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所有权保留是指在移转财产所有权的商品交易中,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财产所有人移转标的物的占有权于对方当事人,但仍保留其对该财产的所有权,待对方当事人支付一部分或全部价款或完成特定条件时,该财产的所有权才发生移转的一种法律制度。出卖人的取回权和买受人的期待权构成了所有权保留的主要权利内容。作为所有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重点阐述所有权保留对第三人的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2.
投资法律保护对合理所有权结构的形成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否定了投资法律保护与所有权结构的替代关系之后,本认为所有权的集中是大股东适应由投资法律保护较弱产生的私人收益的结果。而且为最大化获取的私人收益,他们往往通过金字塔结构等分离现金流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形式对公司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3.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所有权改革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由于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所有权不明晰,森林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国家财产未得到有效的使用。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探讨国有林区林权改革过程中所有权究竟采取何种形式能使资源保护达到最优的问题,并试图对当前改革提出部分建议及策略。  相似文献   

4.
财产所有权、企业所有权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要素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所有权所赋予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特殊含义。文章认为,要素财产私人所有制和私人所有权使其所有者获得了法律上的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权利,形成了一种表面上看来非常对称的“五位一体”的收入分配方式,掩盖了这种分配方式中存在的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无偿占有并瓜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个基本事实;在现实生活中,是企业所有权而不是要素财产所有权支配着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这对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按要素分配的客体、主体和分配原则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是要素财产所有权向企业所有权转变的必然结果。文章指出,把要素所有者与企业所有者、要素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区别开来对于理解按要素分配方式的特殊性非常重要,正是二者的差别,生产要素所有者在法律上的平等权利才导致了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经济上的不平等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土地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迫切需要在城市化的范畴内解决土地问题,例如城市的财产土地、土地流通、对城市发展的限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尽量减少农业用地的损失以及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权利。改善土地管理制度,使土地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所有权,包括农村地区的集体所有权制度,可以保护农民的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     
私有财产权中国完善保护私人财产法律制度 在10月22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广受瞩目的《物权法》草案再次提请审议。该草案完善了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规定“私人对其依法取得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享有所有权”、“国家保护私人投资以及因投资获得的收益”等。出资额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等等。 2002年时,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法草案进行初次审议,不少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民法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一并研究修改历时较长,以分编审议通过为宜,当前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所有权是中国水权制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物权法》肯定了将水资源国家所有权改造成为纯粹的私权的主流观念。事实上,在世界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上,民法典并未将其纳入私权体系。水资源国家所有权主要是规定在宪法和水资源单行法中,公权的属性更为突出。应当矫正我国《物权法》对水资源国家所有权不恰当的私权定位,实现其公共所有权的回归,特别是要强调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全民性和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 根据传统的民法法人理论,法人必须要独立地拥有财产,即对其财产拥有独立的所有权,否则便无法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也就无所谓法人。股份有限公司是法人。股东投资入股所形成的财产是股份公司的基本财产,也是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重要条件,公司法人显然应对股份财产享有所有权。而根据企业的发展历史.公司的一个基本特征便是股东—企业所有者同经营管理者分离开来。独资企业(公司)出资者(股东)是企业(公司)的所有者,而股份公司的股东也应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与公司同时都是股份财产所有权的拥有者,又与传统的所有权理论相矛盾。另一方面,根据公司法的一般原理,股东在向公司出资入股取  相似文献   

9.
杨威 《商》2012,(11):180-180
野生动物资源同风力、矿藏、森林、土地等资源一起组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因素。其所有权归属的确定对其开发研究等具有莫大的意义。然而对于其权利归属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目前基本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制度,二者分别是国家所有权制度与私人所有权制度。二者互不退让,成为了学术界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笔者将对这两种制度分别进行比对,分析利弊,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现行法律的规定及国内外理论实践,提出一些相应的立法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0.
茅于轼 《市场周刊》2004,(17):44-45
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类历史又可以分成所有权可以随便被侵犯和所有权得到严格保护这两个阶段。所有权被侵犯就是因为有特权存在,特权阶层享有极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可以不受法律约束而任意侵犯别人的财产。在这种社会里,总有人侵犯别人的财产甚至侵犯人身。财产权利得到严格保障,是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谁的财产权容易被侵犯呢?那就是弱势群体,他们最强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Premises Permit)是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即《房屋所有权证》,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国家实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各地必须使用建设部统一制作的房屋权属证书,其他部门和单位制作的类似证书均无效,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于晨 《现代商业》2008,(14):166-167
本文从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入手,阐明政府管制对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必要性,强调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管制权的分离,主张建立法定的充分独立的管制机构,进一步对三种所有权控制模式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国有企业所有权控制,应遵循由"国家所有权 政府管制",向"混合所有权 政府管制"改革,随着产业本身趋于成熟化和民间资本累积程度不断增加,在未来社会管制政策足够完善的前提下,最终达到"私人所有权 政府管制"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树大招风     
《致富天地》2006,(3):6-7
李婆婆的承包林里有3棵占老的桂花树,有人想出高价钱将树木买下。但是李氏家族的人说这3棵树归家族集体所有,不能由私人随意买卖。但李婆婆认为这树是根据政策分给他们家的,所有权应该归自己。  相似文献   

14.
所有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对其作合理、适度限制是所有权保护的内在要求。所有权限制亦是所有权从绝对性走向相对性,从个体性走向社会性的必然要求。为了更深入、明确地理解所有权限制之内涵,有必要从所有权限制的目的、限制的来源、限制的类型、限制的本质等方面对所有权限制的法律特征进行透彻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一、所有权结构美国公司制企业的最大特点是所有权的高度分散.例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有300多万股东,没有1人持有全部股份的1%.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得个人或家庭无法独自承担资本,资金不得不通过股票市场向公众筹借,所有权的分化使得任何一个股票所有者都不可能对其所投资的公司具有控制权.正是这种所有权的原子裂变使公司的控制权从一个个私人股东中分离  相似文献   

16.
一、所有权与所有权成本 企业所有权存在的前提是契约的不完备性和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现代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是个人之间交易的一种方式,其隐含的前提是签约人必须对自己投入企业的要素拥有明确的所有权,这种产权交易的结果形成了企业所有权。本文为强调企业所有权与治理结构的内在逻辑联系.将企业所有权定义为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对企业利润或剩余收益的索取权。但事实上.所有权关系本身也有成本.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是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即国家对于财产以及财产权利的体现。我国根本大法——宪法,对于国有资产所有权进行了规定,其规定国有资产为全国人民共同所有,对于国有资产应当加强管理,减少国有资产流失,进而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与保值,  相似文献   

18.
以2002—2004年963个民营金字塔控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比例、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以及法律对投资者保护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相当严重;所有权比例的增加提高了公司价值,而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则降低了公司价值。法律对于投资者的保护是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增多的网络盗窃案件已经表明,"虚拟财产"的保护已经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种虚拟财产,既可以从游戏开发商处直接购买,也可以从虚拟的货币交易市场上获得,既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可以进行转让,接近于知识产权,因而这种虚拟财产已经具有了一般商品的属性,应该属于私人财产的范围,这些财产被盗窃,应当受到刑法保护,以盗窃罪追究盗窃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0.
燕春 《中国市场》2008,(18):90-91
随着国企改革和法制建设的推进,国家所有权的本质属性问题受到了法学界和管理学界的普遍关注并形成了各种观点。从国家所有权的来源、主体与价值来看,国家所有权应当是一种公共权力,但私法行使方式正成为公权的行使方式的发展方向之一,而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国家所有权的私权转化是国有所有权行使方式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