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2016—2020年省级农业发展数据,综合运用改进后的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测算了全国及粮食功能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差异程度,并进一步从一级指标入手,分析了引起区域差异产生和波动的原因。结果表明:(1)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保持上升趋势,按水平由大到小依次为“主销区、主产区、平衡区”。(2)三大粮食功能区存在区域差异,区域间的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动。(3)主销区内部差异波动与产业升级指标相关,主产区内部差异波动主要受产出高效和产业升级指标影响,平衡区内部差异波动源于产业升级指标中的追赶效应。(4)区域间差异主要源自产业升级指标,成果共享指标也起到部分影响作用,三大区域各具发展短板。因此,为提升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均衡性,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水平最低的平衡区为发力点,以产业升级指标为抓手,以各区域发展短板为突破,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2.
提升产业链韧性水平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科学界定产业链韧性内涵和特征基础上,构建包含产业链基础、产业链抵抗力、产业链恢复力、产业链可持续和产业链引领力5个维度的产业链韧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熵权与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Dagum基尼系数、空间收敛模型对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区、市)产业链韧性水平展开统计监测。结果显示:全国产业链韧性水平呈递增趋势但整体水平偏低,产业链抵抗力和产业链引领力亟需进一步提升;三大区域产业链韧性水平存在显著梯度差异,表现出“东高西低”空间格局;区域差异分析表明,样本期内,全国产业链韧性水平总体差异呈先降后升“U”型特征,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收敛性分析表明,全国及三大区域产业链韧性水平具有绝对β收敛及条件β收敛特征,即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等系列影响因素后,产业链韧性水平将随着时间推移收敛至同一稳态水平。本文科学测度了我国产业链韧性水平,为增强我国产业链韧性和安全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把握金融科技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时空极差熵权法测算201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σ收敛和时空β收敛等方法分别对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及收敛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逐渐走低趋势;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全国及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绝对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省份呈自我强化态势;全国及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σ收敛特征;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时空β收敛存在明显差异,东北呈发散特征,西部、东部和中部的收敛速度高于全国收敛速度,随着时间推移,各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差异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熵值”非线性规划法、TOWA-GA混合算子方法,首次以八大综合经济区的视角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β收敛方法揭示八大综合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八大综合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稳步向好的趋势,但仍存在总体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现象;八大综合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总体差异水平不高且呈波动上升趋势,北部沿海经济区的内部差异最大,东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的区域间差异最大,区域间差异对八大综合经济区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八大综合经济区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全国层面和东北、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大西北、大西南、长江中游、黄河中游7个综合经济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北部沿海经济区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本文研究内容对制定八大综合经济区差异化政策,落实八大综合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字经济理论内涵构建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揭示数字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来源,利用变异系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发现:2011—2018年,中国区域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4大板块数字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空间分布呈非均衡性和渐进演进态势,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除东北部外,全国和其他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且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和东北部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趋同,但收敛速度不同步.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度其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莫兰指数和收敛性检验模型探究其区域差异、空间相关和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但上升态势明显,八大综合经济区呈鲜明梯度结构特征;区域间净差异是八大综合经济区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八大综合经济区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自2016年空间集聚状态稳定,并形成东部和北部沿海经济区“高—高”集聚,东北、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低—低”集聚的分布格局;除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外,全国以及其余经济区均存在σ收敛,与绝对β收敛相比,考虑外部因素的条件β收敛检验中全国整体及各经济区的收敛状态未改变,但收敛速度有普遍提升,不同经济区的收敛特征和其对外部环境因素敏感度有显著差异。因此,应立足区域协同顶层设计,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缩小区域差异,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乡融合内涵构建相应指标体系,利用2005—2020年西部地区11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熵值-TOPSIS法测算了西部地区城乡融合水平,并对其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分析了西部地区城乡融合水平的区域差异,构建区域差异收敛模型对西部地区城乡融合水平的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表明:(1)2005—2020年间西部整体和西南、西北地区城乡融合水平总体偏低,但增长趋势明显,西南地区的城乡融合水平平均值小于西北地区;区域间差距由递增转为递减,区域内非均衡现象减弱。(2)超变密度贡献率逐渐增加,取代区域差异成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西南地区呈现极化特征。(3)西部整体与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均存在显著的σ收敛特征、绝对β收敛特征与条件β收敛特征,且西南地区收敛速度更快。研究结论对于把握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的现状、特征、地区差异性,并以此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差异化道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通过构建全要素碳生产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20年中国283个地级市的全要素碳生产率,运用Kernel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方法考察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分布动态、地区差异和差异来源,使用σ收敛模型和β收敛模型检验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全要素碳生产率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是地区差异明显,呈现东部地区>全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分布特征,并且这种差异呈扩大的趋势;(2)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其贡献率整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波动下降的趋势;(3)全国及三大区域全要素碳生产率不存在显著的σ收敛特征,但是均表现出典型的β收敛特征,全要素碳生产率最高的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慢,全要素碳生产率最低的西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4)产业结构、财政支出水平等是影响全要素碳生产率收敛速度的重要因素。本文最后从清晰认识推动中国绿色低碳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重视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问题、重视绿色低碳协调发展工程的实施路径问题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时代背景,立足“条件—过程—结果”的三维框架,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与均值赋权相结合的方法测算2013—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利用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指数和Markov链刻画其时空演进趋势,使用Dagum基尼系数及空间收敛模型分析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且条件维度、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三者之间的相对差距不断缩小;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始终领先;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依存性,具有“俱乐部趋同”特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间差异高于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差异,并占据主导地位;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大西北和东北综合经济区具有显著的σ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数据,运用改进距离协同模型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能力进行测度,运用空间收敛模型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检验,揭示其演化特征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其发展水平低于协同水平;(2)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融合协同发展势头强劲,中西部地区融合协同发展程度起伏波动,东北地区融合协同发展水平波动幅度最大,均有待提升;(3)各省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且较不均衡;(4)四大区域及全国均存在空间收敛。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探索开展试点示范、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统筹东部比较优势、用活用足资源禀赋等建议,以合力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锁箭  汤瑞丰 《技术经济》2020,39(5):125-133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协调发展成为关系中国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而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是绿色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构建了涉及绿色能源投资、生产、消费和减排4个系统的9个细化指标,利用熵权TOPSIS法实证测度2017年中国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深入分析各区域之间的差异。