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珏  陈永帅 《财贸经济》2019,40(2):84-100
本文以2006—2016年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样本,研究投资者情绪是否能够影响基金的超额收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投资者情绪的升高,基金能够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投资者情绪对基金超额收益的影响路径,发现投资者情绪的升高可以通过促进基金的隐形交易来提升基金的超额收益。进一步研究发现,尽管不同基金的持股组合对投资者情绪的风险暴露程度不同,但投资者情绪的升高均可以通过增加基金的隐形交易来提升基金超额收益。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基金具有较好的投资者情绪识别能力,能够根据投资者情绪的变动积极管理基金投资组合来获取超额收益。本文从行为金融的投资者情绪视角为基金投资能力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商》2016,(12)
本文在分析债券型分级基金的投资特点与交易风险的基础上,结合可变杠杆半开放式债券型分级基金、固定杠杆半开放式债券型分级基金和固定杠杆封闭式债券型分级基金特点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应的投资策略建设。  相似文献   

3.
分级基金,又叫结构性基金,是一种创新型基金产品,依托传统基金封闭式的基础并采用了结构化产品分级技术,重构基金的风险和收益,满足和适应了不同偏好投资者的要求。其结构化的特点对于促进市场的活跃以及提高产品的市场价值具有显著作用。股票分级基金是以投资于股票为主,分为主动管理型和指数型,它的产生和发展得益于量化投资和被动投资的逐渐崛起,成为一种功能高效且强大的资产配置工具,近年来其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投资标的之一。因此,加强对股票分级基金的研究与投资分析,对于投资者更加理性地投资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级基金作为一类创新型基金产品,由于其产品设计上的独特优势,正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同。分级基金的发展也由2007年的初创到目前的迅速扩大。笔者结合目前分级基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注重分级基金中稳健份额的研究。本文结合分级基金产品重点阐述稳健份额的收益与风险,并希望投资者可以在分级基金稳健份额的投资上建立理性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5.
邹骞 《现代商业》2014,(30):195-198
分级基金是借鉴结构化产品的思路在封闭式基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创新型基金产品。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对普通基金的风险收益结构进行的重新组合,将母基金基础份额的风险和收益按一定比例不对称地分割成固定收益、风险较低的优先份额与具有杠杆效应、风险较大的普通份额:其中低风险的优先份额定位于追求稳定收益的低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而高风险级的普通份额则定位于期望通过杠杆融资增加其投资资本金额以获得超额收益的高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份额配对转换机制是分级基金的巧妙设计之一,即通过对母基金基础份额与两类子份额相互进行转换,相对封闭固定的基础份额部分逐渐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当前,我国的开放式分级基金基本都具有配对转换机制,其中被动型管理的指数型基金更方便作为套利标的,所以本文将我国指数型分级基金的基于配对转换机制的双向套利策略作为研究重点,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股指期货对冲交易提出新双向套利策略。  相似文献   

6.
分级基金理论价格、市场价格和经济净值在市场不同阶段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市场上行阶段,在分级基金子份额突破相应的阈值之后"三价"走势出现较大分化;分级基金母基金折/溢价率与其理论价格的负相关性不利于投资者对市场机会的把握,通过对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发现,理论估值和母基金折/溢价率之间分别在10%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相互影响,且折/溢价率的变化对分级基金理论价格的冲击更大,推测投资者情绪对分级基金折溢价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而对基金理论估值产生负面冲击。用GARCH(1,1)模型和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对分级基金A/B份额理论价格进行测度,进而得到母基金整体理论价格。  相似文献   

7.
余浩 《商》2014,(2):170-170
我国证券近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扩大,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之间,选择何种投资策略能够更好的规避风险,以及各种投资策略的绩效如何等问题逐渐引起了投资者和理论界的关注。本文先对题干中的两种基金特性进行对比,然后对基金有关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VaR方法的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VaR方法并结合GARCH模型,对选取的3种不同风格开放式流动基金,即股票型基金、平衡型基金、价值型基金的流动风险进行测度和比较,发现不同风格的基金流动性风险差距不显著,并分析了其原因,以便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激励模式下基金的总体业绩作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提取高业绩费的信托型私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业的业绩在考察期内要显著优于公募型基金.但个别私募基金经理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差,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在经过风险调整之后,信托型私募基金依然体现出优越性,不仅超越了公募基金,还大幅超越市场基准。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下偏矩风险法(LPMS)的套期保值侧重规避实际收益率低于目标收益率的情形,更符合投资者真实心理感受,能够通过设定不同的目标收益率而满足投资者不同的需求。通过构建沪深300股指期货和上证50ETF基金的套期保值组合,分别计算了基于LPMS和最小方差法(MV)下的套保比率及套保有效性。结果显示随着投资者风险偏好增加、目标收益率增加以及套保期限增加,LPMS下的套期保值有效性递减。与MV方法相比,LPMS方法能适应不同风险偏好和不同目标收益率特征的套期保值者。  相似文献   

