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中国"中庸"思想的文化传统,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的对西方的文化与学术进行某种调和,使得原本完全对立的学术观点在中国这块“土壤”,一下成了“一家人”。西方的综合法学派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中庸”的观点,我们在学习这派观点的时候,很多时候简单的将其与目前中国学术界盛行的“中庸”观点等同视之,其实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同时这两种观点也只是“百家中的一家,百花中的一朵”,而且这两派观点的重心在于“调和”而不是“争鸣”,所以在中国法学仍然没有摆脱“幼稚”的阶段,过多的提倡这种观点与方法,必然会阻碍中国“法学”的学派发展与法学自身的成熟.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认为我们法学界相较于“和平”,更需要“战争”。  相似文献   

2.
《工商行政管理》2009,(11):54-54
由中国法学会组织并撰写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8年)》(以下简称《报告》)于6月2日发布。这份近2万字的报告从我国的立法工作、依法行政、司法工作、人权的法治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宣传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等七部分讲述了2008年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法治思维的历史发展与启示为题展开相关论述,首先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从西方法学中的法治思维、中国法学中的法治思维两方面探讨,并以此为基础,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理解它带给人类社会发展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商》2015,(47)
变化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马克思法学正是从马克思主义学说基础上诞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不能一成不变,要与时俱进,通过吸收人类社会优秀的成果来丰富其内涵。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中国的法治现状相结合,对中国构建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但是在其运用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文主要就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的挑战及现代价值问题展开论述,希望能为马克思主义法学更好地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李秦 《商》2014,(47):228-228
百年中国法学与法治,经过了迂回曲折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这中间包含着创建者的艰辛和实践者的风险,也反映了学者们的执著追求和领导人的胆识与魄力,最终不仅使法学走出了百丈低谷,依法治国的方略也终于栽人了宪法。但是法治始终曲折行进.法治中国到底有多大的可能性。本文将试论之。  相似文献   

6.
缪嘏玮 《现代商业》2008,(15):280-281
法治是一项社会工程.从中国法学来审视中国法治是必要的,也是一个有益的途径和视角.如果以这样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法治建设的切入口.本文尝试以这个视角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法治精神是法治的思想内核.只有培育法学本科生的法治精神,才能培育其崇高的法律信仰、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和司法公正的司法理念.《法理学》作为法学基础理论、法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法学本科生法治精神培育中居核心地位.通过《法理学》培育本科生的法治精神,不仅应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明晰《法理学》培育法治精神的地位;而且应创新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的富涵法治精神的内容;更应该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一重大理论范畴。这在新中国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统领新时代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制高点,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强国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茹怡 《商》2014,(42):259-259
想要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就要求具有与之对应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但是因为发展程度不够,所以如今马克思主义法学与现阶段法治建设的需求并不完全符合,在既有务件之下,我们首先应该确定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形成一个基础的范畴,然后再将马克思主义法学上升到符合法治建设要求的唯物法学阶段。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归根结底要靠法治,而法学教育无疑在法治进程中充当了"排头兵"的重要角色。目前,我国大多数综合性高等院校都开设有法学专业,但法学教育就其普遍性及重要性来讲则应是针对全体在校学生。因此,本文重点在于通过深入分析高校法学教育的自身优势及可借助的各种资源,积极探索法学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相融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张俐  刘金堂 《商》2013,(12):248-248
法学,是一门庞大而又精细的学科,在历史的长河中,众多的法学大家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希望能够抓住其精髓。由于历史的原因,各个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研究法学,最终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派别,犹如我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而其中的社会法学派则是其中的一派。本文重点从各国社会法学派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着手,探究欧洲和美洲两大支派的发展过程,最终从国外的代表思想和立法例中总结出了社会法学派对我国现代法学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吴文艺 《商》2014,(16):144-144
法治中国的建设过程,也是法律功能的实现的过程。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过,中国的问题在农村,根本的问题在于农民,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才能解决好中国的问题,所以法律的社会功能的实现,也应当围绕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来展开,这是文章的出发点。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法律功能的基本阐述,二是对中国农村法治状况的介绍及相应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红 《中国市场》2008,(39):156-157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必须先行。而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抓好高校法治校园建设,高校法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活动等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在我国电子商务本身发展还不充分,有关电子商务法的理论和实践也是刚刚起步,这种局面给电子商务法学研究和教育带来了不少困难.本文试图借鉴我国其它部门法学的研究经验,运用法学基本原理,结合电子商务领域的特点,对电子商务法学的基本体系进行探讨,进而对高校法学本科专业电子商务法课程的开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数量不断增加,程度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尚不完善,人治思想仍较严重以及群众法治意识淡薄导致过度依赖政府情势下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与我们建设的法治国家的目标不相一致,必须加紧解决,本文试图从产生上述问题的法理情三大产生因素着手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客观需要,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法治精神,维护法的权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7.
李松妍 《商》2014,(13):146-146
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之中,法律职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法学教育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也对法律职业化增强具有关键作用,并且法学教育也是对法律职业化进行实现的先决条件和根本基础。而适应法律职业化的要求,需要对法学教育相应的改革,对法学教育进行相关分类,并对法学教育内容进行合理设置,从而完成法学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赵乐 《商》2014,(12):201-201
民族政治学中,民族地区法治问题是一大亮点。笔者发现研究这一问题可采用一个新的法学理论角度,即民间法。虽然关于民间法是否为法,国内法学界有一定争议,但根据本土化即从社会学的广义角度界定,认为法律不仅指国家法还包括民间通行的规则即民间法。民间法在中国乡土社会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在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起着国家正式法律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围绕民族地区民间法的本质、功能和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明确“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确立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0.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看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并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笔者就我国的法治建设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