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培培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1):162-163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的经济衰退,各国政府采用各种刺激政策来应对经济危机。分析了在全球化经济紧密联系的背景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及相应采取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并针对上述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2015年1月22日,欧洲央行宣布将开展主权债务资产购买,标志着欧版量化宽松(QE)的正式启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为此,本文对欧洲央行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推出相关政策的背景和可能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条件下,中国过剩流动性的波动受到了内生货币化进程和美元流动性输入的共同影响.内生货币化进程决定了中国的均衡货币化路径,即马歇尔K指标(M2/GDP)的均衡增长路径.而美元流动性输入则影响了中国马歇尔K指标围绕均衡路径的变动趋势,进而影响了过剩流动性的波动.本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货币总量、实际产出,以及美元流动性之间的双重均衡关系,从而分析了1998年以来中国过剩流动性的波动规律.而加入马尔可夫链的非线性模型显示,在美国执行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1)”以后,美元流动性对中国宏观流动性状况的短期冲击效应显著提高.在美国已经开启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下,这些结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判断中国当前的流动性状况,并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4.
首先通过对美国量化宽松的定义和实践情况进行介绍;其次从多个角度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最后有针对性的对我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及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量化宽松政策不仅影响美国国内经济及金融,其效应还溢出至其他国家,且日本、欧盟等也竞相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这种恶性竞争将严重损害全球经济。本文首先基于改进的M-F模型探究了货币政策风险国际传染机理,然后从短期热钱资本、长期国际资本、国际贸易渠道三个角度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路径,并创新性地提出政府适应性学习行为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风险溢出路径之一,同时收集有关数据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上述路径对我国的溢出效应大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及扭曲操作政策的内容、目的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并揭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为了解救金融危机及刺激疲弱的经济,通过放宽其资产负债表的质量水平及置换所持有的资产组合期限,从而对金融机构与政府提供信贷援助及扭曲利率市场。但是根据本文分析,量化宽松及扭曲操作最终只会将美国经济引领到通胀失控或滞胀的境地。  相似文献   

7.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央行继近似零利率政策与零利率政策实行后,以中长期债券为核心,进行基础货币供给增加,带动资金流转,刺激经济复苏的一种货币政策。本文通过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日本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回顾,探寻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与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期美国经济产生的复苏迹象,美联储官员对是否应继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意见分歧。回顾和总结分析美国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的情况及影响,并就美国可能采取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或选择退出政策两种手段分别提出我国应对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缨子  张莉 《商》2013,(5):136-137
为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至今美国已实施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作为美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和最大债权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量化宽松政策对两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缩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效果微弱。因此,本文认为,美联储应谨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政策逐步呈现量化宽松,自由发展的态势。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能够带动当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上市公司因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一旦发生财务危机,债务重组将成为上市公司摆脱财务困境,过度负债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静 《商》2013,(13):195-195,189
详细介绍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定义,从一个客观的角度上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国际贸易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基于这种影响,分析了问题的实质是美元在对国际贸易进行操纵,同时,对我国需要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大经贸》2011,(1):10-10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陆前进预讹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贬值,物价水平上涨,主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外汇储备面临缩水的风险,同时稀释美国的对外债务,导致全球财富的重新分配。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复苏步伐不一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难以协调,  相似文献   

14.
欧洲央行在用尽常规工具之后,经济依然疲软,没有恢复的迹象,在2015年1月22日宣布实行为期18个月的量化宽松政策,而社会各界对于此举也是褒贬不一。本文从欧洲量化宽松推出的背景、美国与欧洲量化宽松的对比和影响等方面对欧洲量化宽松政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这次的美欧债务危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如果美国违约,对谁最不利? 你好。本次美欧债务危机并非新一轮危机的开始,而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延续。上次是政府用主权信用去置换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使市场暂时得到稳定。但现在政府负债累累,刺激经济手段匮乏,增收减支又困难重重,最后引火烧身,政府自身信用陷入危机。此刻,对于经历了两轮量化宽松,财政面临绝路,政治上陷入竞选僵局的美国来讲,形势严峻程度可能并不逊于主权债务危机向核心国扩散的欧元区。  相似文献   

16.
荣晨  董瞾 《中国物价》2014,(12):7-9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了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前后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变化。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变化的绝大部分由其自身解释,美国M2增速对各指标影响的贡献度仅占很小的比例。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的美国M2增速对各指标变化的解释程度大于量化宽松政策之前。  相似文献   

17.
量化宽松政策是非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旨在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增加市场中的流通货币数量,刺激消费。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情形下,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势必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论述辅以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目的以及对美国本身的经济、对中国经济以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为刺激经济和拯救金融体系,先后推出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必将受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本文简单介绍了美联储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研究其产生根源,并且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对我国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局共推出了四波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形式的量化宽松,大规模的增加货币供给,而我国是世界货物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且美国是我国最大贸易伙伴,因此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必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先简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背景,随后介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继而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探讨美国量化宽松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期,美联储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此次资产购买计划没有限定时间和金额;在经济增长缓慢、政府债务膨胀面临"财政悬崖"、失业率居高不下、大选在即的背景下,QE3的推出多少有些无奈;可以预计,QE3所承担的使命很难完成。QE3对中国的影响有待观察,为减少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短期内应适度控制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的释放,中长期则应推动结构转型和转变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