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翠婷 《价值工程》2014,(18):176-177
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当前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为例,在数据调查研究基础上,在ArcGIS和遥感技术支撑下,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对土地利用集约度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法、综合指数法对2014年南京市11个典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同时在国家规定的总潜力这一重要潜力指标的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依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等级标准,南京市典型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差异较大,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要好于省级开发区;开发区总潜力效益与总潜力(面积潜力)、建设用地产出强度有关,在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时,应结合相应开发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土地资源的配置状况来综合分析。通过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潜力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能够为制定差别化的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宋成舜  汤进华  翟文侠 《价值工程》2011,30(24):111-112
城市商业用地评价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西宁市市区2008年建设用地数据为依据,划分城市土地利用类型,选择商业用地的典型宗地,运用综合评价法测算出各宗地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商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区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有效方式,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不平衡性。对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空间变异规律的分析将有利于建立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长效机制,为促进其节约集约用地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以江西省93个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对已经收集到的基础数据引用多因素综合法将全省开发区分为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两部分分别赋予权重进行集约度分值的计算和等级划分。接着再运用Gsplus软件及空间统计学原理进行空间变异规律分析研究,初步探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空间差异性,并提出了完善江西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效益是衡量土地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建立天津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模型,评价从2010~2015年开发区土地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经开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逐年提升,三者的协调度值也越来越接近。  相似文献   

6.
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以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利用效益等13个指标组成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广州市七个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广州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可分为两个等级;各开发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针对迁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和潜力的问题,本文选取开发区各支柱产业典型企业进行用地结构分析,用地效益分析,用地强度分析。通过专家咨询法和目标值法确定理想值,将各项分析结果在与理想值对比的基础上指出企业内部用地结构,开发区内用地强度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开发区内产业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张礼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0):120-123
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是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石家庄市城市土地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选取影响因子,建立适用于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通过功效系数法进行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的分项评价。通过分析石家庄市近年来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数动态变化及评价指标协调度的大小,发现石家庄市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为石家庄市进一步集约、高效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的发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究更加完善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方法:实证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分区评价反映出中部起步区和典型企业所在区域集约水平较高,随着距中心区距离的增加集约水平逐渐降低的规律;(2)分区评价能够挖掘更大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3)对商业和住宅功能区采用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更准确地反映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论:分区评价能够更具体、更直观、更贴切地反映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武汉市城市土地的用地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用地面积、效益、结构三个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土地利用的能力、水平、协调度和可持续利用程度。得出武汉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9月,1990年4月被湖北省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12月,湖北省政府批准在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设立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辖区面积11.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万人.  相似文献   

12.
"入世"以后,曾经"特"权在握的开发区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政策优势,而威海高新区却依靠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全面开展"政府提速"工程,促进了投资软环境的改善,走出了一条构筑服务型园区的"二次创业"新路子.今年一季度,威海高新区合同利用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0%和178%.投资者们纷纷表示:进驻威海高新区,看中的就是这里的服务好、办事快.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当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西部各省还处在大讨论中,安顺开发区却闻鸡起舞,提前完成大讨论进入实质性的开发阶段.当年8月8日,开发区以南马新区的开发仪式作为纪念开发区诞生七周年的活动,拉开了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序幕,从而使开发区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超常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富春江经济开发区位于杭州市西南,距杭州市中心3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陆空交通便捷.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1994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相似文献   

15.
一、兰州高新区基本情况 兰州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27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高效"的原则,管委会下设一办七局,即:办公室、人事劳动局、财政局、规划土地建设局、经济贸易发展局、招商局、社会事业局、农村工作局.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行使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市级经济、行政和社会管理权限.  相似文献   

16.
张琼波  谢武 《价值工程》2011,30(17):6-7
随着中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高新技术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了合肥高新区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存在的问题,着重提出了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空间载体的“开发区”也面临着转型发展.开发区向城区转型是当前一种较好的转型思路,许多国家级的开发区已经做出了较好的范例.但省级开发区,尤其是地处中部地区的省级开发区由于其转型的内涵、困境以及路径与国家级开发区不尽相同,其向城区转型发展的经验也较为缺乏.本文在充分认识临汾开发区自身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以临汾经济开发区为例,从功能、动力、民生三个视角提出开发区转型发展的目标、路径以及转型策略,并通过对一般意义上中部省级开发区发展瓶颈、开发区向新城区转型内涵以及策略的分析归纳,试图为中部省级开发区向城区转型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开发区作为对外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开发区要与时俱进,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加快集约低碳循环发展,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现代管理科学》2007,(9):I0001-I0001
省级南京栖霞经济开发区地处南京市东部沿江地区,距市中心仅20公里。开发区东接龙潭港,西靠栖霞山,南望仙林大学城,北临长江黄金水道,总规划面积13.77平方公里,是江苏省人民政府近期批准的最临近市中心的大型开发区,是南京沿江开发的重点区域,也是南京和栖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相似文献   

20.
朱江华 《价值工程》2015,(4):270-271
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开发区投产企业逐渐增多,企业用工难问题与学校就业难的现象并存,在一些开发区开始显现。钟山经济开发区通过与职校、企业合作,采取把职校建到开发区的做法,对解决企业用工难题,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们发展职业教育提供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