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酝酿已久的澳柯玛系列冰箱产品全面上市了。 据澳柯玛有关人士透露,澳柯玛“纯纳米光为媒”保健冰箱的面世,标志着澳柯玛冰箱已经成功实现了“三级跳”远。 在短短的3年间,青岛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实现了从冰柜大王到冰箱新锐的产品结构调整,在稳保冰柜龙头地位毫不动摇的情况下,在冰箱行业大获成功,不但形成了高、中、低档完整冰箱产品链,而且成为冰箱制冷技术创新的先锋。 业内人士认为,与空调行业风云激荡不同,冰箱行业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企业要想从冰箱行业的大蛋糕上切块蛋糕。按照其他企业一步步的发展路子是行不通的,而必须从  相似文献   

2.
家电产品节能“身份证”去年已经正式强制实施,根据国家发布的有关规定,空调和冰箱两大类家电产品必须贴上“能效标识”才能上市销售。需要提请消费者注意的是,个别厂家由于在技术力量、资金实力、产品质量等方面没有优势,会在“节能”热中打“擦边球”,通过混淆概念、以假乱真等手段来迷惑消费者。专家提醒,消费者选购节能家电要慎防四大陷阱: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家经贸委正在制定产品能效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开始修订相关能效标准。从2003年7月开始,中国市场上的电冰箱将贴上“能效标识”标签,使消费者对每台冰箱的年耗电量等数据一目了然。对企业而言,今年将强制性全面推广执行新的能效标准,冰箱企业只有生产节能环保冰箱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节能冰箱比普通冰箱贵300至500元,这使得一些消费者更热衷于选择非节能冰箱。但是专家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冰箱时不能只看一次性的购买价格,要综合考虑冰箱的使用成本因素。由于节能冰箱采用了先进冰箱压…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消费者购物受到欺骗,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是要有证据的,即要求购物要有相关禀据。但由于一些消费者票据意识不足,受骗上当索讨不果的事例屡见不鲜。一位消费者花420元钱在某商场买了一双高档“真皮”皮鞋,仅穿1个月便有开裂现象,后经人鉴别并非真度所制,便到商场要求退货。但由于发票上只写明购买皮鞋一双,并未注明是真皮的,结果商场拒绝退货。另外一位消费者买了一台冰箱,“三包”有效期为1年,可这台冰箱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波维修过三次仍未能正常使用。按规定,产品在“三包”有效期…  相似文献   

5.
有关“无氟”冰箱,在社会上众说纷纭,什么氟里昂有毒不能再买了,应该更换“无氟”冰箱,市场上出现了“双绿色”、“全无氟”等11种名目标志的“无氟”冰箱,使消费者不知购买哪一种为好,现用通俗语言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如今走进商场,你会发现简单的冰箱已经不那么简单了。“健康”、“保鲜”、“抗菌”、“环保”甚至“无菌”等等字眼直逼消费者的眼帘。再加上媒体的炒作,这些新的概念仿佛是一夜之间便“千树万树”了。那么,在这“千树万树的梨花”中,消费者该做怎样的选择呢? 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所长谢建平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冰箱厂家生产的所谓健康型冰箱,大都是在冰箱内壁材料中加注抗菌剂,这种材料和抗菌剂通过化学反应,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在其表面生存。但是,如果存放在冰箱的食物不接触冰  相似文献   

