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渠道,结果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从而阻梗这一渠道的传导;这种阻梗效应在经济上行期比经济下行期更强,在货币政策扩张期比货币政策紧缩期更强;通过"渠道识别"得到"纯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纯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阻梗效应依然存在.研究结果说明,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有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货币政策通过"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影响金融与经济稳定已渐成学术界共识。然而,关于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时间非对称性方面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鉴于此,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不仅加深了对于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时间非对称性的内在机理的理解,而且对于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协调货币政策监管金融稳定有了更深刻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2-2017年165家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FGLS)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结构演变视角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的变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显著减少,但负债端风险承担显著增加;控制住金融结构的作用之后,货币政策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也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具体来说,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紧缩使得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显著减少而导致银行负债端风险承担显著增加,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紧缩则使得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同时减少;此外,货币政策与金融结构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交互影响,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的影响减弱,对银行负债端风险承担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显著变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的影响都受到削弱。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对货币当局、监管部门以及商业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检验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双重效应,即表外业务发展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直接效应)以及表外业务通过强化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间接效应).理论分析表明,表外业务高复杂性、高杠杆率、 低透明度和流动性期限错配风险直接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表外业务对利益搜寻效应的强化和对央行沟通和反应函数的改变则强化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利用25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采用两步法规避货币政策与表外业务的内生性影响的前提下,本文实证检验发现:表外业务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并且表外业务确实强化了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提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本文探讨了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异质性,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系统重要性商业银行的响应更为稳健与审慎.本文的研究为理解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对防范表外业务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8年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属于经济学界的新兴研究热点。基于2007—2012年14家上市银行的数据,运用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分析了非国有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实证结果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激励银行的风险承担,非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更为敏感。此外激励效果的产生依赖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特征和宏观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我国的金融业受到了打击,也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眼光转入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是价值规律的创新性发展,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和刺激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本文就将两者的关系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婷婷 《商业研究》2020,(1):95-102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逐渐从传统信用拆借演变为类信贷业务,一些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实施监管套利、风险资产出表,同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原有货币政策传导体系形成干扰,甚至改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渠道。使用25家A股上市银行2008-2018年数据,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同业业务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理论上,同业业务能够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和强化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上述影响并同时对于不同银行伴有异质性。实证结论验证了理论推演的假设:同业业务发展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并对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具有强化作用;同业业务对大型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影响有限,但对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表现了较强的正相关性。分析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中小银行对货币宽松与否更为敏感,其同业业务发展程度与货币宽松情况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监管政策应当更加关注银行体系分层结构下的同业业务发展引导,尤其是对于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应当逐步引导同业业务占比较高银行压缩同业资产,鼓励商业银行业务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变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越低,与传统货币政策百对称性理论结论不同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强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变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规模越大、资本越充足的银行,其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越低,与传统货币政策百对称性理论结论不同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激励作用强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央行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常态化,由此形成了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广泛关注与研究,而银行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的关键一环,其风险管理极易与央行宽松意愿出现背离。从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视角出发,对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求为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研究进一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16家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银行如何对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做出反馈并调整其承担风险的程度.研究表明,基于我国银行体系银行风险主动化和个体风险系统化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且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对信贷投放总量以及社会总产出也会造成影响.同时,风险定价效应、追逐利益效应、习惯效应、杠杆效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作用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钱慧子 《商业科技》2014,(22):180-180
本文并基于中国2005-2012年间的14家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应用于动态面板的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呈负相关关系,货币政策显著地影响银行风险承担。  相似文献   

13.
从货币敢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运行轨迹进行分析,发现此次金融危机正是由于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金融发展中不断深入所引起的。在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货币传导中存在产品创新风险、评级风险等,应从传统及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入手,借鉴已有的经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更为广泛的关注。文章基于异质性视角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货币政策变量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具有时滞性,贷款利率提高有助于抑制银行风险,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刺激银行更加冒险;不同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会做出异质反应,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效果减弱。因此,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逆周期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协调机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监管当局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中国银行业整体层面对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发现,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鼓励既体现在银行的资产选择行为上,又体现在银行的负债选择行为上。  相似文献   

16.
路玉琼 《商》2014,(45):152-152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飞速发展,影子银行亦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这不仅对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也使货币政策的实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目标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立足于我国监管部门大力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现状,文章系统梳理了不同类型行政处罚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并利用手工整理的2008-2018年银行行政处罚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经验结果显示,“仅机构处罚”不能显著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双罚”可以有效抑制银行风险承担,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长期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双罚”对大银行、国有银行和全国性银行风险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减少理财产品、同业业务等影子银行规模是“双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的重要渠道。研究还发现,随着责任人处罚严厉程度的上升,“双罚”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效果越好。政策启示在于,加大责任人问责力度,整治影子银行乱象,是监管部门防范银行风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以国内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府监管、市场约束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特许权价值能够降低银行风险;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影响较小;国家的隐性保险制度对非国有银行保护较多;价格约束机制、数量约束机制都能降低银行风险。从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角度提出了降低银行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游离在货币当局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是经济稳定运行的潜在风险因素。中国的影子银行发展尚不成熟,但已经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本文利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图分析其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和货币量的影响,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游离在货币当局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是经济稳定运行的潜在风险因素。中国的影子银行发展尚不成熟,但已经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本文利用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图分析其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和货币量的影响,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