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对于我国私法领域直接适用宪法权利规范的合理性需要进行反思,确定宪法介入私法领域的方式,在本质上是要明确宪法价值的取向。本文从宪法的规范效力出发,再论述宪法规范效力对私法影响的学说、域外关于宪法效力对私法的影响和我国宪法规范效力对私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嘉 《消费导刊》2011,(1):126-126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确立和实施的基础,一切法律的存在都不可以违背宪法。在强调法制的今天,提升宪法法制效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国家的最关键的一步。那么,如何提升宪法的法制效力将是我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接下来将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飞 《适用技术市场》2011,(14):120-121
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宪法解释的主体涉及到立法机关、普通法院、特设机关及其他一些特殊性质的宪法解释主体。探讨了宪法解释的主体、对象及不同主体宪法解释效力。  相似文献   

4.
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的缩影,其中不仅包含着公法的内容,也包含着私法的内容,宪法本身就具有"私法性",因此不存在"私法化"的问题。无论国家权力纠纷或国家权力侵害纠纷,还是公民间权利的相互冲突,在适用宪法时适用方法都是一致的,因此无需专门提出"私法化"。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我国对公民财产权宪法保障的历史入手,遵循从理论到现实,从制度到实践的研究思路,着重从“宪法实施”视角对保护私有财产的规范进行分解,强调宪法规范的遵守和适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曾三次大规模修宪,先后产生了1975年的“革宪法”、1982年的“改革开放宪法”,此后,中国又分别在1988年、1993年和1999年对宪法作了三次小规模修正,重点在于从宪法上承认和保障经济改革的成果、改变既有的所有权关系,然而,无论是盯这的三次大改还是三次小改,都没有触及国家权力结构,修宪活动的方向显然不是限制,国家的权力,而是界定个人权利、调整限制个人自由的程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二十年来的经济改革经历了商业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几个阶段,这是一个全能主义的国家逐步退出直接经营活动的分权让利的过程,其结局必然是恢复私有财产权的合法地位,但由于意识表态和执政党正统性等障碍,私有化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非正式方法,结果,私人财产“从权力中来,到权力中去”,出现了一种所有权依附于行政权,并产生出权力资本的畸形形态,进而导致了社会的严重腐败,与此时时,在得到不充分的罐保障的状况下,私人财产或被转移到的海外,或在日常生活中被浪费掉,很难开用于长期性经营的产业资本。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天坛宪草》对个人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陶然 《商》2012,(12):102-102
宪法作为国家法律之一自然也同样具有法的适用性特点,但是另一方面,宪法抽象的法律规定及高度概括的法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宪法的司法适用。而中国现实中下位法的缺位让宪法司法化成了热点问题。本文将从中国实际法制环境以及可能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宪法司法适用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私有财产权是一项维持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权利,它是公民一切其他权利的基础。2004年我国第一次在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了私有财产的有关条款,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是,我国在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方面还并非尽善尽美,因此应当进一步对公民财产权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李海川 《商》2012,(11):93-93
本文从宪法中的公民私有财产权保护角度出发,对现实中面对种种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行为却不能予以保护的宪法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如何真正落实宪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是大陆法系国家沿袭罗马法的传统法律分类方法.在我国,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法律虽未明确,但学者们在理论上的探讨越来越深入.本文针对公权力的行使对船舶担保物权-船舶优先权、船舶留置权和船舶抵押权的效力问题研究及我国现有立法的相关规定,分析了这一原则在海事实践中的具体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刍议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效力的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由于农村房屋法律定位模糊,农民对其自有房屋是否有处分权在立法上存在矛盾,导致在实践中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司法机关只能援引实际上不能作为判决依据的行政规章来作出判决,因此应通过修改<土地管理法>对农村房屋能否买卖、如何买卖等问题予以明确.本文认为,因宅基地的特殊性,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如法定租赁权等,让农村房屋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农民真正享有物权.  相似文献   

15.
白如言 《商》2014,(6):162-162
私有财产的征收是国家运用公权力直接取得公民私有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征收是公权力介入公民私有财产中最深入的一种,也是最让公民感到权力受到侵害的一种公权力。目前私有财产征收制度中面临着许多现实运用中的问题,同时在理论上对于财产征收问题的研究也面临困境。因此在此对于财产征收制度再进行深入研究,不断的探索改革路径,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也是建设我国法治社会之必须。  相似文献   

16.
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马克思在一系列著作中对近代私法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一方面阐明了近代私法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另一方面也从经济基础的角度对近代私法内容、体系及其方法论进行了批判.这些经典阐述,对于我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律体系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个人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产权是指对于某物的用各种合法方式占有、享有、支配的权利。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要对财产进行准确的界定和严格的保障,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法律向现代化法律转变的,就是由义务本位向权利追求的转变。所以个人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是中国法律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在中国近代个人财产权宪法保护的历史中,最接近真正现代法治意义的就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个人财产的宪法保护,表现了不同其他时期的基本流于形式的特点,是今天还在进行的法律现代化过程中的不可割断的历史,是中国法治发展过程中一笔重要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关于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学者多有争论,但物权的优先效力是得到学者一致肯定的,仅对于优先效力的内容、表现以及与其他效力的关系,存有疑问.笔者试图对物权的优先效力相关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物权的效力包括排他效力、优先效力、追及效力和物权请求权效力,四效力产生的共同基础在于物权的支配性.物权的优先效力和排他效力各自独立,物权的优先效力包括物权优先于债权和物权之间的顺序优先.  相似文献   

19.
陈沐 《北方经贸》2014,(6):107-108,113
强制性规范对合同效力的影响研究一般是以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为中心而展开的。需要在厘清强制性规范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强制性规范与合同效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判断合同效力的工具。其中法解释及将个案类型化将是重要的分析工具。规范目的解释是法解释中最有利的工具。类型化个案的过程中需要对强制规范所禁止的主体、客体及其内容进行深刻地剖析。最后,如若想在法律保护的利益类型中找到与特定的合同效力后果相对应的规律,是难以达成的,也是不切实际的。一定的利益分类有助于我们厘清强制规范与合同效力的关系,但是倘若要深入研究违反强制规范的合同效力后果之时,还是需要具体探求规范背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吴永科 《中国市场》2007,(48):50-51
合同盖章是合同当事人在经过协商确定权利义务内容的合同书上加盖印章的行为。合同盖章与否不仅影响合同成立,也将直接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盖章的复杂性决定了合同效力的复杂性。借用和盗取他人印章或合同专用章与第三人签订合同的,一般应以表见代理制度为依据认定合同为有效,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