7.
《巴蜀质量跟踪》2003,(14):30-35
“每日耗电量0.48度”,“每日耗电量0.5度”等等,是冰箱市场上惯用的节能宣传口号,很多冰箱厂家都宣称自己的产品“超级节能”,今天推出日耗电量0.49度的冰箱,明天他又打破0.38度的节能极限。由于政府目前没有规定厂家对节能冰箱加贴节能标识,所以节能冰箱比普通冰箱能省多少电,谁也说不清楚,消费者也看不见,只能听商家“自卖自夸”。庆幸的是,以上的现象将改变,因为从7月份开始,国内市场上的冰箱都将贴上“能效标识”标签。我国的冰箱生产将全面推行强制性节能标准,今后国内冰箱企业必须生产节能环保冰箱才能进入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8.
文君 《大众标准化》2011,(12):18-19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有关规定,一个批准文号只能对应一种产品,因此批准文号就好比是保健品的“身份证号”。保健品“套号”将直接导致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进而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如今走进商场。你会发现简单的冰箱已经不那么简单了。“健康”、“保鲜”、“抗菌”、“环保”甚至“无菌”等等字眼直逼消费者的眼帘。再加上媒体的炒作,这些新的概念仿佛是一夜之间便“千树万树”了。那么,在这“千树万树的梨花”中,消费者该做怎样的选择呢? 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所长谢建平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冰箱厂家生产的所谓健康型冰箱,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冰箱的发展中,先有环保冰箱的炒作,让冰箱具有保鲜、除臭、杀菌等功能,这无疑是冰箱功能的提升,消费者还可以接受;最近又有网络冰箱的问世,让冰箱与互联网挂上钩,这无疑是最时髦的,让旅游或出差在外地也可以从网上了解家里冰箱中的食品,并可进行调节,还可进行网上采购等等,这对消费者无疑是一种惊喜,但惊喜之后是“你会买这种冰箱吗?”显然它离我们广大消费者还有一段距离。而高效节能冰箱于国于民都有利,而且是冰箱性能(而不是功能)高低的体现,它也是一个企业冰箱设计和生产整体水平的最佳展示。  在冰箱发展中…  相似文献   

11.
用什么代替“氟”面对着那么多的企业产品及其替代方案,消费者购买冰箱时首先考虑的是替代后冰箱的质量,质量好就不需要维修,但消费者总是不放心,也就不得不考虑维修方便,同时应了解冰箱的安全、性能、能耗、可靠性和价格,还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家用电器市场已经发展到成熟价段,其表现之一是品牌效应相当明显,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甚高。正因为如此,一些报纸、电视媒体上的家电销售统计排行榜,便成了部分家电企业的宣传根据,用来证明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有多高。然而,业内人士指出,有些排行榜的排序中存在着不少“虚头”,消费者不必过分迷信排行榜。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一个名叫罗永浩的人,在他自己的微博上,连续发布了几条关于西门子冰箱“门关不严”问题的信息。罗永浩称,从其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西门子冰箱的门关不上并不是个案,怀疑西门子冰箱的某些型号有质量问题。在罗永浩关于冰箱问题的微博中,有不少消费者留言跟帖,甚至还有很多照片和视频,表明并不是一两个冰箱存在“门关不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来随着层出不穷的各类家电新品的上市,一些消费者在新旧产品选择上犹豫不决,业内人士提醒在眼花缭乱的家用电器中,许多所谓“新品”、“新款”不过是换了一种颜色或外壳,有的只是加了一个小部件,而功能还是老样子。但这一点点的“新”,却成了冠冕堂皇涨价的理由。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心里有数。空调机换了一个较为时尚的外壳,价格就比老款提高一两成;大屏幕彩电多了几个新功能接口,价格可能贵了上千元……如今家电新品层出不穷,让消费者挑起来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相似文献   

15.
今年夏天,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冰箱?始终密切关注消费者潜在需求的海尔,又将目光投向后非典时期的夏季。 压缩机不停机、噪音大、耗电高以及食品保鲜差……这些都是老冰箱身上存在的“夏日综合症”。对于刚刚踏入“小康”,又历经了非典考验的消费者来说,今年夏季对冰箱的要求更高了,他们需要更健康、更节能、更环保的冰箱出现。通过对用户这些潜在希望的调研,不久前,海尔  相似文献   

