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4月25日,海南昌江核电项目开工,这是我国首次在海岛建设核电项目,核电的足迹已经踏上了我国大陆的最南端——海南省。这已经是我国2010年开工建设的第三台核电机组,而此时距上一台核电机组——广东台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红沿河被誉为我国核电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从主体工程开工的同时创下的多个国内"第一"就可体现:我国首个一次批准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的核电项目;当时我国自主化程度最高和国产化比例最高的核电项目、我国每千瓦造价最低的百万千瓦级核电项目;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站;东北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3.
5月19日,中俄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4台VVER机组开工.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在田湾核电站隆重举行7、8号机组形象开工仪式,标志着田湾核电四期工程伴着"十四五"开局的东风正式拉开了建设大幕.该项目的开工对于继续全面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带动当地乃至江苏省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同时,这也是将田湾核电站建设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4.
<正>4月25日,海南昌江核电项目开工。尽管我国核电站建设已有20余年、新一轮核电建设早已开展得如火如荼,尽管昌江核电项目开工这一事件包含着"位于中国最南端的核电站"、"与国际旅游岛建设几乎同步"等诸多吸引眼球的要素,可是媒体的关注点还是更多放在了"核安全答疑"上——"如何保证核电厂建设的质  相似文献   

5.
速递     
《中国核工业》2012,(12):6-7
田湾核电二期工程正式开工2012年12月27日,中核集团田湾核电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此前的2012年12月26日,该项目获得国家核安全局批准的"建造许可证"。田湾核电二期工程是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务院审议核准的第一个新建核电项目,该项目的开工标志着我国稳妥恢复核电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田湾核电二期工程是继中俄两国成功合作建设一期工程后,双方  相似文献   

6.
2014年5月4日,宁德核电站2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成为我国大陆第19台、福建省第福建省第2台在运核电机组。宁德3、4号机组预计2015年前后相继建成发电。宁德核电站一期工程是我国海峡西岸首个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宁德核电站一期工程是我国海峡西岸首个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  相似文献   

7.
<正>12月31日,福清核电3号机组宣布开工,毫无悬念地成为"十一五"期间最后一个开工的核电机组,也为中国核电建设快速发展的第一个五年画上了圆满句号。21世纪的头10年,我国成为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随后以核电建设为龙头,核燃料、核科技、核设备、核环保等相关产业都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今年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正式在我国开工建设,随后实现出口。10月,在习主席访英期间,中英签署合作建设核电站的协议,包括欣克利C、塞兹韦尔C和布拉维尔B三个核电工程。其中前两个厂址由法国EDF主导建设EPR机组,布拉维尔B由中国主导建设"华龙一号"机组,这为"华龙一号"落地英国铺平道路。11月15日,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签署了合作建设阿根廷第4台机组(重水堆)的商务合同、第5台机组("华龙一号")的框架合同,"华龙一号"有望落地阿  相似文献   

9.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1994年2月,大亚湾核电站成功投入商业运行后,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决定利用广东地区有利于发展核电的条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负责广东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并按照"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建立一个滚动发展核电的机制,以推动广大核电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1994年9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根据国家和广东省的统一新部署和总体安排,提出了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基础,通过岭澳核电站建设,走出一条"以核养核,滚动发展"自主建设核电的新路子。岭澳核电项目是国家"九五"开工的基本建设项目中最大的能源项目之一,是继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后在广东地区建造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电站,距正在运行的大亚湾核电站约1.2公里,首期为2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岭澳核电有限公司于1995年10月4日正式注册成立,作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岭澳核电站的建设。岭澳核电站是"九五"期间我国核工业开工建设的四个核电站之一,主体工程于1997年5月15日正式开工。1号机组于2002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建设工期60个月,2号机组于2003年1月8日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该工程全面竣工。岭澳核电站的全面投产,扩大了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成果,在广东核电系列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大亚湾核电站相比,冷澳核电站积极探索核电自主建设的管理模式,加大国产化、自主化的力度,努力开创我国核电建设自主化、国产化之路,对研究掌握新技术、培养和锻炼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岭澳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前后,岭澳核电有限公司组织人员就岭澳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整理编写了一套供新闻媒体宣传用的材料。本刊以此为基础,编发其中的五个方面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随着"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不断开工和其在海外的屡有斩获,我国核电技术品牌终于走出国门,实现了我国核电自主品牌多年来的新突破。这使得业界对于我国从核电大国走向核电强国的讨论之声更为频繁。那么,成为核电强国的标志是什么?我国目前与核电强国存在哪些差距?在中核集团核能专家张禄庆看来,一个核电强国至少应具有五个特征。一是政府要有高瞻远瞩的核能发展战略,并有相应的政策和计划予以支持。以德国为例,作为核电强国,其与法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7日,随着168小时连续稳定运行试验的圆满完成,福清核电4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标志着福清核电1~4号机组全面建成投产。福清核电4号机组于2012年11月17日正式开工,是福岛核事故后我国首批开工建设机组之一。4号机组商运投产,使福清核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35.6万千瓦。福清核电正式进入"四驱时代"。自1号机组于2008年11月21日开工建设以  相似文献   

15.
2015年8月,中核集团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巴基斯坦卡拉奇K-2核电项目开工建设.2022年3月,"华龙一号"全球第四台机组K-3项目首次并网成功,为后续投入商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至此,"华龙一号"海外2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这标志着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核电走向世界实现了重大飞跃,是中核集团推动构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核工业》2016,(2):20-20
<正>产业走势核电产业是集团公司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现代企业管理起的"领头羊",公众宣传、企业文化的"创新者",这是集团公司给予核电板块2015年所取得的业绩的评价。"十二五"期间,中国核电实现6台机组核准,6台机组开工,6台机组投产。此外,还拥有获得国家"路条"核电机组14台,容量超过1500万千瓦,核电厂址资源储备有保障。目前,中国核电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5家,合营公司1家,参股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核工业》2008,(12):F0002-F0002
2008年12月26日上午,在阵阵鞭炮声中,中核集团浙江泰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国产化率将达到80%以上,高于我国之前建设的任何一台核电机能.  相似文献   

18.
<正>1.习近平、李克强对核工业创建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2.国家三部门联合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3."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等6台核电机组开工,我国在建核电规模继续保持全球领先;4.方家山核电2号机组等8台核电机组先后投入运行;5.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关键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率已达85%;6.大亚湾中微子项目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7.实施"走出去"战略,国际核能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9.
核电是20世纪新兴的能源。秦山核电站于1985年3月20日在浙江省海盐县秦山开工,并于1991年12月15日首次并网发电,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九五”期间我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8台机组660万千瓦装机容量相继开工建设。到2005年前后我国将有11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装机容量达870万千瓦,其中华东地区装机容量7台490万千瓦。华东电力公司为了促进本地区电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降低发电成本、引入竞争机制,要求从2000年起,发电逐步实行“竞价上网”。这对刚起步的核电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由于核电企业的特殊性,1994年实行增值税给核电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就实行增值税后给核电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建立核损害赔偿机制促进核电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核电规模逐步扩大,现已投产发电9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670万千瓦。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核电厂的核安全处在有效监管之下,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核电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必将对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带来积极影响。根据目前我国政府公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装机总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3600万—4000万千瓦,也就是说,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预计未来十几年间,需要每年开工建设2~3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面对如此艰巨的核电建设任务,创造有利于核电稳定发展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