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少军  陈佳 《商场现代化》2005,(11):133-134
一.直销进驻中国大陆 1990年1月23日,世界上最大的直销企业“雅芳”,第一个登上中国大陆。1990年11月14日,广州雅芳公司成立。它的到来,从此引起了一股不小的直销浪潮,尽管广大民众对此还很陌生.可是这种新的销售方式很快让不少人津津乐道,很多企业纷纷效法。之后出现了诸如雅婷公司.斯汀摩公司、龙权珠宝公司、北京康神保健科技开发公司、中国地区开展促进会直销中心、武汉华顺无线寻呼有限公司等多家直销公司。1993年,美国第三大直销公司仙妮雷德公司也进入中国市场。直销公司异军突起,截至1993年,全国诞生传销公司近200家,从业人员不少于100万,并迅速在30多个城市蔓延扩张。到1997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传销管理办法》之后,  相似文献   

2.
《经贸世界》2006,(2):12-12
雅芳,全球500强企业之一,是进入中国内地最早的正规外资直销企业。1990年.雅芳投资2.795万美元,与广州化妆品厂合资成立“中美合资&;#183;广州雅芳有限公司(1999年更名为“雅芳(中国)有限公司”,2005年成为雅芳独资)。1998年“禁传”后,雅芳(中国)成功转型,彻底成为单层次直销公司。  相似文献   

3.
早在2005年雅芳成为中国首家直销试点企业以后,它的营销策略就倍受业内关注。2006年,雅芳拿到了直销牌照。雅芳大中华区CEO高寿康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雅芳接下来就要进入品牌形象的提升期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直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8日雅芳成为首家官方获准的直销试点企业,对于这张来之不易的牌照,沉浸在喜悦之中的雅芳还没有完全享受完这短暂的"春天",接下来即遭遇到专卖店经销商的退货事件.雅芳在转型中承受着转型之痛.而其长期的竞争对手也在经历着转型后所带来的压力,所谓"成也直销,败也直销",且看他们如何演绎各自的直销模式.直销这种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且规模相当可观的销售方式,如何在中国实施自己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5.
关于直销进入中国内地的时间,业界普遍公认的是1990年,中美合资企业雅芳使用直销模式进入中国销售产品。而也有人说,早在1990年以前,就有一家日本公司悄然进入深圳,开展直销业务。其实,现在关于这个时间的争论已没有意义,直销在中国大地上已生根发芽,成为国民经济进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2月22日,雅芳拿到中国直销行业第一批唯一一张牌照,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虽然雅芳的情况跟其他直销企业有很大不同,但是这个“标杆效应”使得其他“该拿牌而没拿到”的直销企业多多少少受到了大众的质疑,那么,雅芳拿牌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因素?那些没有拿到牌照的、又不能不拿牌照的企业该何去何从?一纸牌照到底会成为企业的负担还是契机……这些问题对于企业、经销商还是业界人士来说,既困惑又迷惘。  相似文献   

7.
邹玲 《经贸世界》2005,(6):42-44
核心提示:4月8日,雅芳超越其竞争对手,成为中国批准的第一个直销试点企业。相关人士因此分析,雅芳的单层次直销模式与即将出台的《直销法》规定最为接近。又有传言,中国直销相关法规似乎即将出台,而在最近的这一两个月,国际直销大鳄和国内新兴的直销企业似乎都在“一夜之间”遍及我们的身边。各类直销店在充斥着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直销     
2005年4月8日雅芳成为首家官方获准的直销试点企业,对于这张来之不易的牌照,沉浸在喜悦之中的雅芳还没有完全享受完这短暂的“春天”,接下来即遭遇到专卖店经销商的退货事件。雅芳在转型中承受着转型之痛。而其长期的竞争对手也在经历着转型后所带来的压力, 所谓“成也直销,败也直销”,且看他们如何演绎各自的直销模式。直销这种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且规模相当可观的销售方式,如何在中国实施自己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9.
美国百年化妆品牌、首个拿到中国直销牌照的企业雅芳(中国)近日表示:将进一步扩张专卖店门店,大力拓展零售业务。在摇摆不定的混合模式下,雅芳中国市场的业绩一直疲软。2013年新年伊始,雅芳中国区的林展宏提出"专注零售"战略而开始第四次渠道调整。至于直销渠道模式,雅芳公关部负责人坚称不会放弃。  相似文献   

