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延续的都是城乡二元化的土地市场,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也逐步发展和完善,与之相比,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却一直徘徊不前.为了保证城乡统筹发展,优化集体土地资源配置,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有5条9款涉及到“三农问题”.其中,《决定》的第11条为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路线,值得我们在此基础上具体地探讨与研究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2015,(37)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我国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对土地资源配置优化的一项必然选择,落后的自然流转方式已经严重阻碍现代化发展的进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作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现行法规中并未对其做出明确的规定,土地实践中也存在很多模糊不明的认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不能被公平对待,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因此,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我国土地流转效率,建立健全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规定 我国的专门法律一直限制着集体土地权利行使,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制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除少量例外情况外,基本上是被禁止的。虽然《宪法》第十条第四款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但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却把可以转让的土地使用权限定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相似文献   

4.
王阿燕 《中国市场》2014,(24):165-16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永春县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国有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国有建设用地供不应求的局面,永春县个别乡镇已开始逐步将目光转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为农村发展和城镇建设提供新的用地途径。本文通过对永春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了本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绩效及其存在的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该县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从而为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规范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虽然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建设。但在建设用地需求日益扩张的推动下,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盘活集体土地、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立法对土地的规定实质上是国家享有所有权,农村集体并不享有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实质是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的核心在土地的用途上.本文认为,国家应将集体土地根据用途进行严格分类,将集体土地中的农用地明确归国家所有,将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真正归集体所有,允许宅基地进行流转.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比浙江、河北、广东三省相邻建设用地流转价格以及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程度,认为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在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使用权制度,仅对使用权的流转做出规定效果并不明显。鉴于此,在针对我国所有权主体虚位、客体不明确、权能残缺等问题提出改革思路的基础上对比不同产权土地使用权权能,提出应按照土地用途而非所有权主体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等的权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在我国广大农村悄然兴起。土地流转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把农业向现代农业推进。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和规模,流转形式也较多,但土地流转是一新生事物,它在实践和运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农村土地流转出现的问题,本文从法律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王姣  刘才华 《中国市场》2015,(8):155-156
近年来,城镇化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同时推动土地市价急剧上涨,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明显。通过进一步研究在政府征地、承包地流转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土地财产权益实现途径中所存在的制度问题,发现征地补偿金不足、承包地流转不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受限等严重限制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经过现状分析并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找到如何保障和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凯锋 《商场现代化》2009,(19):144-144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成为必然,然而现行立法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却做出了一系列不合理的限制,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必须重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确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征用农地是目前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唯一渠道。本文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公开流转的必要性,并在汲取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江山市峡口镇集体土地流转现状、制约因素等,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立法、确权、收益分配、配套等方面改革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2.
米旭明 《财贸研究》2021,32(6):28-45
选取省级统计数据和沪深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评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对技术创新的具体影响,从而考察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城乡优化配置促进创新的制度功能.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能够显著提升地区专利活动密度、增加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这意味着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城乡优化配置能够有效增加技术创新活动的数量,并改善其质量.进一步的影响渠道研究表明,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与民营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影响渠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通过这些影响渠道作用于技术创新.这一研究从技术创新视角出发,拓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研究,有助于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理解中国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城乡优化配置改革.  相似文献   

13.
对于农民而言,土地为其生活提供直接经济收益,然而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需求越来越大。政府不得不从面积和规模上加大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的力度,导致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与之紧密相连的征地补偿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完善土地法律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了解被征地农民的困难并努力解决,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钱文荣 《浙商》2010,(1):48-48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交易,迫切需要尝试建立新的集体土地流转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5.
郑瑞平 《中国经贸导刊》2010,(16):93-93,101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建设用地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国有土地存量有限,无法满足需求。于是,自发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现象在全国不少地方出现,出让、转让、出租、联营、入股形式多样,而且数量和规模均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让集体建设用地走进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优化配制,提高土地利用率,显化集体土地资产价值,实现土地资产保值增值,不仅有利于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更能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牛玉婵 《商》2015,(1):98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崛起,我国在由农业大国向新型工业大国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凸显我国现有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及流向问题。土地改革是破解我国发展新型农村的关键,改革的重点要靠土地产权制度来支撑,必须要有效的完善我国现有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才能突破我国新农村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从我国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来分析,深刻剖析现有的集体土地产权缺陷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现行的农民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从而更有效的促进我国土地使用建设和国家的新农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陈云云 《商》2014,(15):145-147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出台,改革政府收入来源和土地财政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自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为了弥补财力的不足,纷纷加强了对土地财政的追求,鼓励集体建设的流转。然而,土地财政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存在着"倒逼"现象,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有加强了对土地财政的追求,形成了"恶性循环"。由于土地财政存在着一系列的财政和金融风险,加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着政府失灵现象,这更加加剧了"倒逼机制"的恶性循环的风险。搞清楚两者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认识当前转型时期的经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贾秀楠 《商》2014,(36):72-7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目前处于"隐形交易"、无序交易的现状,不利于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转为成资本,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而,了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对流转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对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1):242-243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深入发展,中国农村实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元制"的土地所有权属性,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束缚农村土地使用权价值空间。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实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为中国农村土地改革指明了方向。然而,改革又将面临利益配置、耕地保障等问题,亟待法律的规制。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育华 《商业研究》2003,(7):147-149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有效规模经营的唯一途径。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存在诸多弊 端,应通过建立以集体土地承包权、使用权为市场流转客体的产权体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