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沈洪涛  杨熠 《当代财经》2008,(3):103-107
文章以1999年到2004年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石化塑胶业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观察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所引起的股票价格的变动。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其披露的数量和质量与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力具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在2002年出现了转折,从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发展为具有价值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回答了“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在我国是否有用”这一基本问题,并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者、使用者以及监管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问题在国内外存在很大争议。是否要求公司强制披露慈善捐赠信息要考虑公司慈善捐赠对理性投资者的影响以及公司保护自身商业秘密的需求,而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对伦理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也有重大影响。公司具有自愿披露慈善捐赠信息的动机,但在我国建立以强制性信息披露为主的慈善捐赠信息披露制度。是为了保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规制公司经营者在慈善捐赠中可能出现的自利行为和不负责行为。当前我国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不一致性,我国《公司法》、《征券法l-》应明确规定公司慈善捐赠信息披露的形式、内容,要求公司强制披露重大慈善捐赠的决策主体、决议程序、捐赠数额、捐赠对象、受赠人与公司经营层的关系等信息,并建立信息披露豁免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3.
有关碳排放量和碳信息披露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已经为不少学者的研究所证实,但是在碳信息披露和碳排放量交互效应下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特别是碳信息披露对碳排放量和公司价值之间是否具有调节效应,国内尚未见学者进行相关的研究。论文以2010—2014年世界500强连续向CDP进行回复的117家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对企业碳排放量、碳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尤其是碳信息披露的调节效应是否成立。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量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信息披露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在碳排放量和公司价值之间,碳信息披露的调节效应的确存在。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公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还存在着自愿披露公司数量少、连续性差、内容不统一、价值不高等问题,有必要强化强制性信息披露,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从而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环境信息披露角度出发,结合认知心理学和现代行为金融学理论,重点考察了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及质量在资本市场中导致的市场反应和经济后果.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比例较高,公司环境披露意识逐年增强;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总体上比较低,但有逐年提高的趋势;(2)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与投资者信心微弱正相关;(3)投资者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和质量的反应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差异,投资者在第四季度的市场反应明显强于前三个季度;(4)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与公司价值微弱正相关,即披露了环境信息的公司具有相对较高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青原  王露萌 《经济管理》2020,42(5):173-194
现有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研究公司信息披露与自身股价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7年发布的业绩预告的信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对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市场反应具有显著解释力,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业绩预告存在信息外溢现象。并且,公司间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外溢效应越显著,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促进了公司间的信息传递,对投资者股票交易具有决策参考意义。进一步检验发现,可比性对信息外溢效应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竞争更激烈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此外,预告公司和非预告公司的信息环境对信息传递的影响有所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资本市场外部性现象提供经验证据,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要求以及披露监管政策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1)为基础构建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数,实证检验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水平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期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水平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水平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信息披露能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提升公司形象,并反映在公司价值的增加上。那么,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后果,这在相关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验证上市公司增加信息披露是否会提升公司价值,文章企业整体价值视角出发,利用托宾Q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作为连接上市公司与外部投资者的重要信息中介,分析师预测质量的高低对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而所获公司信息的质量是影响其正确分析判断的因素之一。文章利用2009-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代理变量,考察了信息披露质量提升对分析师预测误差、预测分歧度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及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提升的公司,分析师预测分歧度和预测误差也较低。这意味着,作为一个公开的重要信息来源,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显著影响了分析师预测。此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监管者了解信息披露政策对资本市场参与者的现实影响,也为其合理引导公司信息披露,完善相关规范政策提供新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披露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它具有深层次的重要意义。广大投资者需要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及时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判断公司的经营业绩,从而做出自己理性的投资决策。同时,披露的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能促使公司决策层加强管理,优化决策,更长久的创造利润。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规章制度还存在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导致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违规的现状以及针对引发违规的因素,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珊  邹梦琪 《当代财经》2024,(5):154-164
信息是资本市场高效运转的基础,因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对健全资本市场的功能至关重要。以沪深交易所分批次发布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为外生冲击事件,检验了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对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能显著降低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机制分析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能缓解公司内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从而能降低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能提高公司的实际盈余和预期价值。为此,监管部门要完善分行业信息披露监管制度,公司管理层要积极披露行业经营性信息,投资者要将公司披露的非财务信息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数据,考察了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以及作为信息中介的证券分析师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且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信息披露质量下降引起股价崩盘风险增加所致,而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缓解作用不明显.此外,文章发现良好的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显著降低分析师的预测误差,而较低的预测误差可进一步缓解股价崩盘风险,这说明分析师预测活动在信息披露质量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起中介作用.文章的研究对于认识分析师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以及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战篪  乔楠  余杰 《经济经纬》2008,24(1):138-141
信患披露优秀的公司与信息披露糟糕的公司,信患披露的前后流动性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对于将不同信息披露质量公司之间的流动性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越充分,市场流动性越好,市场会通过流动性奖励的角度奖励信息披露好的公司.  相似文献   

14.
该文运用经济主体行为最优化与信息经济学方法,对新兴市场中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动因及其披露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信息占优的上市公司经理层如何选择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论证上市公司分别采取信息公开、分离策略或信息掩饰策略,进行完全性信息披露、部分性信息披露、信息非披露,从而实现公司价值的均衡过程.为验证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的有效性程度,论文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VDI),并对1998-2003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的VDI逐年提高;(2)规模大、效益好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实施自愿性信息披露;(3)公司治理指标对VDI的解释效果并不显著;(4)具有外资股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明显较强.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意愿与公司价值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东 《现代财经》2007,27(10):53-57
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对于上市公司的价值以及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应在信息披露相关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意愿及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不同信息披露意愿的现实意义及管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增加了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价值估计的难度,本文通过分析目标公司的信息披露尤其是自愿披露的信息来识别目标公司的并购动机,促进并购公司对目标公司价值估计的有效性.通过分析目标公司披露的信息来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目标公司价值估计偏差,促进并购参与各方采用正确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了信息披露的稳定策略,并证明在信息披露稳定策略下目标公司价值估计的策略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已经进入到新一轮的加速期,证券市场的规范程度得到很大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也得到持续完善,上市公司各项行为更加有章可循,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得到增强,这对提升市场运行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效保护了投资者的自身利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的重要信息通道,直接影响着利益相关方的实际权益,所以资本市场必须要强化信息披露,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公司经营的透明度,推动公司自行主动履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但是近几年来,出现了很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不但侵害了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使其公司的信任度下降,也造成证券市场的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18.
该文运用经济主体行为最优化与信息经济学方法,对新兴市场中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动因及其披露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信息占优的上市公司经理层如何选择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论证上市公司分别采取信息公开、分离策略或信息掩饰策略,进行完全性信息披露、部分性信息披露、信息非披露,从而实现公司价值的均衡过程.为验证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的有效性程度,论文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VDI),并对1998-2003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的VDI逐年提高;(2)规模大、效益好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实施自愿性信息披露;(3)公司治理指标对VDI的解释效果并不显著;(4)具有外资股的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明显较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数据,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风险评估信息披露显著增加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内部监督信息披露与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显著降低了企业股价崩盘风险,而且这些结论主要存在于业绩较差、公司治理较差以及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未发现其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崩盘风险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审计质量具有调节效应,而公司规模与上市时长的调节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论文针对13个重污染行业在2008—2015年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的披露信息进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公司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对公司溢价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公司溢价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不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公司且较稳定,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与公司溢价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会降低规模对公司溢价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成长性对公司溢价产生的正向影响,而不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