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端国债收益率包含众多信息且承担货币政策职能,因此备受投资者关注,伴随我国债券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加之近期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迎来历史新高,探究中美利率间分歧与趋同的内在逻辑具备必要性.本文聚焦当前中美利差的影响因素,分析疫情、脱钩风险、外资与汇率四大因子对利率的影响路径,最后总结各因素作用于中美利差的整体逻辑,以期为...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日趋成熟,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传统的基于单券的投资交易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多元化需求。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顺势而为,在银行间市场推出债券利差交易服务,支持由两元化需求。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顺势而为,在银行间市场推出债券利差交易服务,支持由两支不同债券组合的产品交易,并实现跨交易机制之间的联动,为市场成员提供了更加丰富、高效、精准的投资组合管理和策略交易工具。文章重点介绍利差交易原理、相关产品及交易机制,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利用86家商业银行1996—2012年的混合数据,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股份制改革对银行实际利差的影响。第一,进行财务重组的商业银行,其重组之前的实际利差低于未进行财务重组的银行的实际利差。第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银行,其在引入之前的实际利差低于未引入的实际利差;引入后实际利差短期内上升;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时间越久,银行实际利差越小。第三,上市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利差不具有显著影响,或者说影响效应尚未显现。  相似文献   

4.
利差交易主要是指借入低利率货币、再投资于高利率货币,从而赚取利差的交易行为。文章介绍了近几年来国际间利差交易的主要种类、规模及收益和风险状况,并对我国利率水平提高后对利差交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文章以2017—2021年银行间市场上市公司所发行债券为研究样本,检验绿色投资者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投资者的存在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及相关债券信用利差,与不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上市公司相比,存在绿色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信用利差约低14.4%。文章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导致债券信用利差降低的现象在ESG绩效和内部控制较差的样本中更为显著。因此,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该考虑引入绿色投资者,完善绿色债券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划分了日元利差交易的类别,并分别估算了三种不同形式下日元利差交易的规模,认为利差交易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资产交易,因此应高度重视资产价格波动对利差交易的影响,同时也应关注日元在利差交易中被大幅低估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10月份债券市场主要特点为:债券市场继续振荡下行;债券指数全线下挫,短融指数下降幅度最小;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全面上涨;高等级企业债收益率普遍上涨;信用利差走势出现分化。下一阶段,债券市场投资者虽资金充裕有一定配置压力,但只要年内还有调整时间,债券市场就难以实现反转。初步判断,收益率曲线可能出现平坦化上移态势,而信用利差或会企稳甚至下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端开放的深化,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规模显著增长,但类型多元化、交易活跃度、投资策略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基于各类国际机构对全球投资者的调研情况,本文对全球机构投资者的类别、配置需求、风险偏好等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市场发展与开放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9.
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是优化金融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本文利用2010—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发行的信用类债券交易数据,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二者之间显著正相关,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将债券信用利差分解为违约利差与流动性利差,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两者均有显著影响。进一步检验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债务展期渠道影响信用利差,企业展期风险加剧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债券违约利差的正向效应。本文实证结果表明,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降低企业债务成本和信用风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强化投资者保护是新《证券法》的立法核心。本文基于新《证券法》审议通过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法治建设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证券法》审议通过显著降低了公司债信用利差。进一步分析发现,提升债券流动性与降低债务违约风险是主要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从债券特征看,当债券融资依赖度高、债券契约条款少、承销商声誉差时,法治建设对公司债信用利差的降低作用更强;从公司层面看,这一影响在投资者交易意愿低、投资者保护力度弱、信息披露质量差以及违法违规风险高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保障债券投资者合法权益以及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经典的新老券效应入手,指出利率走势、交易偏好、资金松紧、投资者结构等因素均会影响新老券效应,如何在这些扰动中抓住新老券利差的机会,构造投资策略?文章券效应,如何在这些扰动中抓住新老券利差的机会,构造投资策略?文章以10年期国开债为代表,以年期国开债为代表,探究新新老券更替周期中的利差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规律博取收益、辅助个券决策。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产学研合作对债券市场投资者的影响,本文借助手工搜集的产学研合作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抑制债券信用利差,提高企业创新效率、降低企业风险是产学研合作作用于债券信用利差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地,对于合作深度较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大的企业以及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而言,产学研合作对于债券信用利差的抑制作用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本文构建了产学研合作与债券信用利差的关系,可以为企业创新决策与债券市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卖空交易是指市场投资者预计证券价格即将下跌 ,于是从其他证券持有人手中(如经纪行 )借入证券然后将证券出售给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 ,等价格下跌时再买回等量的证券归还原先的证券持有人 ,以此获取利差的一种交易方式。鉴于我国股市的实际情况 ,我们认为 ,卖空机制对解决我国股  相似文献   

14.
资讯     
《中国外汇》2013,(10):10-11
2013.5.2央行为RQFII境内投资账户立规5月2日,央行颁布了《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RQFII应当开立境外机构人民币基本存款账户,然后选择具有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托管人资格的境内商业银行开立交易所市场交易资金结算专用存款账户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资金结算专用存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炬  石磊 《中国金融》2007,(8):30-32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1997年6月16日正式开办的以金融机构为主要投资者的债券市场。当时商业银行部分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导致股价异常波动,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的决定,要求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交易所,同时建立银行间债券市场。应该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之初参与者仅局限于商业银行,目的仅在于为商业银行的现券和回购交易提供通道。  相似文献   

16.
2007年9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公告称,鉴于其债券交易技术系统已进一步更新完善,2002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第十四条“因技术原因,合格投资者暂不能参与国债回购和企业债券的交易”的规定予以废止,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通过受托证券公司参与市场债券和债券回购交易。  相似文献   

17.
2007年9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公告称,鉴于其债券交易技术系统已进一步更新完善,2002年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第十四条“因技术原因,合格投资者暂不能参与国债回购和企业债券的交易”的规定予以废止,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通过受托证券公司参与市场债券和债券回购交易。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国际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利差指标——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利差指标TED利差,和货币市场与利率衍生品市场利差指标Libor—OiS利差进行了研究,TED利差是反映整体经济信用风险状况的指标,Libor-OiS利差则可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文章考察了两个指标的市场含义、历史走势和理论研究,并对其在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从2005年8月到2008年2月中美利差与汇率月度平均数据,采用ADF检验与协整检验等方法对这期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美利差变动并不影响中美汇率。这一结论与利率平价理论相悖。通过从我国的特殊国情来解释这种情况,并据此对我国的汇率体制改革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字     
《新理财》2013,(5):18-18
7000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需求规模随着中国主要金融监管机构近期作出一系列监管调整(包括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等)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高级策略师刘立男认为,这将使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开放程度从目前1.5%提高至约6%,代表着境外投资者在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