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文德 《时代经贸》2007,5(10X):57-58
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营者的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工作努力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一直是激励问题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然而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于是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原因,造成了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设计科学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加以解决。因为几乎所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都与企业的业绩直接挂钩,同时,越来越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使得经营者追求良好的声誉而弄虚作假,虚报企业的业绩,本文正是对经营者虚报业绩时机选择的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财政部历年对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尽管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已经有了较明显的改善,但从整体来看会计信息质量依然不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上企业的经营者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究其根源主要就是由于企业对经营者现有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失衡造成的。在我国,一方面对企业经营者在薪酬计划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致使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对企业的经营者又缺乏有效的监督,舞弊行为被发现的可能性较小,从而使其舞弊收益远大于舞弊成本。因此,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针对经营者构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会计舞弊收益小于成本,进而从根源上杜绝企业经营者的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经营者激励机制建设中若干重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权、期股等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把经营者的利益同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对调动企业经营者积极性,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具有重大作用。我国由于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经营者报酬制度和收入……  相似文献   

4.
引入股票期权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景晓达 《经济问题》2002,(10):13-14
国企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国外盛行的股票期权制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好机制。把股票期权制引入国企,可以增强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可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又不增加企业的营运费用,一举数得。经营者获得期权收入,事实上是人力资本的合理报酬。我们应创造条件,重塑企业经营机制,为推动股票期权制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营者的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工作努力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一直是激励问题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然而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股东与经营者之间于是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原因,造成了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设计科学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加以解决.因为几乎所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都与企业的业绩直接挂钩,同时,越来越成熟的经理人市场使得经营者追求良好的声誉而弄虚作假,虚报企业的业绩,本文正是对经营者虚报业绩时机选择的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者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将具有经营能力的人才选拔到经营者的岗位上,同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努力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以钢铁工业为对象,使用独自调查的企业数据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特征和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不仅努力不足,能力也不足。这意味着在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不仅缺乏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同时也缺乏对经营者合理的选拔机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问题,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培养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我国现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存在着监督约束力不足,对经营者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制约,既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股份制与企业家职能的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在沿着简政放权、搞活企业的路子推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我们不曾预料到的一些现象,其中最突出的是企业行为短期化和职工收入的过快增长。其根源在于微观基础本身,企业中缺乏真正的资产代表和相应的劳资制约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经济学界提出了“微观基础再造”的问题。但是,在如何再造微观基础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再造微观基础的关键是改革企业财产所有制度。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企业行为不合理的根源在于缺乏一个企业家阶层域称“经营者阶层”),而不在于所有制;只要确认经营者的地位和作用,赋予经营者必要的权力,区分经营者利益和职工利益,使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让经  相似文献   

9.
杨春梅 《经济师》2005,(9):140-141
在两权分离的企业,由于经营者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不一致,因此会产生代理问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经营者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文章分析了剩余索取权、控制权以及声誉对经营者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者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将具有经营能力的人才选拔到经营者的岗位上,同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努力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该文以钢铁工业为对象,使用独自调查的企业数据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特征和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不仅努力不足,能力也不足.这意味着在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不仅缺乏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同时也缺乏对经营者合理的选拔机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问题,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赵科  彭兆祺 《经济论坛》2006,(19):65-66,74
我国国有企业通过多年的改革,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企业活力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一直是困扰国企的症结之一。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设计出适合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夏冬 《生产力研究》2006,13(8):212-213,234
通过对中国600余家企业的实证分析,研究了经营者因素对企业所有权结构和企业组织管理创新的关系的影响。发现:经营者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对企业组织管理创新有积极作用,而不同所有者的所有权影响经营者的工作态度以及经营者的能力;因此,所有权结构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组织管理创新,还可以通过经营者因素而对企业组织管理创新有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失败六大教训1、不了解自己的长处:最高经营者不但不了解享业的最基本R况,甚至对自己公司的核心技术和长处也不清楚。2、预则能力不足:对前景预测能力不足和最高经营者缺乏想象力是企业失败的又一重要原因。3、盲目扩张事业:根本没有一个对事业前景的展望,而...  相似文献   

14.
李江涛 《经济论坛》2000,(17):28-28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困扰我国市场经济的一大顽症,既给国家和广大股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妨碍了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如何针对虚假会计信息制定有效对策,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   一、会计委派制的理论基础   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特征,由于两权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的所有者委托经营者管理全部公司财产,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财产所有者即投资人的目标是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投资报酬最大化,但是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而且可…  相似文献   

15.
王金曼  刘丽  王建中 《时代经贸》2008,6(5):147-148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协调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监督制衡机制,是公司有效进行生产运营,实现企业目标的基本保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公司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议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出资人既所有者,出资人代表和经理层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其核心问题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问题。我国从1994年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以来,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基本形成,但由于缺乏利益协调和权力制衡的力量,有的没有能有效运转。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田晓东 《技术经济》2001,20(2):16-18
一长期以来 ,对中国企业各方面运行绩效的研究一直在围绕产权与竞争进行。前者认为产权归属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 ,明晰产权会自动创造出竞争 ,后者相信有效的竞争在不改变产权制度的前提下仍能够保障相关治理机制的引入和企业运行效率的改善 ,竞争能够筛选出最有效的产权制度。超产权理论事实上是对这两种观点的一个综合 ,它承认产权变换在短期内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 ,但更强调从长期来看 ,竞争与企业绩效的直接相关性和决定性作用 ,故更偏重与“竞争派”的主张相一致。与传统产权模式比较 ,超产权论认为靠利润激励去驱动经营者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陈霞  段兴民 《经济管理》2003,(10):83-88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所有制形式、企业规模和经营业绩对经营者报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要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企业规模对经营者报酬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作用不受经营业绩指标选择的影响。而经营业绩指标对经营者报酬的影响并不一致。另外,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经营者报酬有逐年递增趋势,而且增加幅度也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制度下有效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和企业未来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企业的经营者,使其经营决策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目前企业正在探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顾志群 《经济纵横》1996,(11):40-41
国有企业改革不能采取同一模式顾志群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它更多地看成是对企业的改革,总是在建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改革的重点放到了经营者身上,放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面。至于所有者方面的问题,比如怎样使所有者对其资产的保值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