济功能辅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建议将城市林业纳入资源型城市规划体系,倡导全民参与式城市林业体系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完善黑龙江省森工管理体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森工管理体制,是促进森工振兴发展的关键性环节。政企分开是大方向。文章提出了内部分开型过渡模式的基本构想。渐进性“内部分开型”改革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有利于国有林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有效解决森工“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集体林区林业两金制度改革探讨——关于浙江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林基金是依据《森林法》设立的一项政府性基金,与更新改造资金合称为林业"两金",其目的是保护森林资源和"以林养林,发展林业"。文章探讨了林业"两金"存在的问题,认为征收林业"两金"抑制了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介绍了浙江省实施林业"两金"的具体办法和政策保障,即实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并加强预算管理,健全转移支付配套措施。认为缓征林业"两金"惠及浙江84个市县3262万农村人口,使53个享受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市县的2254万最贫困山区农业人口直接受益。它符合浙江林业改革的发展趋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必将极大地推进浙江林业和山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