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阐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决策和实践,向法学界提出了"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和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待河流《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在解释为什么要做"走遍世界去问河"专辑的时候说:"虽然我们过去做了这么多河流,但是我们还是不满意,我们  相似文献   

3.
在学生的学习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班主任,与学生最亲近的人也是班主任,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领路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班主任的影响。所以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既要做到严厉不苛刻,还要做到给予学生足够的爱。从"严要有度"、"爱要有度"、"严爱结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让班主任做到真正的严中有爱。  相似文献   

4.
苗青 《消费导刊》2009,(23):42-43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与文明发展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类生存面临严重挑战,将环境与发展、环境与文明放在一起考察成为各国发展现代化的共同课题。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建设生态文明,既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的真正实现,保障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5.
《商》2015,(20)
"太虚即气"是张载哲学的核心命题,其思想的本体论、宇宙论、心性论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命题而展开。张载哲学的思想体系正是通过对气化的不同解读而体贴出来。因而对于张载哲学宇宙论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加透彻、条理的找到其体系脉络从而加深对张载哲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思想的"仁"、"礼"和"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规范古代人自身、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准则,在今天的消费时代,儒家思想体现的是一种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我们以此来补充和重建消费时代人们缺失的精神家园,对实现各方面关系之间的和谐发展是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其理论核心,紧紧围绕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企业经营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有利时机,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创新,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人类可持续发展——人与水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水和谐又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内容。目前,人类面临严重人与水不和谐问题,所以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实现和水的和谐共处,构建人水和谐关系,以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沈卫平 《消费经济》2006,22(5):47-50
消费在本质上是对资源的消耗过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飞跃。传统消费方式还在加剧我国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要倡导科学消费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人类扮演着劳动者的角色并对自然界进行改造。人对自然的改造作用力确证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但也无法否认人的能动性发挥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就是人对自然的受动性。这种受动性主要表现在人必须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自然规律是建立在人类社会诸多“偶然性”基础上的客观必然性。一旦人与自然对立冲突,人类将受到大自然严厉的报复。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启示我们,要珍爱自然、敬畏自然,将自然的发展纳入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扬帆起航的新起点,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对于解决国家治理中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商》2015,(52):130-131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和约翰·缪尔是美国自然文学发展中两个重要人物,普遍认为他们的自然观是一脉相传的。仔细解读他们的作品和思想,我们发现两人对于自然本身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地域"方面的观点都是相差甚远的。首先,爱默生眼中的自然是抽象、理性的,而缪尔对于自然的认识则是具体、感性的;其次,爱默生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而缪尔则主张人与自然的绝对平等关系;最后,爱默生的自然文学作品和观点具有强烈的地域感,而缪尔则强调的是人类生存、生产所在的整个地球。  相似文献   

12.
生态危机是时下备受关注的话题,今天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个严重问题。《圣经》认为宇宙万物和人类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的世界是美丽,有序,和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世界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圣经》对于我们反思今天的生态危机提供了很好的思想资源。从《圣经》中,我们能够概括出其看待自然界的基本原则。所以圣经中包含的一些教义,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新型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将分别从几个不同的观念入手,介绍上帝与自然,上帝与人,人与自然,以及生态破坏的具体表现,回归生态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真正的"新天新地"与自由。  相似文献   

13.
最近深入学习"三个代表"思想,渐渐悟出其中一系列"联系点"、"对应面" 乃至"相应指导律"。悉心把握如下一组组"三"的新亮点,对全面提升自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组"三",用"三个代表"对应指导整体性优化:素质上增"三力"。首先,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就要增强"创新力"。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创新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修养上"吾日三省吾身",而且要在工作实践中"吾日三问创新"。要使创新不光  相似文献   

14.
徐黎 《商场现代化》2009,(19):90-91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新时期,要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卢卡奇强调社会历史的总体性进步过程,阿尔都塞则把社会理解为一种结构性总体,从而发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总体性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总体性的认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而重新认识和反思葛兰西的"绝对历史主义",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谢思真 《品牌》2014,(12):15-15
人的消费行为体现了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的不正确的消费观使得自然成为人类的奴隶,从而造成了破坏自然和生态危机的恶果,这种后果所带来的危害又会施加在人们身上,人们只能自己承担。因此对于污染性消费、过度消费和诱导性消费的行为我们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践行一种绿色的生活消费行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审计理念首先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科学发展总体就是要求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且商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的背景下,人类为了不断满足自身假性需要而陷入了无限度无止境的主体性发挥的实践活动中,这不仅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使人的主体性走向了"黄昏"。  相似文献   

19.
赵炜 《商场现代化》2012,(17):127-128
长株潭城市群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关键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现代化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长株潭生态现代化现状,并提出了构建长株潭生态现代化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0.
《左传》有云:"夫礼,天地之经义,民之行也","礼"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四个方面,那就是人与自然、政府与民众、人与人、人的身与心,它的地位相信也是不言而喻了。随着当今世界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老一辈们留下来的部分传统文化被巨大的浪潮持续冲刷,这种浪潮也就是所谓的"西方文化冲击",至于最后的结果,就要看我们如何去传承了,稍不注意,那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好的东西可能永久消失,那时,我们要想挽回,就算撞破南墙也回不了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