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经济发展一直是西部地区所重视的一大问题,但西部地区各地旅游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各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研究对西部地区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行研究,采取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找出区域之间旅游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西部地区12个省之间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主要是适应力和调整力以及抵抗力与恢复力两方面差异较大,四川整体优势非常突出,其他地区与四川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西部地区各省内部发展不平衡,根据适应和调整力以及抵抗与恢复力两个层面分为四类地区。基于此,提出提升西部地区旅游经济、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针对性建议,以实现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贫困区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并缺乏发展经济的动力,发达地区适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适宜贫困区域。会展经济是绿色经济,对基础设施以及资金的要求较低,并有很强的经济拉动效应,适宜贫困区域经济的内生发展。贫困区域在气候、文化等方面具备发展会展经济的强大优势。  相似文献   

3.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多元化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发展道路,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政策的改变,区域经济从模式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最适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集体经济充分带动了地区的发展,民众人均年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渐得到了完善。但是从过去的几年徐州各区域集体经济的发展分析,虽然有些区域经济发展飞速,但由于各地区的基础不同、经济认识也各有差异,因而徐州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失衡,收入增长率不高,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悬殊逐年加大,在一定程上阻碍了地区的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五点操作性较强的举措,并着重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新思想、新途径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广东省为样本,从区域经济形成、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三个角度剖析并论证了该省交通运输业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情况,提出只有当交通运输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拉动效应以及经济增长率三者相等时,交通运输业与区域经济才呈现出协调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5.
于守谦 《对外经贸》2023,(12):35-37+44
伴随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新兴力量。以2015—2019年我国30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从数字经济基础水平、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从创新的保障、投入、转化、产出四个方面构建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据此,提出优化并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数字经济的内涵和本质为基础,建立我国30个省市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测算2013~2017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区域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效率短板;各地区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呈上升式发展,但仍存在较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相对差距略微缩小、绝对差距依然扩大。根据研究结果,我国应从推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鑫  胡恩生 《中国市场》2012,(23):112-113
文章通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除泉州﹑福州﹑厦门﹑温州﹑汕头这五个城市外,其他城市的得分都为负值,说明区内城市发展极其不平衡,各地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促进相关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城市发展差距,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比较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各省域明确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所在,对于各省域制定其最优发展计划以及国家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计划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东北三省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增长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稳定性这三个方面比较三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因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导致现今我国各地服务业发展水平参差,原因主要在于区域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等多方面原因。针对各地服务业发展的不平衡,应从政府理念更新、制度化服务市场监管、系统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积极应对国际服务业市场转移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内河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其对于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愈发突出。从现行国内大多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看,很大程度都依赖于区域内的交通运输发展程度,而在这些交通运输内容中,航运交通的作用极为明显,对带动区域各行业领域的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对内河航航运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区域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的特征与优势以及内河航运建设的主要战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新疆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特别在中央新疆经济工作座谈会的推动下,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态势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新疆区域经济的总体实力还比较薄弱,整体竞争力不强,各地州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南疆四地州由于自然、历史因素长期累积,国际国内因素交织作用,致使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为了解决全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南疆四地州综合经济竞争能力不强问题,必须在充分认识各地州市经济竞  相似文献   

12.
构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模型,得到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互馈条件。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且有相同运动方向;较高水平区域创新能力能够带动区域经济较快发展,较快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创新能力迅速提升。仿真分析验证了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馈机制理论描述和逻辑结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整体经济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自然环境、技术水平、历史文化以及人力资源等,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深入研究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中西部地区更加发达,GDP生产总值也相对较高,区域间经济差异较大。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10个经济指标,以2011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相关经济数据为依据,分别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经济投入、居民消费水平和对外贸易竞争力等方面对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各地(市)经济实力进行排名和分类,进而为协调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代表着一个区域的主体和形象。在研究系统论的基础之上,分析当前各地产业集群的浪潮之下,建立全程区域品牌发展模型,从投入、转化和产出角度探讨如何建设和发展区域品牌。建立了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和其他中介组织的区域品牌发展的结构模型,以实现区域品牌在政府、企业、社会和其他中介组织四个要素制约下的持久、有序、稳定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并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目前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不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在2004年~2013年这十年间,天津市区县经济发展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区县经济水平变化的动因、差别、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值得分析研究。试用广义DEA方法,选取五个主要经济指标,对天津市16个区县的经济运行业绩做出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各区县经济发展的情况及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资源情况、经济基础和结构、经济制度和政策三个方面分析海南经济发展相对于其他区域存在的优势条件,并对海南经济未来发展走向做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8.
自"十二五"的结束以及"十三五"开展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平衡,东西部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使得东部地区取得了较大的经济优势,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开展并没有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马太效应愈加严重;"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解决了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区位因素、要素禀赋、历史性因素、制度性因素的存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原有资源枯竭、集聚效应消退、区位优势消失等严重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存在问题入手,尝试提出一些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对策,以期各地在发展经济时能结合本地区特点,扬长避短、相互借鉴和学习,实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经济﹑文化等因素造成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区域发展不协调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经济发展问题。本文以中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展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