10.
拿到中国首张直销试点牌照,还不足以证明雅芳走到了竞争对手的前面雅芳在中国多年的坚持终于有了结果。4月19日,雅芳公司宣布将把2000万元人民币保证金存入指定银行,招募3000名直销员,正式启动直销试点准备。之前的4月8日,这家美国化妆品直销巨头的CEO钟彬娴在北京高调宣布了获得中国首张直销试点牌照的消息。在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看来,雅芳拿到的这张牌照代表着"好孩子的胜利"。他对《商务周刊》说:"直销行业中,雅芳模式代表着秩序,它在和自由的争夺中获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1.
《经贸世界》2005,(12):22-24
2005年4月8日,雅芳总裁钟彬娴发布“国家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批准雅芳(中国)有限公司进行直销试点”消息,称首家拿到试点资格,在北京、天津和广东全省进行直销试点。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12月1日(《直销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对中国直销未来命运的关注便在业界持续升温。而2006年2月22日第一批唯一一张直销牌照花落雅芳,“雅芳模式”一夜之间成为中国直销的“红色模式”,更是引发业界对中国直销模式的空前大讨论。这样的讨论同样源于对中国直销未来命运的关注,就像人的性格决定人的命运一样,直销模式将决定直销的命运。中国直销在历经坎坷之后浮出水面,我们没有理由不关注它即将踏上的旅程。中国直销将诞生什么样的新模式,将面临什么样的新形势?将迎来什么样的新命运?  相似文献   

13.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990年,“雅芳小姐”叩开了中国直销的大门,也拉开了直销行业在中国正式登台的序幕。而1998年,“一刀切”下,不管直销还是传销,从此在中国销声匿迹,唯十家外企因“转型”而残存于世,颇感凄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直销开放的未来,雅芳如何在店铺与直销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模式中取得平衡,雅芳(中国)若重回单层次直销起点是否能赢得未来,这是做出选择之后的雅芳下一步必须破解的两个难题。  相似文献   

15.
完美风暴     
自《直销管理条例》出台半年多来.安利、雅芳等直销企业纷纷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安利一次性追加投资12亿美元扩大生产规模.雅芳则计划每年新开500家专卖店,原本沉寂了多年的直销公司,也迫不及待地发表“重振江湖”的声明,直销行业再度群雄鏖战.硝烟四起。  相似文献   

16.
雅芳很乖,乖得先是在2005年4月拿到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唯一一张直销试点牌照,然后再于2006年2月22日,率先抢到了中国直销行业的第一批牌照,而且还是(截至目前)唯一一张牌照;雅芳很痛,试点才三天就遭遇雅芳专卖店联合逼宫是小痛,销售额持续下滑,不见起色是大痛,迎来业界骂声一片是痛上加痛……  相似文献   

17.
曾华 《经贸世界》2006,(10):80-80
最近,笔从有关渠道获悉:自2006年2月22日雅芳(中国)有限公司荣登商务部直销管理系统,在它拿到第一张直销牌照的幸运儿以及成为我国第一家获得政府批准的直销企业以来,联合利华、宝洁等日化巨头都传出了进军直销领域的计划,但率先向这一领域迈出步伐的却是本土日化企业隆力奇。笔就隆力奇是否进入直销以及企业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进入直销领域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了隆力奇的董事长徐之伟先生。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直销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蕙 《市场研究》2006,(4):31-32
自1990年雅芳登陆中国,拉开中国直销市场帷幕至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从事直销的中外企业比比皆是,直销范围也已涉及化妆品、保健品、家用电器、玩具、教育用品等等十多个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领域。中国直销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直销行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有关法律法规从无到有,对直销的监管积累了不少经验,2005年下半年再次开放了直销市场,将会使直销业步入规范、有序的良性循环。本拟就直销业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尚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几个方面谈谈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正>一百多年前,直销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正是这种创新,带领雅芳逐渐成为全球化妆品行业巨头。但一百多年后,这家公司或许正在与直销这一模式渐行渐远。记者1月19日从一名服务雅芳十余年的人士处获悉,大约一周前,雅芳中国总经理林展宏连续向中国经销商发出两封公开信以"安抚经销商"。记者拿到的这两封公开信中,林展宏再次重申雅芳目前致力于零售渠道的建设,同时透露已从另一家跨国化妆品零售公司找来了"经验丰富、专业成熟的  相似文献   

20.
里程 《经贸世界》2006,(6):46-48
2006年2月22日,第一张直销牌照花落雅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