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各要素调整比例不同的Russell方向性距离函数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中国各省份考虑能源环境情况下总的非效率和碳排放非效率进行测算,并计算了碳排放的非效率占整个非效率项的大小。结果表明,各省份总的非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北京、上海、广东这三个省份各年都处在前沿面上,碳排放的非效率不是各省份非效率的主要原因。此外,计算了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增长情况,并进行分解,得到碳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研究发现碳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占总的指数部分较大,且碳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多数是正的,对总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上升起到积极的作用。对碳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碳排放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上升的贡献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长三角地区的24个地级市为研究标的,深入阐释了技术溢出视角下OFDI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机理。采用非径向的方向距离函数(SBM)对长三角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分析,并量化测算出OFDI逆向技术溢出规模,进而将技术创新因素纳入面板回归模型,实证解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值的传导渠道以及动态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间,长三角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值改善效果明显,且各城市间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异质性; 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动态互动机制;地区能够通过提升对OFDI逆向溢出技术的获取吸收能力来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优化当地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而逐步提升的技术创新能力也能增强本地的OFDI逆向溢出的技术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利用现代制造业98个细分行业20062010年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测算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20062010年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测算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20062010年间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有所提高,技术效率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主要原因。计量分析表明,外贸依存度、行业规模、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均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利用现代制造业98个细分行业2006~2010年间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测算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2006~2010年间我国现代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有所提高,技术效率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主要原因。计量分析表明,外贸依存度、行业规模、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均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5.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科学测度国内各省际间的能源利用效率状况。本文利用SML指数进行了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水平变化指数,计算了在保持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变情况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表明,国内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增长趋势,这种增长同技术进步呈正相关关系;且对比分析在约束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保持排放量不变两种情况,可以发现前者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年均增长率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和合成控制法评估电力市场化改革对试点省份能源效率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电力市场化改革显著提升了全要素能源效率;作用路径上,强制型政策工具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混合型政策工具通过驱动技术创新,自愿型政策工具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来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拓展性分析显示:中国短期和长期能源回弹效应均属于部分回弹,其中售电侧改革试点省份的能源回弹效应明显高于非试点省份,在地区分布上呈自东向西递减趋势。鉴于此,应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完善市场电价机制,构建电力交易低碳化跨域协同发展机制,从而更好地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建设,实现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7.
舒良友  翟晓亚 《物流科技》2021,(2):19-23,29
将碳排放引入到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体系,基于DEA-Malmquist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7~201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并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拉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黎恒  樊辉 《价值工程》2019,38(6):15-18
文章构建了包含环境效应在内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按能源类型分为三类综合指标,选取规模报酬不变的CCR-DEA模型,测算了2010-2015年全国29个省市以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效水平。研究表明:①2010-2015年间全国的全要素能效提高了0.023,到2015年达到0.706,能效提升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整体能效水平仍有提高潜力;②三大区域的能效水平及节能减排量差距显著,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效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小。最后,分析了各地区能效水平差距形成的原因并给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鉴于单位GDP能耗指标的片面性和基于DEA SBM分析框架测算的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纵向不可比性,本文提出了测算结果具有纵向可比性并且将非期望产出考虑在内的SFA Bayes分析框架。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发现:中国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ETFEE)较低,样本期间均值在0.60左右,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纵向发展来看,样本期间中部和西部的技术创新速度快于东部;从整体来看,ETFEE虽然有所提高,但是非常缓慢,样本期间只提高了0.02左右,这说明中国的节能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从影响ETFEE的因素来看,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要高于产业结构因素,其他条件相同时,东部地区的ETFEE最高,第三产业的ETFEE高于其他产业。  相似文献   

10.
山西煤炭工业在全国煤炭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中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2008年中国27省区煤炭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重点研究了山西煤炭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山西煤炭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了5.7%,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而技术进步水平有所下降;进一步分解,在技术效率的提高中,基本上是规模效率在起作用,而纯技术效率没有得到改善。接着对山西煤炭工业的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作了详尽的分析,最后给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