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丽娟  俞茜芝 《商》2012,(20):45+44
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盈余管理的概念、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施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会计丑闻频频出现,以致投资者、公司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与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很大关系.本文首先对盈余管理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其次对盈余管理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动因,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都受到各界的关注,盈余信息质量在资本市场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在对盈余管理概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盈余管理通常所表现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从代理成本的角度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最后提出若干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盈余管理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为出发点,从企业管理者主观动因上和企业经营市场环境的客观性两方面进行了深入进行分析,探讨了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盈余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和交易规划等方面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了有目的干预行为,其产生有内在动机和外部条件,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大量盈余管理现象,且大多是一种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为此,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规范,以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国内外盈余管理概念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盈余管理的内涵,对盈余管理的主体、客体、目的和手段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并区分了在实务中容易与盈余管理相混淆的几个概念。  相似文献   

7.
李洁  全佳 《现代商业》2007,(20):100-100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它使会计沦为一种"数字游戏",加剧了上市公司的会计风险,损害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更侵犯了小股东的利益。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进行探讨,分析其存在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8.
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和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为企业会计政策的自由选择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相应地也构成了盈余管理的前提条件;盈余管理的动因在于管理当局对自身利益或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企业盈余管理的客观存在,决定它既不能被放任自流也不能被彻底消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完善具体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同时,加强外部监督,并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它使会计沦为一种"数字游戏",加剧了上市公司的会计风险,损害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更侵犯了小股东的利益.长此以往必然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进行探讨,分析其存在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10.
刘霏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53-54
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和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为企业会计政策的自由选择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相应地也构成了盈余管理的前提条件;盈余管理的动因在于管理当局对自身利益或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企业盈余管理的客观存在,决定它既不能被放任自流也不能被彻底消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完善具体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同时,加强外部监督,并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牵涉到政府监管政策、税务成本,同时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探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对我国上市公司有很大的现实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2.
13.
盈余管理是当今经济学界和会计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盈余管理是一种企业行为,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大因素,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动因和防范措施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含义出发、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分析、盈余管理行为的动因分析以及提出盈余管理行为的防范措施等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盈余管理相关理论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平滑利润,稳定股价以及产生其它对上市公司有利影响的因素.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盈余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会计造假是一种蓄意欺骗行为,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行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接着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特征,指出如何正面发挥高管的股权激励,减少盈余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个分析管理层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框架,以期为这一课题的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我国2008年房地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契约的制定以及激励机制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建议,从而约束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相互持有股权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是以获取短期收益为目的的证券投资.上市公司对证券市场的广泛参与使其自身会计盈余受到证券市场行情影响,自身业绩也随之起伏不定.许多上市公司管理层出于对管理工作曰报的动机、避税动机、债务契约动机等等,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一定会采取相应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企业效益.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和治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关于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最早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因盈余管理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这一话题一直受到经济界和会计界热议。文章在整理了一些文献后,从不同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国内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经济学和实务性两个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并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鸣 《现代商业》2014,(17):258-259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企业首先尝试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公司股权,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股权激励政策也随之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公司股权日益分散和管理技术日益复杂化,各国大公司为吸引留住人才,纷纷推出股权激励政策。而我国越来越多公司也开始实施管理层施股权激励,那么面对股权激励的巨大诱惑,管理层是否为能顺利获得股权而对基准年度或决定能否行权的年度进行盈余管理,以使得个人效益最大化?本文从博弈角度分析管理层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