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中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和海关企业出口数据,本文考察了出口退税效率对出口的影响,发现出口退税效率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出口退税延迟率每降低10个百分点,企业出口平均增长15.3%。本文进一步识别出退税延迟中存在的错配: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受到退税延迟的影响更大,然而,平均而言这些企业的退税延迟率反而越高。因此,在存在财政约束的情况之下,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优化退税分配的方式来促进出口。  相似文献   

2.
华晨侃 《时代经贸》2007,(5Z):143-143,145
不同的情况下,不同贸易的退税计算结果不同,企业的税收负担也不同.只要出口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通过合法合理地选择贸易方式,是可以使出口退税率降低的影响减少到最小,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3.
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分割、促进商品和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是中国实现国内大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区域间贸易视角,考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方面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显著促进了区域间贸易发展,是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有效措施;究其作用机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通过降低地区市场分割、改善地区资源错配程度促进区域间贸易的发展;在出口处于相对劣势的地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区域间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验证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政策效果,对我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谢众  李明广 《技术经济》2021,40(9):146-158
出口增加值的国内份额能够良好地反映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状况.基于2000—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本文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国内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会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产生双向效应:一方面会提高企业成本加成率与国内中间品投入,进而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促进企业参与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则会增加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比重与进口中间品投入,进而降低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推动企业嵌入国际大循环.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总体影响则取决于以上两个效应的相对大小.实证结果显示,负向效应大于正向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总体影响显著为负,且企业异质性特征显著.本文从微观层面上解释了我国"内外循环"联动发展的经济事实,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进出口总值来测算一国(或地区)贸易水平的核算方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重复计算且没有考虑贸易隐含环境成本。本文构建出口绿色贸易增加值这一指标,采用OECD2021年最近公布的66个国家(或地区) 2000—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从双循环视角对中国出口绿色贸易增加值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出口绿色贸易增加值从2000年的1148.61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25020.49亿美元,出口绿色贸易增加值的快速上升不仅是因为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而且与贸易环境成本减少有关;低碳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高碳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出口结构不利于贸易环境成本的降低;中国国内国际循环强度的阶段性特征呈现从“国际大循环”向“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演变趋势;国内、国际循环强度对中国出口绿色贸易增加值均有积极影响,国际循环强度的影响更大。因此,必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国内大循环推动国际大循环,提高出口贸易附加值,降低出口贸易环境成本,从而提高中国出口绿色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企业税负不平等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一地区不同企业承担着差异化的税收负担,增加了企业的税负痛苦指数。本文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财政竞争对企业税负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竞争会缩小企业税负不平等,财政支出竞争会扩大企业税负不平等,作用效果在高融资约束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并且主要作用于企业所得税税负不平等。作用机制表明,财政竞争会改变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这会导致企业间税收征管差异,进而影响企业税负不平等。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在制定减税降费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时,尽量降低税负不平等程度以减轻企业税负痛苦指数;压缩税收努力的弹性决策空间,弘扬依法征税精神;改革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规范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遏制企业逃避税行为。  相似文献   

7.
我国至今仍采用1994年确定的按退税企业身份不同采取差别管理的退税方式,人为造成退税企业的矛盾,并导致退税企业、退税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在退税方式选择上出现选择偏好的差异,这也正是当前出口退税效率不高的原因所在。当前紧要任务是全面推行“免、抵、退”和“外贸免税采购”制度等途径,改进出口退税方式,提高出口退税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永友 《财经研究》2004,30(12):53-65
文章在总结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把财政支出纳入到了税收负担分析的框架内.通过对我国经验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税收负担即使在考虑政府支出的情况下对经济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程度在两种情况下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不考虑政府支出时,税收负担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就会下降0.713个百分点.但在考虑到财政支出之后,税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程度由原来的0.713个百分点下降到0.33个百分点左右.遵循同样的分析思路,文章还通过对巴罗模型的扩展计算了我国现阶段最适的税收负担水平.通过计算得出当前我国中口径的税收水平在不考虑政府支出时大致为18.6%,但考虑到政府支出的作用后,中口径的税负水平上升至20.3%左右.  相似文献   

