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WTO以促进世界更自由的贸易为目标,但是其要求的贸易政策不是绝对意义的自由贸易。它是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统一体。WTO宗旨本身的逻辑结果必然要求自由贸易。它是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统一体。WTO宗旨本身的逻辑结果必然要求自由贸易,但是各国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也是贸易保护的合理依据。有必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即合理的保护措施最终更能推动贸易的自由化。  相似文献   

2.
WTO是以自由贸易为宗旨,但在倡导自由贸易的同时,WTO也制定了众多的例外条款,这为许多国家对某些产业实行贸易保护提供了条件。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在入世过渡期后在WTO框架下对相关产业的保护问题,进而寻求保护手段的创新和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3.
农业保护政策使得日本在WTO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中都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农业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日本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4.
自由贸易会增加世界总体福利水平,这已是不可争议的事实,WTO也积极倡导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相对于自由贸易,贸易保护引起了诸多争议,这不能说明贸易保护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及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出台,知识产权保护将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支点,而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对海南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对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和知识产权人才保障措施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为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生态保护体系的建设提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WTO体制下自由贸易与自我保护的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自由贸易和自我保护看作两个有限理性的博弈方,建立在WTO体制下的自由贸易和自我保护博弈模型,并对从事相应活动的营销主体进行进化博弈分析,以便为我国企业在开展自由贸易或者抵制滥用自由贸易的竞争中找到最优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不是自由贸易,国际贸易体制中一直都是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同时并存,以1GATT/WTO也不是自由贸易组织。管理贸易是指介于纯粹自由贸易和完全贸易保护之间的各种情形,其特点是规则导向、有较大兼容性以及可塑性。管理贸易的发展可以有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而GATT/WTO倡导的贸易自由化实质上是在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两种成分并存的国际贸易体制中抑制贸易保护、提高贸易自由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的高级联席合伙人叶姝櫔律师表示,2020年COVID-19这只"黑天鹅"母庸置疑严重冲击了全球化和自由贸易,2021年这个影响或许还将持续。本次疫情引发了对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的新一轮讨论和思考。"自由贸易肯定没有制造病毒的能力,正如同,贸易保护也没有制造抗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回潮,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具有同构性,西方发达国家贸易政策始终在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间做螺旋运动。作为相互角力的各资本集团利益竞争的手段、资产者剥削无产者剩余价值以实现资本增殖的工具,贸易政策既是形塑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螺旋运动的"理性力量",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性揭示的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政策二重性的历史本质。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性揭示中蕴藏着破解西方发达国家贸易政策"自由-保护"螺旋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和出路,为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破解逆全球化困局、打造经济内外双循环格局、推进世界经济善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保护贸易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基本上分为两大主线,即保护贸易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一般认为,保护贸易理论与自由贸易理论是相互对立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在西方经济学中,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由来已久,并且始终不曾停止过。”①但我们认为,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  相似文献   

11.
自由贸易理论与反倾销原理是否形成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长春  刘妮 《国际贸易问题》2005,(5):128-128,F003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对反倾销的合理性一直存在着争论。一些观点认为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与自由贸易政策相悖而行。但事实上,国际社会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并不排斥对贸易的合法或合理保护,而是在消除多种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大力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注重对进口国的适当保护。本文从倾销的本质与危害出发论证了反倾销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驳斥了反倾销与自由贸易相悖而行的观点。证明了反倾销措施是维护正常、公平的国际竞争秩序和国际贸易环境的手段,是保证国际公平自由贸易的安全阀,是自由贸易真正得以实现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李建 《北方经贸》2003,(10):82-83
在当今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自由贸易理论是主调 ,贸易保护理论也存在现实的市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和实施既倡导自由又实行某种保护方式的对外贸易政策。文章从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分歧出发 ,试图从公平与效率这个国际规则的出发点 ,提供一个不同于传统定势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为贸易的自由化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全球性市场的形成。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表现之一,也正是自由贸易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自由贸易受到冲击。世界各国经济走势低迷发展放缓。为摆脱经济困境,走出危机的阴影,个别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势所必然,最直接的体现是国际贸易领域的动荡和摩擦。我国应趋自由贸易之利,避贸易保护之害。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贸易保护主义以更新的保护手段来逃避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约束,这已经对世界贸易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贸易保护的双重性决定了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将会长期并存,相互兼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应从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格局的现实出发,把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结合起来,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用渐进式的适度贸易保护政策,灵活运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安排,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入世时间推移与承诺逐步兑现,我国对外贸易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专家指出,在WTO成员国间“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竞争环境下,国际贸易正出现诸多新变局。WTO提供了“公平贸易”与“自由贸易”的国际竞争大环境,但也赋予各国一定的贸易保护空间,这就使我国企业不仅要面对更多更强的竞争对手,还要应对国外不断增强的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6.
臧庆福 《商业研究》2002,(11):156-157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权利的同时,也必然要履行自己的义务。但在世界贸易保护有所转化的背景下,我国应自觉学习自由贸易国家的游戏规则,运用非关税壁垒等措施来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从纯经济学的角度上看,自由贸易是比保护贸易效率更高的政策,其带来的额外收益远远超过一般成本——收益分析中的所得,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保护贸易主义却无处不在,许多国家并没有推行自由贸易,而是采取关税等一系列措施保护本国的进口竞争部门,对考察了国内外学者对贸易政策所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并进行了相关评述。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 一、 GATT/ WTO: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有效结合 关贸总协定 (GATT)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二战后美国推进贸易自由化,但是,战后的贸易自由化是有保留的自由贸易,体现了垄断资本本身既垄断又要求"自由流动"的矛盾.因此, GATT一方面赞成自由贸易理论,另一方面又承认"任何国家都有必要实行保护"的观点.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在它身上得到了有机的统一,它是本质上的国家主义和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有效结合.分析起来,一项自由贸易原则的后面,紧接着就是一项准许贸易限制的例外条款.  相似文献   

19.
徐常萍 《现代商业》2007,25(10):110-111
众所周知,只有在自由贸易的状态下,才能达到福利的最优化。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以及各国的贸易实践,无不揭示出自由贸易是人类世界追求的最终目标。然而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今各国都在竞相对一些产业,尤其是本国的幼稚产业,采取不同程度、不同措施的贸易保护,包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内。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幼稚产业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以国际贸易的有关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的幼稚产业的保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自由贸易理论一直是西方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自由贸易论者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全球经济福利的最大化,所以,自由贸易政策应当是各国政府的最优选择。然而,放眼当今各国的贸易政策,我们发现,在自由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例如:(1)自由贸易政策只是个别国家在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在通常情况下,各国实行的都是宽松程度不等的保护贸易政策。而且,当代西方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不是自由贸易政策,而是以贸易保护政策为主的贸易限制政策。这与鼓吹自由贸易和国际生产专业化的当代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精神是背道而驰的。(2)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力量于自己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进口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这样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看到发展中国家不仅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实施高额关税,甚至不惜用政府补贴等手段来扶持处于相对劣势的工业行业,而各发达国家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加强了对那些传统的低效益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保护。所以,自由贸易理论无法准确的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性质和原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它忽略了“国家”作为国际贸易中的实际主体地位,“国家利益”在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是缺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