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方琦  曾俊  乐冰 《商》2012,(21):160-160
片面共犯是刑法理论届争议较大的概念,其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否应该承认片面共犯具有共犯的性质、片面共犯的种类以及其刑事责任追究等方面。本文我将从主客观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出发,以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为理论基础,着重于讨论片面共犯的性质,成立条件,并讨论我国的立法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建伟 《商》2012,(22):120-120
关于片面共犯能否成立共同犯罪,刑法学界一直都存在争议,在我国目前的立法中,尚无法律条文明确规定片面共犯属于共同犯罪,对于片面共犯这个问题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刑法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是认为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种观点认为片面共犯不属于共同犯罪。我认为,片面共犯不是共同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胡燕来 《消费导刊》2009,(20):151-152
贪污罪的涉案金额对贪污罪的定罪与量刑具有重要意义,在刑法理论中,对贪污罪是否存在最低数额的问题方面有较大的争议,对贪污罪定罪量刑的司法实践具有较大影响。本文围绕贪污罪数额的界定、贪污罪数额的内涵、实践中贪污罪数额的认定标准展开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司法实务和理论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对于保单如何适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制定的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一切险条款存在争议。尤其在司法实务中,曾多次出现法院对于该问题判决的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具体例如: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对竞业禁止影响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竞业禁止纠纷大量发生,其争议多集中在竞业禁止协议合理性的认定方面。如何判定其合理性直是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司法实践的难点。本文拟就竞业禁止协议的合理性判定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冷晓燕 《商》2014,(16):155-156
预约合同没有规定在在我国法律中,以前只存在学理之中,直到2003年最高法颁布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中,才第一次对预约合同进行了规定,也对"预约合同违约行为是承担承担责任还是缔约过失责任的问题,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是明确的,但一般来说,对预约合同的司法解释规定太小,只有三条,由于许多问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各地法院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在现有法律规定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笔者结合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案例,对其中争议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立法者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共同犯罪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犯罪形态之一,也是刑法理论中比较复杂的问题之一,研究共同犯罪对执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刑法第25条第一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这一定义,可以将共同犯罪理解为二人以上,在共同的故意支配下,共同实施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犯罪行为。由于共同犯罪的复杂性,使得共犯成为历来人们研究的焦点。犯罪最终反映在犯罪构成上,共同犯罪也不例外。只有严格遵循犯罪构成理论,才能正确指导共同犯罪理论的研究及司法实践中对共同犯罪的正确定罪与量刑。经过广大学者与司法工作者的努力,逐渐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险驾驶罪的三个实践案例,全面剖析三罪在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的正式实行后的争议焦点,我们应当深刻理解三罪的主观方面理论,并正确运用于司法实践。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严刑峻法面前,司法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笔者试做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9.
陆烨磊 《商》2013,(7Z):36-37
我国《公司法》在公司解散方面的立法尚处初步阶段,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处理现实司法问题的过程中也往往会存在一定争议.本文以一起现实案例为引,对我国公司司法解散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今对于共同犯罪中止如何认定的问题颇具争议,共犯的全部中止在学界和实务界意见较为统一,部分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实现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我国还存有异声.本文拟对此方面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赵国娜 《商》2014,(31):189-189
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贩卖毒品的行为有抬头之势,而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当中对于贩卖毒品罪的既遂未遂认定均存在不少分歧,或宽或严的认定标准都违背了刑法中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本文从具体案例出发,深入探讨贩卖毒品罪的犯罪构成,结合理论界对该罪的各种既遂学说和司法实践中的判罚尺度,试分析贩卖毒品罪的既遂标准以及共犯条件,以期对认定该罪既遂未遂的讨论中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高新技术对竟业禁止影响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焕芝 《商场现代化》2007,(1Z):256-257
随着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竞业禁止纠纷大量发生,其争议多集中在竞业禁止协议合理性的认定方面。如何判定其合理性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司法实践的难点。本文拟就竞业禁止协议的合理性判定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董刚 《商业研究》2005,1(8):145-147
信用证的欺诈和由此产生的法律救济问题在国际银行界和各国司法界争议颇大。在国际银行实务和司法实践中一直未能取得一致意见。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有其独特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同时法院在采取救济措施时亦应遵守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李艳 《商》2013,(4):163-164
司法建议是起源于我国的一种崭新的解决社会矛盾的方式,是我国人民司法与能动司法结合的优异体现,为我国司法建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注入全新理念。本文主要以司法能动为视角,结合司法建议的概念和我国司法建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司法建议制度的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共犯构成     
刘洋 《商》2012,(11):107-107
日本刑法学家西村克彦曾说:"共犯,几乎成了永恒的主体。"现代社会犯罪形式越来越多样,正确认识共同犯罪,对司法实践,司法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旅游合同有其特殊性,关于旅游合同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目前存在很大争议。文章通过司法案例分析我国旅游合同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借鉴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建立我国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供有关专家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瑞娜 《消费导刊》2009,(23):131-132
在法治首先应是规则之治这一通说理论的大前提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一直以来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在司法实践领域,都是个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内涵及存在的必要性入手,着重分析了中国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的构想,以期能够有效地规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8.
曹华 《中国市场》2009,(1):72-73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从设立至今已经有20年的司法实践历程。该罪自1988年设立以来,以其在实践中越来越高的适用频率说明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巨大的实践价值。但由于该罪在设立之初存在的一些不周全,使得该罪良好的立法初衷在实践中未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理论上,学者们对该罪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就理论上争议较多的该罪犯罪构成主观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番粗浅的探讨,在理论与实践中,仅以此文抛砖引玉,以期能对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田继龙 《消费导刊》2009,(8):132-132
"婚内强奸"是一种存在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能否将其犯罪化以及定何种罪名是目前刑事司法实践中最具争议的问题,刑法理论界亦存在着三种观点,即肯定说、否定说、以及折衷说。笔者认为婚内强奸非强奸罪,但并不意味着承认婚内强奸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交通肇事罪作为一种常见的过失犯罪,近年来呈现出增多的趋势。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多次对该罪进行司法解释,但在司法实践中仍有很多问题存在争议。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入手,分析了非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行人以及单位能否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形式应当如何理解等在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