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黑龙江农民法律意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进行新农村建设对实现黑龙江省的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黑龙江省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发现黑龙江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民法律知识缺乏,农民权利与义务意识较差,存在畏法厌讼心理,基层法律机构不健全等方面。黑龙江省应通过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加强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宣传,完善与农业和农村密切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基层执法工作,改革司法程序等措施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旨在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创建法治的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如何加强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结构状况以及认知程度,针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进行了剖析。阐述了高等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教育手段,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法律知识的教育、法制意识观念,大学生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开放与变革共进、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依法办事、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是他们在走向社会时必须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在依法治国方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当前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在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是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的需要。从领导干部的法律知识、法律信仰、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法践行能力、权力制约机制几个方面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4.
法治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因为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契合性:法律演进是优秀道德累积过程;法律合理性要求道德正当性;法律规范本质上是道德集群。法治教育具有单纯道德教育所不具备的实践优势:法的确定性能弥补道德多维性;法的强制性机制能弥补道德强制性的不足;法律培育的公民意识是道德意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培养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我国公民的法治观念对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前提。而现阶段我国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传统的法律文化进行扬弃,严格依法行政,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树立公民对法律的正确态度等是培养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商》2015,(11)
法律信仰是法治国家的意蕴和必由之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的法律信仰水平对"法治中国"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他们敬畏法律,但并不知道法律是什么,法律有何用,如何用法律,用何法律……面对当前农民对法律漠然与迷茫的状况,笔者主要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要改变当前农村基层法律文化建设滞后的状况,需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改善农村的人文环境,引导他们逐步形成尊重法律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加大对机关干部权力的法律制约和监督,使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规范,让法律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武器,以促进法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樊顺利 《消费导刊》2009,(5):123-123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被列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体现在意识领域,就涉及到一个公众法律意识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环境当中,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就必须依靠法律来约束,提高其法律意识,增强其法治观念。然而,现实生活当中,一定范围内公众的法律意识却时而呈现淡化的势头,如果不加以遏制,公众自身合法权益就将受到侵害,社会秩序就将受到扰乱,社会发展就会产生羁绊。为此,本文对上述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和论证,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多数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不仅影响着普法教育的成效,而且最终影响着我国法治的进程、水平和方向。造成这种法律意识薄弱的局面,有外在的制度原因,也有内在的心理因素,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其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还需要通过法治建设构筑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从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脚步。  相似文献   

11.
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意味着法律制度的变革和模式重建,而且意味着公民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观念的深刻革命。公民的法律行为需要在一定法律意识的支配下才能完成。提高法律意识对法治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调查资料探讨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情况和成因,提出了系统的提高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完善的法治建设是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志,农村的法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在立法和执法等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加强农村执法队伍的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完善我国农村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最为突出的就是法治教育,因为法治教育是影响国家依法治国整体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中学生法治教育这方面,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正是得力于党和国家的重视,使得中学生的法治教育逐渐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学生的法治素养。目前,中学生法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有课程内容缺乏、教育方式单一、理论与实践中断、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中学生法律意识缺乏、法治观念淡薄。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增设法治教育内容,合理安排教材;丰富法治教育途径,营造教育环境;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知识运用于实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等途径,以增强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不断受到侵害,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普法宣传,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但笔者认为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要想得到真正保护,除了自身具备法律意识,维权思想外,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要为进城务工人员创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进入了立法繁荣时期,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但是,有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并非就能实现法治。法治实现的过程,要以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公民对法律的全方位认识为基础。应从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视角,大力普及、宣传我国颁布的各项法律,从而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为实现法治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商》2016,(6)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对社会进步和发展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的强化和提升不仅关系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也是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大众基本法律素养的关键,因此相关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工作的重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自觉承担法治社会建设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法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在现阶段我们却面临着法律越来越趋于完善,而人们对法律的信仰不足的状况。如何树立“信法为真”的信念,笔者认为可以从提高我国纳税人意识入手。通过改变我国纳税人意识的现状,树立健全的纳税人意识,从思想上提高对法的认知,进而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这对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理工类高校因专业和教学体系设置原因,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上存在缺失,虽然具备一些法律知识,但还需要增强法律意识,发挥大学辅导员的作用,寓法律意识培养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管理中,通过在日常事务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中营造法律意识教育环境,强化法律意识,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需要,是提高大学生依法办事能力的需要。通过完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法律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使他们真正懂得并自觉遵守法律,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需要,是提高大学生依法办事能力的需要.通过完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法律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使他们真正懂得并自觉遵守法律,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