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毅  王祥 《中国报业》2012,(6):44-45
随着3G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微博客和社交网站(SNS)的应用热潮,传统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本文在微博客、网络新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网络辅导员队伍、建立舆情预判和引导机制、研究网络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等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2.
网络正深刻地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高校如何加强网上舆论引导能力的建设问题是一个难点,更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新热点、新课题.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使得校园危机治理已成为衡量高校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在分析了当下我国网络舆情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自杀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危害性分析,提出从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论阐释机制,校领导敢用、会用、善用微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网络评论员制度,定期开展校领导在线交流,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文化等角度切实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王祥 《中国报业》2012,(8):30-31
随着3G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微博客和社交网站(SNS)的应用热潮,传统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本文在微博客、网络新媒体对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培育网络辅导员队伍、建立舆情预判和引导机制、研究网络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等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者。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教育和引导。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原因,阐述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意义,探索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进一步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职业价值观是引导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导向因素,培育科学的辅导员职业价值观,有助于更好地指引辅导员合理、科学开展日常工作,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水平。通过对新形势下辅导员职业价值观现状的梳理,进而提出一些完善和建设辅导员职业价值观的路径和方法,为营造和谐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氛围以及如何培育合理的辅导员职业价值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商》2015,(41)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关系到高校教育实践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能力的提升而言,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丰富,对于辅导员职业素质能力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要求。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能力包含的内容有多个方面,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体现了不同方面的应用。本文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能力的内容进行分析,通过现实的研究视角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对策,为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7.
张民平 《中国报业》2012,(6):247-248
校园传媒在高校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信息传播、舆论引导、思想教育等功能。它对于创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了积极作用。当前,应从重视对校园传媒工作的领导,突出校园传媒的思想教育内容,增强校园传媒的影响力出发,提高校园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发挥。  相似文献   

8.
刘金周 《中国报业》2012,(6):219-220
网络辅导员是充分借助网络这个工具,通过与大学生的信息传递、信息沟通、信息交流和信息互动,实现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的辅导员。在当前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确网络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的疏导、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的职责,应从政策保障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技术保障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推进辅导员工作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园网贷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大学生频频陷入校园借贷的陷阱,"高利贷"、"裸贷"等乱象的涌现,反映出当代部分大学生理性消费观欠缺。这一问题的出现,既有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理性消费观显得尤为重要。远离校园贷陷阱、培育理性消费观,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家庭教育的熏陶,学校教育的完善,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社会正确舆论氛围的营造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信贷平台的出现,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校园网络信贷给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分析校园网络信贷对大学生造成的风险因素的基础上,从需求的角度深入研究校园网络信贷"卷土重来"的原因,并在实证调查大学生对校园网络信贷风险识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在教育层面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管理层面要开启学校风险...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高低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辅导员在大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重要力量,高职业素养的辅导员能够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更有利的作用。因此,做好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意义重大。一方面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自身应当积极进行职业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是作者在工作实践和学习中总结出来的几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随思和经验。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谈起,到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再到团体活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机的甄别与干预。最后谈及辅导员的压力管理与情绪纾解和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张香武 《商》2014,(44):33-34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直接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指挥官和引路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从高校辅导员的现在来看,我国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总体水平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加强和提高地方。本文从辅导员的选聘准入机制、培养机制以及激励考核机制三个方面剖析辅导员胜任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4.
刘世树 《中国报业》2009,(10):53-55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既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地市党报发展的现实需要和理想追求。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工作时着重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地市党报处于我国三级党报体系的最基层,担负着地方党委政府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重任,需要不断提高新闻舆论的引导能力,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作为地市级党报,团结报社以提高舆论引导力为己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钱夏莲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4):158-159
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探讨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网站与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之间的关系。运用SPSS19.0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的5个维度,即关注方式、参与方式、表达方式、结束关注方式和对网络言行的看法,并在人人网使用情况和大学生网络舆论行为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人人网对大学生的"表达方式"和"对网络言行的看法"有影响。最后从学校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人际交往既是大学生情感的需要,又与大学生成长密切相关,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于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工科大学生来说,培养人际交往素质显得更加重要。另外,当今媒体舆论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直接影响工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施珍宜 《消费导刊》2009,(2):170-171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构建和谐校园工作中,高校要以人为本,通过加强先进理论教育,努力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探索学生工作的新方法,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倪伟 《中国报业》2013,(14):25-26
随着高校教学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扩招现象尤为严重,这就进一步导致我国大学生数量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变得尤为严峻。高校校园媒体是高校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与工具,它具有传播信息、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高校通过建设高校媒体,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如何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维护校园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辅导员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在民办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经费紧张,在辅导员培育培养上投入有限,又加上高职学生自身学习和自理能力差,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薄弱等实际问题,为维护学校稳定,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分析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建设情况,研究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可行性对策,为教育部门加强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时代的发展,带动了网络的多样化,也迎来了更庞大的信息时代。网络舆论所起到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在国家管理中,要善于梳理网络舆论,掌握网络舆情,方能富国强民,方能更好的体现国家的执政能力。本文在此阐述了网络舆论的概念与特性,并提出了几点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