11.
张帅 《市场论坛》2016,(10):59-61
文章主要简单地介绍了基金定投的相关概念,对基金定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基金定投中存在的误区,以医药主题基金为例来探讨基金定投的策略,提高基金定投的收益,让大家更加熟知基金定投这种理财方式,增加人们的理财收入,尽量避免理财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基金定投策略,从而获得更高的理财收益.  相似文献   

12.
赵坤  王栋  孙锐 《商业研究》2006,(14):4-7
风险投资者与多个风险投资家建立合同关系,多个风险投资家共同为该投资者经营一个风险投资项目,易导致搭便车行为。在连续支付模式下,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提高各风险投资家努力的积极性,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率和成功率。通过对风险投资者与多个风险投资家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在连续基金周期中,各风险投资家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努力水平,才能达到一个马尔科夫完美均衡(MPE)。  相似文献   

13.
我国资本市场伴随着大量投资者涌入,衍生出很多类型的金融方案与投资方式。私募证券基金正是此发展趋势下衍生出的产物,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直接、快捷的投资途径。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私募证券基金的风险问题一直是投资者,乃至整个行业关注的重点,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私募证券基金的实际状况加以分析,并结合这一投资形式的风险问题,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希望对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提供一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前,购买基金产品已经逐渐成为投资者较为认可的一种长期理财方式,投资于基金产品也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接受,但在国内关于对冲基金的投资方式却并不为大众投资者所了解。对冲基金的基金,是投资基金的一个新品种,与投资于个股标的基金所不同的是,对冲基金的基金是从基金中挑选出基金,将不同种类不同获利能力的基金划分到一起并从中找出优势品种,再通过策略上的配置,从而达到分散投资、规避风险并获取稳健收益的目的。本文将以对冲基金的基金,即FOHF为研究对象,拟从FOHF在我国发展的基本概况、投资策略、投资流程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的FOHF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其未来在我国的发展做出前瞻性展望。  相似文献   

15.
投资基金一般是由某金融机构(托管人)经有关部门批准而发起的,由众多投资者通过认购基金券的形式出资汇集而成的;然后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人)按章程或契约规定运作,如从事于各类有价证券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或实业投资;投资者按出资份额共享投资收益、共担投资风险,托管人与管理人按规定收取一定费用。投资基金的管理人一般是由职业投资专家组成的专门管理机构,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管理"的优势。投资基金组成了一套有效的运转体系,形成一个"产权分立而又相互制约"的治理模式,即通过基金持有人、托管人、管理人之间的"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约"的机制,既确保了基金持有人和托管人能够对管理人实行有效的产权制约,又能够让管理人真正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有效地经营投资基金或资产。  相似文献   

16.
《财经界》1997,(6)
投资基金一般是由某金融机构(托管人)经有关部门批准而发起的,由众多投资者通过认购基金券的形式出资汇集而成的;然后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人)按章程或契约规定运作,如从事于各类有价证券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或实业投资;投资者按出资份额共享投资收益、共担投资风险,托管人与管理人按规定收取一定费用。投资基金的管理人一般是由职业投资专家组成的专门管理机构,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管理"的优势。投资基金组成了一套有效的运转体系,形成一个"产权分立而又相互制约"的治理模式,即通过基金持有人、托管人、管理人之间的"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约"的机制,既确保了基金持有人和托管人能够对管理人实行有效的产权制约,又能够让管理人真正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有效地经营投资基金或资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基金持有人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规律,发现我国基金持有人结构却不尽合理和完善。低收入、高投入、高成本、低财富,投资理念不成熟,机构投资者少,风险承受能力低是当前我国基金持有人的显著特征。由于基金的波动特别是流动性风险关系到金融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本文对如何优化和改善基金持有人结构,引导投资者行为等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勇 《市场周刊》2004,(10):57-58
开放式基金已成为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主流,由于证券本身的流动性风险及其开放式基金允许自由赎回的特点,使开放式基金的流动性风险成为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研究阐述了单项资产和基金整体的流动性风险的测度方法并对其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投资开放式基金,有哪些小窍门?窍门一:不要借钱投资。购买基金,并不能保证某个时间一定能够盈利。借钱投资会受到利息的拖累,并且心理负担沉重,所以要尽量避免。窍门二:分散投资于多个基金。“不要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分散投资的基本道理。基金集合了许多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多种股票和债券,从而尽量分散风险。您购买了一只基金,相对于直接购买一两只股票来说,已经分散了风险。但如果您的资金足够多,您可以考虑进一步分散风险,也就是根据不同基金的特点,多购买几只基金。窍门三:作好长期投资的准备。大部分成功…  相似文献   

20.
开放式基金当事人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基金持有人的流动性风险、基金管理者的基金管理风险与基金托管人的基金代理、销售风险等。完善市场交易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培育机构投资者等措施可降低基金当事人的风险,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开放式基金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