通过研究发现:中国30个省区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在4个子系统和综合水平方面的表现均存在差异,综合水平总体呈现"东中部高且比较接近,而西部中等偏低"的区域分布格局;然后依照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的高低,把30个省区划分为领先型、中等型和落后型3种类型。进而深入把握中国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规律,为统筹推进各省区协同提升中国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明显上升,主销区的地位显著下降;粮食生产重心持续北移;主要粮食品种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本文认为,水土资源的矛盾分布、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重心的区域矛盾以及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和潜在生产能力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区域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产粮大县、进一步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改善平衡区生产条件和加快粮食流通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考虑空间效应的中国肉牛生产区域集聚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春  王明利 《技术经济》2013,(10):80-86,92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的变动及其成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呈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2000年以来,肉牛生产地区逐步从非农就业机会较多的中原等区域向饲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转移。进一步研究其成因,结果表明:资源条件、经济环境、技术因素和空间互动效应对肉牛生产的区域集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技术、空间误差自相关性、农业劳动力数量、草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对中国肉牛生产的区域集聚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非农就业机会则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加入WTO以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冲击.黑龙江省不仅是一个农业大省,而且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畜牧业和林业生产基地,要想在国际大环境中得以立足,就必须依托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优质化、多样化和名牌化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开发扶持和开拓外部市场,走外向型农业的路子.外向型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实现外向型农业仍需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当地实际出发,针对外向型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地区的特点,总结经验,寻求对策,以便更好地发展外向型农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湖北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湖北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角度出发,研究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及其现有产业基础与主要问题。从强化湖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顶层设计、完善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建立区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联动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湖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创意农业融资机制创新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农业业态,将创意产业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等要素融入现代农业生产,已成为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创造出新的消费领域.但是相对于世界各国创意农业的资金有效支撑和配给机制而言,中国创意农业亦正经历着一个发展的瓶颈,中国创意农业如何解决发展过程中由于创意农业政策不够明确、农业创新资本市场不够发达、农业融资信息平台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的创意农业融资机制问题引发的创意农业资金不能有效供给的问题,笔者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系统动态和微观宏观两种角度分析其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和根本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创新环境-转型升级耦合视角,采用TOPSIS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分析2007-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区绿色创新环境与工业转型升级耦合关系的演进特征。结果发现:①2007年以来中国绿色创新环境与工业转型升级耦合度整体虽有提高之势,但协调度仍然较低,且耦合协调等级没有发生明显跃迁,并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递减态势;②区域间差异是系统耦合协调度差距的主要来源,在地区差异多极化发展趋势下其波动存在4个潜在收敛俱乐部,呈现出地理“区块链”收敛趋势;③采用QAP方法对地区耦合度差异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发现,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信息化水平差异、教育水平差异和城镇化水平差异是主要原因,而地理位置邻近、俱乐部收敛发展趋势有利于缩小地区耦合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8.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to monitor and measurethe trend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an effective metho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should accord with regional populatio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support.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ng indicators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evaluates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with a comprehensive multi-indicator method,analyzes the support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for regional agriculture by the resource-development index and theenvironment-development index, and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ndicators, such as education level, the income gap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 per capita area under cultivation and the consumption of pesticides and chemicalfertilizers per hectare, are the main factors to restrict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nd that the pressure of the developmentof subsystems of popul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on the subsystems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turns out to bestronger and stronger.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gets better, but resource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restrict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e. In a word,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of sustainableagriculture of Shaanxi and helps identif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根本方向,而我国农业地域的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在不同地域要培育多样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要着力推进和培育城镇近郊多功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产品主产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区综合效益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大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20.
Many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direct effect of agriculture on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solid evidence on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and much less on the heterogeneous effects stemming from spatial differences in nutritional conditions. We make up this gap by using a dynamic spatial Durbin model to characterize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on malnutrition in Africa. Our results show that countries in Eastern Africa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from severe malnutrition than other regions. We find evidence for convergenc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cross countries with moderate and high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as disparities in their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narrow down over the sample period. It appears that the negative effect of agriculture on malnutrition is more evident in countries where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is lower. This implies tha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does not play a substantial role in reducing malnutrition in the worst affected areas. We also report that po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an deteriorat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mong neighboring countries in the short term, consistent with the spatial-locking effect of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