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支持货币政策的利率期限结构研究意义重大;对于该问题的近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从利率期限结构中剖析支持货币政策的信息、以及探究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这两方面,也就是研究利率期限结构作为货币政策信息指示器和传导机制的功能;其中还存在许多重要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含跳跃过程单因子利率模型的估计——基于中国国债回购利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KLS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加入跳跃过程的单因子利率期限结构模型。通过对我国国债回购利率的实证检验,发现加入跳跃过程后,模型不但能更好地拟合实际数据.而且揭示了利率均值回复和水平效应的部分原因,从而增强了模型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各种利率期限结构曲线估计方法的原理.提出了估计方法需满足的原则,并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市场数据,比较了四种主要估计方法的拟合效果,提出了适合我国债券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C. Emre Alper R. Armando Morales Fan Yang 《The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Suid-afrikaanse tydskrif vir ekonomie》2017,85(3):455-478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gree to which volatility in interbank interest rates leads to volatility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with longer maturities (e.g. T‐bills) in Kenya since 2012, year in which the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switched to a forward‐looking approach, relative to seven other inflation targeting (IT) countries (Ghana, Hungary, Poland, South Africa, Sweden, Thailand and Uganda). Kenya shows strong volatility transmission and high persistence similar to other countries in transition to a more forwardlooking monetary policy framework. These result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a strong commitment to an interbank rate as an operational target and suggest that the central bank could reduce uncertainty in short‐term yields significantly by smoothing out the overnight interest rates around the policy rate.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下,住房抵押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也随着“建元2005-1”的上市而破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定价问题研究也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证券化领域的热点。本文在总结了国外定价方法和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影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价格的主要因素入手,阐述了借款人可支配收入和房款这两个主要因素决定的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模型,并根据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特点建立了住房抵押贷款转付证券的静态利差定价框架。采用此定价框架,本文对“建元2005-1”资产池进行了定价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建元发行说明书里假设的CPR,在基于收入和房款的提前还款模型下,资产池的提前还款风险更大,对利率变动更加敏感,要求的收益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6.
Douglas Laxton Papa N'Diaye Paolo Pesenti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2006,20(4):665-698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macroeconomic transmission of demand and supply shocks in an open economy under alternative assumptions on whether the zero interest floor (ZIF) is binding. It uses a two-country general-equilibrium simulation model calibrated to the Japanese economy vis-à-vis the rest of the world. Negative demand shocks have more prolonged and startling effects on the economy when the ZIF is binding than when it is not binding. Positive supply shocks can actually extend the period of time over which the ZIF may be expected to bind. More open economies hit the ZIF for a shorter period of time, and with less harmful effects. Deflationary supply shocks have different implication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tradables rather than the nontradables sector. Price-level-path targeting rules are likely to provide better guidelines for monetary policy in a deflationary environment, and have desirable properties in normal times when the ZIF is not binding. J. Japanese Int. Economies 20 (4) (2006) 665–698.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地阐述了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通过连续复利的方式获得了我国国债的到期收益率。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国债收益率曲线并通过建模获得了收益率曲线的回归方程。同时,根据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形状和特点,用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对其进行理论说明,并指出国债产品设计与定价上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宏观经济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结构VAR模型发现宏观经济冲击对各期限利率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但不同类型的冲击产生的影响不同:与成熟市场相似,90%以上的利率曲线变化可以由水平、倾斜和曲度因素来解释,且更多表现为平行移动;利用脉冲反应和方差分解,发现价格水平对水平因素的影响最大,而货币政策变化是倾斜因素和曲度因素变化的主要原因,这既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也表明现阶段银行间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信息敏感性。这与成熟市场的表现是非常相似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但至今仍未能统一人们对利率的认识。基于利率理论演变的简要回顾,重点对中西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对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和2012年我国会出现CPI涨幅超过5%的通货膨胀现象。2012年以后食品价格下降,CPI涨幅回落,但非食品价格和PPI仍将保持较快上涨态势。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和提高存贷款利率会有效降低物价上涨幅度,但将付出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速下降代价。在小幅度提息的同时采取人民币名义汇率小幅度渐进升值措施,是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增长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Two impediments to effective monetary policy operation include illiquidity in bond markets and the zero bound of interest
rates. Under these conditions alternative means of enacting monetary policy may be required.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plores
policy options implemented through equity and currency markets that will generate similar inflation responses at different
time horizons. In terms of GDP loss the least costly means of achieving a particular long run inflation outcome is via the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arrangements. Currency market alternatives are volatile but less expensive than the equity market
in terms of output loss for short term inflation horizons.
相似文献
Renée FryEmail: |
12.
金融自由化的迅猛发展使得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利率风险,识别和衡量利率风险并提升国内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是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通过利率敏感性缺口的方法实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处的风险状态,并给出利率风险的防范和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率政策会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尤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效应在国际间存在传递,加剧了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难度。货币政策效力趋于减弱甚至无效。本文从消费、投资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利率政策效率低下,货币政策效力不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改善利率政策,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效力。 相似文献
14.
15.
金融发展经常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同样的,金融发展也可能会影响能源需求.金融发展可以通过促进金融系统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样的传导途径,使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动.本文对全球55 个国家23 年(1985~2007)的面板数据库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的确会影响能源消费与需求,进而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会促进"化石燃料"能源和替代能源消费的增加,减少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对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制定能源相关政策和对高能耗部门进行产业调整时,要考虑金融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本货币金融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战后至70年代初主要的货币政策是配合道奇的“超平衡预算”而采取的金融缓和政策。70年代至90年代初日本政府主要采用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长时期地维持较低的官定利率政策是日本产生“泡沫经济”的重要政策原因。进入90年代后,日本政府由于急于解决“泡沫经济”问题,又错误地使用了过猛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再加上对严重的“不良债权”问题解决不力,导致在经济增长方面出现“停滞”局面,在货币政策方面出现极端的“零利率政策”,日本政府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在经济衰退中同时面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全面重建的“世纪难题”之中。 相似文献
17.
以麦金农—肖学派为核心的传统金融发展理论指出,只有实行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道路,才能使发展中国家摆脱金融抑制,走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道路。以这一理论为基础,中国从1993年开始走上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在多个领域,多个层次初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可以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走在了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前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简要分析中部塌陷的原因后,主要从财政和税收两个角度着手,就如何推动中部崛起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需求结构失衡:现状、度量及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需求结构的内外需失衡、消费投资失衡、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失衡的现状,然后从三大失衡入手构建我国的需求结构失衡指数。研究表明,从中国需求结构失衡的权重来看,内外需结构失衡的权重最大,历年均超过40%。从不考虑权重的失衡指数来看,我国需求结构失衡主要是消费和投资的失衡;从考虑权重构建的需求结构失衡指数来看,消费和投资的失衡仍旧构成了需求结构失衡的主要部分,且需求结构出现过两次大的失衡高峰期,第一次是1993年前后,第二次是2000年以来。最后结合中国实际和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理念和手段进行应对,尤其是金融市场准入,作为金融业的首要环节,更应该采取切合实际的制度,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针对金融市场的准入监管,可具体从理念重构和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展开,以此保障其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