9.
税收竞争是地方政府争夺流动性要素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税收竞争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宏观政策对微观决策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一个简单的静态模型,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税收竞争对企业投融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税收竞争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显著促进企业增加投资6.5个百分点,同时会显著降低企业外部融资;税收竞争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只显著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税收竞争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机制,为破解产能过剩以及降低企业杠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重构税收中性、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财税[2018] 70号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的企业ESG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ESG表现,有利于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缓解试点企业融资约束和激发企业绿色动能转换,提升了企业ESG表现。这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不仅具有减负纾困效应,而且具有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绿色激励效应更多地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期末留抵税额负担较重的企业中。因此,建议利用多策组合汇聚合力,不断增强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利用多税共治提高政策协同度,充分释放组合式减税降费效力;持续深化增值税改革,进一步提高政策匹配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出口货物退(免,Export Rebates)税,简称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出口货物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看,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由于影响到外贸企业的切身利益,外贸出口的数量愈大影响愈大,因此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于外贸出口有着非常大的制约力,能够直接影响到地方,甚至国家的外贸出口情况。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地方外贸出口的外贸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彭梦然 《时代经贸》2012,(18):36-36
目前我国税收负担轻重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微观层面着手,通过对比国外税制来分析我国的税收负担的特点。分析结果认为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我国的税收负担都高于国外。因此,需要继续优化我国的税收负担和税制。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资本跨区流动作为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表征着市场化进展程度,同时受制于政府干预导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本文旨在从税收竞争角度考察资本跨区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长期以来,税收竞争的资本流动效应是公共经济学与投资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既有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形成与FDI等方面。但是,前者忽略了资本流动的方向性,后者囿于投资方式的同质性。企业异地并购是资本跨区(跨国)流动的微观过程,也是企业基于区位选择的成长路径。本文从企业异地并购这一独特的微观视角切入,运用因子分析法度量我国30个省份税收负担和环境得分,以2009-2011年间发生的国内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事件为样本,基于Logistic计量模型考察税收(环境)的引资效应和企业成长效应。研究发现,地区间税收竞争显著影响了企业异地并购行为,引致了资本跨区流动;企业异地并购未获得节税收益,环境效应已成为企业异地并购的成长动因。这些发现对于匡正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和企业成长区位选择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外工程承包的税务筹划可以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国内部分的税务筹划主要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的筹划。在增值税方面,承包对外工程的企业运往境外的,为实施对外工程所采购的设备、材料、生活物资,以及不再运回境内的机具、工具等出口货物按照国家现行的税收法律政策享受免税并退税的优惠政策,所退的税是采购的并运往境外的设备、材料、生活物资、机具、工具等采购价格中含有的增值税。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与复杂多样的客户需求,企业必须与其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关系,以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培养并形成企业间关系承诺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合作的有效方式之一。总结了企业间关系承诺的理论渊源和研究视角,梳理了企业间关系承诺的影响因素和中介效应研究成果,并作出了简要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刘潘  张子尧 《经济研究》2023,(10):114-133
地方公共债务是中国宏观政策的重要工具,高企的债务规模也成为解释资源配置效率不可或缺的政策环境。本文借助微观数据考察了地方公共债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级市公共债务负债率每提升10个百分点,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标准差提高1.28个百分点,表明地方公共债务增长显著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宏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地方公共债务抑制资源配置效率的机制在于集约边际和外延边际两个维度:一方面在要素市场挤占金融资源,对产品市场产生非对称性冲击,带来企业“融资贵”的难题,更重要地是扩大了企业间融资成本和市场势力的差异;另一方面影响企业进入、退出市场,降低行业竞争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公共债务的抑制效果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财政透明度更低的地区更显著,对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影响更大。本文直接回答了地方公共债务如何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这一重要问题,并重新审视了地方公共债务导致的效率风险,有助于理顺政府—市场关系,寻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卞元超  白俊红 《财经研究》2021,47(11):64-77
立足国内大循环、推动区域市场整合对于优化企业投资决策、提升产能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市场需求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的分析视角,文章考察了区域市场整合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内在的传导机制,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其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区域市场整合有助于促进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区域市场整合能够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要素的有效供给和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对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提升产生积极作用,即存在市场需求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进一步地,那些高税收基础、高就业贡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对区域市场整合的敏感性更高;区域市场整合对重工业部门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也要高于轻工业部门;且区域市场整合显著提升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黄昊  赵玲 《当代财经》2021,(5):40-51
企业间的信息溢出和同群效应逐渐成为各方理解公司决策行为的重要视角.利用沪深交易所交错实施分行业信息披露规定这一独特场景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公司间同侪压力的角度考察了分行业信息披露对企业纳税遵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分行业信息披露政策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且这一抑制效应在公司前期税收激进度较高、信息透明度较低以及地区税收征管力度较弱时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可比性提升所形成的同侪压力是分行业信息披露抑制企业税收规避行为的重要路径.因此,推进分行业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强化同类公司间信息溢出是完善税收监管机制、提升企业税收遵从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视角,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的量化分析,测度了2004~ 2017年我国36个主要城市的落户政策改革效果,并实证分析落户政策改革对劳动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落户政策改革成效显著,平均落户门槛呈持续下降趋势,这在2014年后表现尤为凸显;落户门槛对劳动收入具有负向影响,而落户政策改革持续改善了劳动收入水平,有利于从需求端畅通国内大循环;落户政策改革增强了国际贸易对劳动收入的正向影响,有助于发挥国际循环对国内大循环的促进作用.因此,应有序放开急需劳动力注入的中大型城市落户限制,同时,各地政府应通过专项财政补贴、减税退税等措施降低劳动力的定居成本和扶持受到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的进出口企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0.
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协调与区域均衡的央地政府间财政关系,不仅有助于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而且能够实现地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立足1998-2017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税收努力对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财政纵向失衡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但财政纵向失衡能够通过抑制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当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提升对地方经济增长同样表现为抑制效应.因此,要合理把控财政纵向失衡水平,利用适度失衡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制度基础;稳定地方政府收入预期,防止过高税收努力抑制微观经济主体生产积极性;注重地区间发展差异,避免一味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对外开放程度深化造成的发展模式雷同与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