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优化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的基础上,施用生物储粮防护剂(蛇床子素)、悬挂紫外诱杀灯、空调排积热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试验仓来年免磷化氢熏蒸的目标。结果表明,该项技术集成解决了当前中国南方高温地区高大平房仓气密性差而造成储粮害虫难以利用磷化氢熏蒸防治的技术难题,同时减少了磷化氢熏蒸次数,是一项值得大规模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房式仓中,研究1.5 mg/kg和1.0 mg/kg乙基多杀菌素粉剂作为保护剂防治储粮害虫的作用效果,以仓虫敌和硅藻土作为对照药剂。结果表明,在施药后,各试验处理仓在南方高温季6、7、8、9月份均能有效控制玉米象、谷蠹、锈赤扁谷盗和赤拟谷盗等主要害虫的发生,不计算书虱的数量,各药剂处理仓储粮均维持基本无虫粮,可以实现全年不使用磷化氢熏蒸的目标,说明乙基多杀菌素防治储粮害虫的作用效果与化学药剂相当;同时,1.5 mg/kg、1.0 mg/kg乙基多杀菌素和仓虫敌对书虱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1.6%、71.7%和33.3%,硅藻土对书虱抑制作用很小。因此,将乙基多杀菌素开发成生物储粮保护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普通房式仓气密性差,不利于粮食安全储藏。通过对普通房式仓采取仓房墙体、通风设施、密闭糟管和门洞等改造处理,提高了仓房气密性,并从气密性、粮温和磷化氢浓度等3个方面评价仓房气密性改造结果。结果表明测定,处理仓比未经改造的同类仓房从500Pa降至250Pa的半衰期提高了25.34s;试验仓比对照仓的上中下三层粮温低2~4℃;试验仓粮堆的磷化氢平均浓度是对照仓的1~3倍,有效地维持了磷化氢气体的浓度与时间,减少了熏蒸用药量。  相似文献   

4.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是利用环流熏蒸设备强制熏蒸气体在粮堆内循环,促使熏蒸气体在粮堆内快速均匀分布的熏蒸杀虫技术。环流熏蒸技术很好地解决了常规熏蒸时毒气不能在仓内均匀分布,容易出现的杀虫不彻底现象。德州市粮油购销储运公司有针对性地在对磷化氢环流熏蒸采用仓外施药,仓外与粮面施药相结合,仓外与粮面间歇投药法,三种方式在房式基建仓散装粮进行了生产性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直观监测磷化氢熏蒸杀虫效果,探究熏蒸过程中储粮环境因子变化,本文在磷化氢熏蒸试验期间,对试虫死亡情况、磷化氢气体、CO2气体和仓温仓湿等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磷化铝片剂剂量3.6 g·m-3,粮面施药、常规熏蒸条件下,熏蒸第2 d时,仓房空间磷化氢浓度达到最大;熏蒸第4 d,粮堆表层磷化氢浓度达到最大,随后磷化氢浓...  相似文献   

