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地租赁制主要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租赁制主要制度设计郭京华边锡禄农地租赁制在我国绝迹几十年之后又在一些乡、村悄悄地出现了。由于缺乏经验,人们对它还很陌生,一些乡、村的农地租赁制还不够规范,是可以理解的。为了使农地租赁制健康发展,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社会主义农地租赁制的主要制...  相似文献   

2.
垦区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作为土地经营权进行交易和转移的场所,即要按照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体现效率,通过竞争方式进行承包;又要正确处理保障广大农业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缩小职工收入差距,低价对农业职工进行承包。农垦总局应不断完善这种机制,妥善处理农地承包中的各种矛盾,以求达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以黑龙江垦区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为依托,对农地流转市场中土地初次承包和流转情况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并进一步分析了垦区农地承包过程中的不同博弈主体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垦区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作为土地经营权进行交易和转移的场所,即要按照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体现效率,通过竞争方式进行承包;又要正确处理保障广大农业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与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缩小职工收入差距,低价对农业职工进行承包。农垦总局应不断完善这种机制,妥善处理农地承包中的各种矛盾,以求达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以黑龙江垦区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为依托,对农地流转市场中土地初次承包和流转情况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并进一步分析了垦区农地承包过程中的不同博弈主体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地制度、农地市场与妇女土地使用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浙江嵊州264个农户家庭的数据对中国农地制度和农地市场中的妇女土地权益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家庭为基本分析单位的研究表明,中国农地制度并不存在性别歧视,女性更容易在婚嫁过程中失去土地,但是,活跃的土地市场能够帮助这些家庭平等地获得土地使用权。离婚和丧偶妇女的家庭更有可能在集体土地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也更难通过土地租赁市场获得土地使用权,因此,这些家庭经营的农地面积显著低于其他家庭。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地租赁制的理论思考──农地租赁制问题研究之一边锡禄,郭京华在我国农村改革的大潮中,出现了农地租赁使用经营制度,简称为农地租赁制。怎样认识它呢?如何对待它呢?是赞成、扶持,还是反对、抑制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然而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却刚...  相似文献   

6.
试谈农地使用权保险与农地流转集中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谈农地使用权保险与农地流转集中问题李录堂14年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我国农地使用制度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它发展到今天所暴露出的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如何消除这些弊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可行的农地流转集中机制,已成为当前农村市...  相似文献   

7.
安秀明 《农业经济》2012,(2):113-114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农地制度而言,主要是扬弃了传统的合作集体生产模式,实现了农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经济主体的内在要求,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农地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困惑,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农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地制度发展的制度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对50年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分析  (一)有关制度变迁的几个重要概念 新制度学派从最一般的意义上将制度定义为社会中个人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而制度变迁则是指一个追求潜在利润的渐进的制度交替过程(诺斯,1990)。它可以分为两类: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林毅夫,1989),制度安排是指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诺…  相似文献   

9.
日本农地问题与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农地制度是依据1952年《农地法》的制定演变而来,《农地法》的颁布实施诞生了战后日本农业的零细规模、分散分布的私有权保护的"自耕农民"农地制度。为了缓解因农地利用限制方面影响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障碍,1970年起日本相继实施了多次相关促进"农地流动化"的租地经营政策与"农地连片化"制度政策的农地改革,解除了限制农地租借行为的相关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相关农地改革政策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农地所有者对于农地被转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期待,大量耕作放弃地的出现而影响农地集中及经营规模扩大,农地被无秩序利用等其它农地问题。文章通过对日本1952年以来实施的相关农地法律改革内容的整理与剖析,从日本农地问题所在、日本农地制度改革相关内容、影响农地集中的其它问题、农地利用秩序改革理念等4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日本农地问题与农地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指出了农地所有者对于农地被转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期待、大量耕作放弃地的发生、不在村农地所有者增加等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地集中及经营规模扩大,从健全土地利用计划审核机制、解决农业委员会成员的利益相反立场、统一农地管理与运行组织等3个侧面提示了日本农地利用秩序改革理念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存在着主体缺位、产权残缺和农地分散经营等缺陷,但是农地承载的社会稳定、社会保障、经济发展等职能,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农地集体所有可以以村民小组为范围,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建立独立的集体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中国历史发展,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问题。这一问题的焦点则反映在土地问题上。土地不仅是农业生产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广大农民的最基本生存条件和就业社会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必须以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为基本前提。而赋予农民长期...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农地制度改革及对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一些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和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在中国运行了近30年,实践证明,这一制度设计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度运行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在现实中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这一制度又逐渐曝露出缺陷和不足,制度运行也衍生出很多问题.本文试图运用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剖析我国农地承包经营制的所有权主体虚置、权能残缺以及使用权的设定不完整、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探索性的提出了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设想:调整农地产权结构,积极发挥产权功能;改革国家惠农政策,创造良好的农地产权制度运行环境,培育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农地制度现状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农地制度可以分解为这样三种形态:所有权形态,经营权形态,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形态。这三者之和构成农地制度整体。由此可以看到农地制度中一些基本的关系构成。一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构成,二是所有者与所有者的关系构成,三是经营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构成,四是这些关系的联结和实现方式。在中国当代农地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袁超 《农业经济问题》2000,21(11):45-47
一、中国农地制度安排历史回顾强制性制度创新曾经是中国农地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1 979年前 ,中国农地制度安排经历了两次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供给的行为主体———政府意愿判断 ,两次制度安排的初衷都在于提供一种过去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利益。第一次 ,土地的地主所有变成了农民所有 ,实现了土地的私有私营 ;第二次 ,土地的农民所有变成了集体所有 ,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公营。就制度供给方式和制度供给初衷而言 ,都是为了实现政治支持最大化和社会产出最大化 ,并无本质的不同。然而 ,就制度本身形成的不同产权结构而言 ,却表现出大…  相似文献   

17.
农地金融制度最早试点开始1988年的贵州湄潭,主要试点形式包括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土地资产证券化、农地信托和农地金融合作,但整体推进乏力,反映出在我国构建农地金融制度过程中的多种障碍,表现突出的包括:农地法律依据缺乏、农业保险缺失和社会保障不足.为了破除障碍,需要政府尽早修改相关法律、提供宽松政策环境、加强农业保险建设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制度分析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制度经济学里,制度被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本文从制度与农地资源利用的关系出发,指出我国农地资源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实质是制度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农地资源持续利用存在的主要制度问题:产权问题,流转问题,管理问题和宏观农业制度问题,并如何进行农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创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与农地使用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亚荣  刘安然 《中国农史》2006,25(3):127-1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经历了丰富的变迁历程。农地使用制度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新农村建设将推动农地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作为农地使用的主要方式,目前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应从推进农地配置的市场化、使用方式多样化、促进农地流转、扩展农地使用权的权能、加强保护等方面改革现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户籍制度、农地非农化以及农地制度变迁问题,都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对相关研究综述进行剖新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背景下人口迁移、农地非农化和农地制度三方面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就农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政策选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暂时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