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倪志国 《价值工程》2011,30(17):92-9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私家车数量的剧增,城市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为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的现状,地铁建设迫在眉睫。然而在地铁建设期间,施工占道却让本就拥堵的交通压力有增无减。本人就城市地铁建设期间的交通需求问题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铁建设过程中交通疏解工作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文章以长沙地铁4号线湘江新城站为载体,讲述了BIM技术在地铁建设过交通疏解过程中的应用流程,同时,说明了BIM技术在交通疏解中的功能点位和应用关键点,介绍了BIM技术应用于模拟交通流、深化交通疏解方案、管线碰撞检查等方面的内容,为后期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各城市在大力开展地铁建设,临时占用普通道路情况普遍,大型车辆的频繁进出极大地降低了道路交通通行水平,增加了出行风险。为了评价地铁施工路段和区域内的普通居民出行质量,考虑到施工区域道路标线及信号相位改变的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及层次分析法分析出对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提出合理交通组织方案,并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施工区域安全性得到提高,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地铁施工对周边交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广州6号线长湴地铁站为例,在交通流量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建模交通仿真模型,分析地铁施工对周边交通影响的情况,提出缓解交通拥堵的改善方案,并为后续地铁施工制定交通组织方案提供参考。仿真结果表明:改善方案使得长湴地铁站周边交通的车辆延误时间降低18.7%,停车次数降低26.2%,行程时间减少4.8%。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辆段是首批建设的上盖式车辆段,有利于市政土地的高效利用,在全国市政地铁工程中也是新型设计形式;是地铁综合维修养护中心基地和管理指挥中心,占地为52.36万平米,上盖平台面积约为190000m2,是天津市拟建和在建的车辆段中工程规模较大的。本文通过天津地铁5号线工程实例,对车辆段给水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进行阐述,为同类工程积累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24):139-141
轨道交通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方式,轨道施工周期长、影响范围广,轨道施工往往会占用已有的城市道路资源,影响整个城市原有的交通秩序,给社会公众交通出行带来较大的冲击。在城市轨道建设期进行交通疏解工作是必需的。本文阐述了轨道施工交通疏解原则和施工站点交通疏解方法,并以贵阳市轨道1号线延安路站为例,提出了轨道施工站点交通疏解方案。  相似文献   

7.
刘慧民 《价值工程》2020,(6):164-16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升,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有效的降低了城市交通压力,因此当前我国大量城市也在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其防水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地铁车站的运营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城市地铁的建设过程中,铁车站施工中防水技术的研究就需要特别注意加强,本文拟以哈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TJ-0...  相似文献   

8.
省会城市发展低碳交通模式探析——以郑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州发展低碳交通模式为例,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探讨其面临的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并对发展低碳交通模式给出政策建议,希望能为省会城市发展低碳交通模式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秋彬  郭艳 《物流技术》2011,(13):11-13
以郑州发展低碳交通模式为例,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探讨其面临的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并对发展低碳交通模式给出政策建议,希望能为省会城市发展低碳交通模式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古婷云 《基建优化》2007,28(4):60-61
以深圳市深南路路面修缮及交通改善工程为例,阐述了在保证交通畅顺的前提下,城市主干道改造的交通组织对施工组织的影响及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形态演变——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建设,并成为促进城市形态转变的重要因素。从综合的空间视角出发,以北京为研究案例,采取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交通—人口—经济"研究框架,揭示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形态演变规律。基于乡镇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的人口普查数据、经济单位普查数据和轨道交通网络数据分的析表明,随着2000年以后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完善,人口的空间分布同时出现了沿着城轨线路的郊区化分散、以及网络交叉节点上集中等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就业的空间分布则向着可达性良好的节点集中。这形成了就业中心在城市中心区、居住中心在郊区的职住分离的城市形态。职住比极高或极低的地方,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压力也更大。旨在为塑造健康的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就业可达性,以及制定城市与交通协同发展的规划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存量优化的城市空间治理与再组织——以郑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将面临着由增量扩展到存量优化的重要转型,快速的城市空间拓展造成了城市新区之间、新区与老城区之间功能割裂或混乱、许多新区面临着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严重滞后,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及时构建适应城市空间存量优化阶段的城市新的规划和管理体制、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及早进行产业的置换和重组、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旧城改造的空间生产研究——以上海新天地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旧城改造是我国当前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方式。运用空间生产理论,以上海新天地为例总结了旧城改造的空间生产过程,结论是:旧城改造过程由动机、行为和结果构成,政府、开发商和居民三方以各自利益为导向都具有对旧城进行改造的动机;政府和开发商占据决策和行为的主导地位,决定城市空间的功能定位和物质形态;其结果引发城市空间使用者的置换和空间社会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进行城市新区开发已成为当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支撑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响应地区发展态势与环境变化,带动城市结构的大尺度转换,定位地区时空变迁方向,是当前城市新区开发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南阳新区开发为例,试图从地区协同、产业支撑、服务引领、特色驱动等方面,探讨欠发达地区城市新区的发展动力、开发价值和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成因分析及政策评价——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与机动化水平提升,交通拥堵成为困扰我国各大城市的难题。基于《2016年天津市居民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从城市居民个体认知视角分析交通拥堵成因、评价治堵措施。结果表明:第一,交通拥堵的主要成因包括道路两侧违规占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和居民交通安全法制意识薄弱;第二,相较于拥堵收费政策,居民更加支持公交优先政策;第三,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人群对交通拥堵成因的感知以及政策的评价存在差异。因此,提出加强交通法制建设、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道路交通信号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袁敏  段景辉 《价值工程》2010,29(28):94-95
本文通过对海南省三亚市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治理方案,达到缓解三亚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7,(13):91-93
以厦门某地铁车站明挖基坑支护为工程实际背景,介绍了该地铁车站主体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的施工方案,针对具体施工过程中车站主体的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对于施工方法以及支护方案的选取给出合理的建议,可为与此类似的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5,(23):79-81
本文以哲学反演法思维为工程事故主要推理手段,结合对施工现场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对杭州地铁二号线某地铁车站盾构接收时的涌水涌砂现象进行了深入解剖,并得出结论:哲学思维的反演法对分析工程事故、预测工程趋向和结果有很好的实用性,它能快而准的分析得到事故的原因、工程的趋向和结果,从而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率并减少其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何跃  马素伟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4):130-133,140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作为四川保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具有浓厚的历史、社会文化内涵和学术研究价值.在古城形成、演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组织作为一只无形的手贯穿始终.在回顾古城演化历程的基础上,从城市形成的自发性、城市演化的非他律性以及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是城市自组织演化的根本动力这三个层面分析探讨古城的自组织演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