6.
利用熏蒸机进行仓外投药,以水作反应基,二氧化碳作驱动源,使产生的磷化氢、二氧化碳混合气体进入粮仓,迅速地使整个粮堆达到一个比较持久的、均衡的和较高的磷化氢浓度,再加上二氧化碳对磷化氢的增效作用,从而达到有效地消灭粮仓中各部位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杀灭麦蛾的方法,减少粮仓内因麦蛾暴发引起的磷化氢熏蒸次数,试验探索了氯氰菊酯烟剂熏蒸和敌敌畏熏蒸杀灭麦蛾的方法。通过对比氯氰菊酯烟剂和敌敌畏对麦蛾的防治效果,发现二者虽然都可以有效杀灭麦蛾实现减少磷化氢熏蒸次数的目的,但氯氰菊酯烟熏法操作更加简便、杀虫效果好且保护期更长,而且其熏蒸杀虫成本较磷化氢熏蒸大幅降低,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麦蛾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8.
姜曾仁  李军 《粮食知识》2000,14(2):62-63
为了进一步探讨改进磷化氢熏蒸严重虫粮的方法.我库利用仓外熏蒸杀虫机.采用磷化氢间歇处理严重虫粮的试验.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信斌  世增  政善  刘阳  洪礼  玲云 《齐鲁粮食》2003,(1):57-59
近几年来,环流熏蒸等储粮新技术在中央投资新建的高大粮仓中不断得到应用。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解决了常规施用时磷化铝分解后气体在高大仓库分散慢、均匀性差、杀虫效果不理想、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但也存在着对仓房密闭性要求高、熏蒸空间无效施药量大、磷化氢气体损失多、熏蒸后易感染等问题。同时,与传统的三低、双低储粮技术应用也有一定矛盾,易形成“揭膜一全仓熏蒸一密闭”循环,重复劳动多、密闭时间短、低温低氧效果不明显。对此,我们在2000年进行全仓环流熏蒸试验的基础上,又按照《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中“操作过程安全规范,开支成本最低,有效杀灭储粮害虫,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原则,在威海国家粮食储备库进行了“膜下环流熏蒸”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高大平房仓进行熏蒸处理,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也增加了粮食储存与保管费用.为改善原有的人力与财力消耗格局,并给保管人员打造了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拟将食品级惰性粉防虫和新型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于高大平房仓中.文章以沿海地区某粮食储备库的11号仓作为试验仓,6号和9号仓作为对照仓,对惰性粉防虫与内环流控温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选择中储粮临澧直属库锈赤扁谷盗虫口密度较高的18号和22号高大平房仓作为试验仓,研究乙苹复配剂(粉剂)实仓防治锈赤扁谷盗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乙苹复配剂能控制锈赤扁谷盗虫口密度全年处在3头/kg水平以下,控制锈赤扁谷盗效果显著,试验仓均实现了全年控制锈赤扁谷盗的目标.结合局部处理,18号仓除9月份外,整个试验期间均处于基本无虫粮的等级,实现全年不使用磷化氢熏蒸的目标;22仓因谷蠹的大量而发生,未能实现全年不使用磷化氢熏蒸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改造高大平房仓实施膜下环流熏蒸储粮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大平房仓散装储存早籼稻谷,在粮堆表层预埋鱼骨型PVC塑料循环管道,将全仓环流熏蒸改造成膜下环流熏蒸进行对比试验。试验表明,采用膜下环流熏蒸有利于夏季控温储粮、延缓品质下降、提高粮堆的气密性、减少磷化铝使用量、便于熏蒸期间进仓检查粮情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粮食储备库通常采用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熏蒸效果比较理想,为确保储粮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某些情况下不一定非要采用全仓环流熏蒸处理,可视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既能够有效防治储粮害虫,又可以达到降低储粮成本,安全、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的推广应用,仓房气密性问题成为保证环流熏蒸效果的关键问题,气密性不符合要求的仓房,熏蒸过程中毒气泄漏较快,既污染环境,又导致杀虫效果下降甚至失效。为确保立筒仓、浅圆仓磷化氢环流熏蒸效果,《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1201-2002)要求立筒仓、浅圆仓气密性从500Pa下降至250Pa不得少于60'。要使立筒仓、浅圆仓气密性符合要求,必须对相关部位加以改造。1.测温电缆孔改造出于粮情检测的需要,立筒仓、浅圆仓仓顶均设置了大量的粮情测控电缆,测温电缆孔连通仓内外,成为漏气通道,改造中使用遇水膨胀橡胶加以堵…  相似文献   

15.
淄博东郊国家粮食储备库新建高大平房仓,是第二批国家粮食储备库项目之一,于2001年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对磷化氢环流熏蒸仓外施药、粮面施药、仓外与粮面施药结合等三种施药方式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对该技术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现有常规法熏蒸杀虫,磷化氢很难均匀地渗入到粮堆的各个部位,造成杀虫效率低,特别是高大平房仓粮层深更加不易熏蒸。环流熏蒸这一新的仓储技术,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我国现有的仓储条件下,很难全部配齐设备。为此我们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改变环流熏蒸投药方法,不用磷化氢仓外气体发生器及不加二氧化碳气体,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在储粮仓房中常用的害虫诱捕方法诱捕效率低,测报率低等问题,设计了立地式定时自动杀虫诱捕器,通过将原有悬挂式的诱捕器改进为立地式定时自动杀虫诱捕器,使其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并将其应用于储粮仓房中,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该诱捕器不但能及时了解害虫在仓内的种类数量变化动态,而且对于害虫的预报要强于传统的扦样过筛法检查,可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灭杀害虫。该诱捕器在仓内害虫密度不大时,可以控制害虫增长,减少磷化氢熏蒸次数甚至可做到少熏蒸或不熏蒸,实现绿色储粮,达到综合防治储粮害虫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锈赤扁谷盗防治的技术难题,在高大平房仓中,采用膜下环流熏蒸法、缓释膜下环流熏蒸法、间歇式环流熏蒸法防治高抗性储粮害虫锈赤扁谷盗,以常规环流熏蒸作为对照,研究不同熏蒸法对锈赤扁谷盗的熏蒸效果;同时,熏蒸结束后,选择适宜时机,在试验仓房施用储粮防护剂,研究熏防结合技术防治锈赤扁谷盗应用效果。结果显示,3种方法均能彻底防治锈赤扁谷盗,熏防结合技术实现了试验仓来年免熏蒸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将磷化铝和氯化苦混合,采用仓外投药,通过仓内通风管进行循环熏蒸杀虫,能加速磷化氢和氧化苦气体在仓内的渗透,提高杀虫效果,具有省工、省时、省费用和减轻施药人员劳动强度的好处。  相似文献   

20.
连祥  汉双  春雨  春保 《齐鲁粮食》2008,(4):44-46
实践证明,仓房保持磷化氢大于100ppm的有效浓度21天以上,才能一次性彻底杀死储粮中各种虫态(卵、幼虫、蛹、成虫)的储粮害虫。在实际熏蒸工作中,由于有些老式房式基建仓房气密性差,使用常规的磷化氢发生器一次投药很难保持仓内磷化氢有效浓度达21天以上,一般只能杀死幼虫、成虫等敏感虫态,而很难杀死卵、蛹,不能取得良好的熏蒸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