16.
家电屡遭“缺斤少两”质疑提到“缺斤少两”,人们往往会想到小商贩在叫卖蔬菜瓜果时在秤杆上耍的伎俩。其实在家电领域,消费者关于“缺斤少两”的质疑声音也不少。有不少消费者对洗衣机的洗涤容量是否“名副其实”提出了疑问,不少消费者反映相关情况。石女士在选购洗衣机时发现:家电卖场内,各品牌同称为5公斤容量的洗衣机,内桶大小竟然有明显区别,而有的促销员向她解释说洗涤容量与桶大小没什么关系。老教师张先生对洗衣机的容量大小也表示了怀疑,他告诉记者,他去年买的一台4.5公斤容量的洗衣机,前段时间用来洗一个被套加几件普通外套,“这些东西怎么说也没有4.5公斤,但洗完后发现根本没有洗干净”。何先生在购买冰箱时比较了几个品牌,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儿。同为202升的冰箱,不同品牌产品外观大小怎么相差这么大?他细心地进行了比较,发现外壁厚度都差不多,虽然它们在内部结构上有些小差别,但目测起来总觉得有些冰箱的容积缩了水。他在商场内记下了选中的几款冰箱外观尺寸,回家细细算起来更是困惑不已:某品牌一款202升的冰箱,外观宽、深、高分别是505毫米、604.5毫米、1590毫米,而另一品牌一款186升的冰箱外观宽、深、高分别是620毫米、548毫米、...  相似文献   

17.
如今“以旧换新”的广告在众多新闻传媒上竟相登场。从上千元的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到上百元的自行车、热水器,一应俱全皆可“换新”。从某种意义上讲,“以旧换新”这种新型的商品推销术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商品的选择调换余地,解除了消费者手中一些“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大部头耐用消费品的后顾之忧。真该为想出此招的厂家、商家叫绝。但据笔者了解,尝试过“以旧换新”的消费者却没有意想之中的好心情。某自行车商行实行“以旧换新”业务。旧自行车无论品牌一律作价100-130元。可以说这么诱人的高价在旧货市场上是没有的。乍一听,不禁使消费者欣喜。商家规定以一换一,差价部分由消费者补齐,笔者在此商行看到要换的新车全是“崭新”的,没有一个中国字,外文也读不懂的晶牌,而且定价都在500元以上,有心的消费者仔细算一算,不难发现“以旧换新”消费者不但白搭了一辆旧车,还掏了冤枉钱。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导刊》2008,(6):47-49
在587名受访者中,虽然部分消费者预期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仍然走低迷路线,但较部分房地产业内人士所持的“拐点说”及“崩盘论”要乐观。  相似文献   

19.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说了多年,但在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21世纪却遭到了质疑,饮食卫生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热点。双冠王”出世说到饮食,很容易想到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家用电器———冰箱。食物放入冰箱是否真能让人放心吗?权威部门针对消费者如何看待冰箱中食品卫生问题做了一次市场调研,调查结果显示:33%的消费者认为冰箱内食品是卫生安全的,23%的消费者表示不清楚,35%的消费者认为不太卫生。这样的结果让人担忧?北京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骆海朋专家呼吁:冰箱冷冻室细菌总数合格率仅为14.29%,大肠菌群合格率为73.21%,而…  相似文献   

20.
冰箱保鲜是要保存食物质量,还是保存食物原味?当各大冰箱厂家纷纷推出保鲜新品欲抢冰箱旺季“鲜”机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保质”与“保味”纷争悄然爆发,以美的为代表的“保味派”让冰箱市场一夜之间开始遭遇“保鲜门”的冲击。2006年冰箱市场上最大的“黑马”是保鲜,几乎行业里所有的一线品牌都纷纷推出了带有保鲜功能的新品,一时间,名目繁多的保鲜技术和名词迅速充斥市场,保鲜冰箱也开始进入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状态,其繁荣程度甚至不亚于前两年厂家对“节能”主题的一致热捧。率先举起保鲜大旗的美的,在刚刚宣布2005年美的冰箱销售增长率高达70%以后,迅速在全国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