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景初 《企业经济》2015,(2):121-124
从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和运营融合三个方面,针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融合发展关系的相关性检验,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绘制散点图观察变量间的相关性,观察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残差正态分布图和残差统计表,发现样本数据没有奇异数据,故建立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总收入融合发展的相关性模型。方差分析表给出了三个模型的F值和显著性概率P值,找到最佳值可得出模型公式,即可找到两者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文章的研究为把握河南省未来产业融合的路径和趋势以及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雨卓 《价值工程》2015,(6):162-16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旅游业和文化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旅游业和文化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第三产业,二者的未来发展趋势是相互结合,互相促进。因此国家为推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给予两大产业以支持,同时积极努力的引导两大产业的融合和发展。但是,在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时,要根据当地旅游、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当地的客观情况制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创新产业模式、增加产品内容、打造地区品牌,突出当地发展特色,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各方面支持,利用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从而促进地区内部多产业的合作,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地区两大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准确把握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采取切实措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使二者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增强发展后劲,而且有利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政府可积极构建促进融合的宏观带动体系、中观支持体系与微观引导体系,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以产业融合为动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行业边界模糊理论,阐述了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趋势;结合文化产业的特点,阐述了以文化产业转换经营机制为基础,借鉴产业融合的经验,调整政府产业政策,借助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的推动作用,拓宽文化传播途径,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提升文化价值,将使文化产业获得飞跃发展。同时还通过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凸显其他产业的核心价值,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提高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7.
钟鸣 《东方企业文化》2014,(19):96-97,100
甘肃省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既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又具有品质独特的中医药养生资源。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为甘肃省中医药养生与旅游两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本文探讨了两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新形势,提出北海文化产业要在区域联动中实现大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实现北海大旅游大文化融合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细嘉  周青 《企业经济》2012,(9):131-133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天然耦合性、互补共赢性及内外因素驱动诱导等产业融合基础条件。基于对产业发展实践和以往研究成果的总结,在产业融合论的指导下,构建以融合路径、融合模式、融合动力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产业融合机制,是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同时,发展方式的协同融合、资源开发的有效整合、保障机制的协调配套等是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经济日趋一体的时代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呼唤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文阐述了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针对浙江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指出要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驱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紧迫性和有效性,实施"文化兴市"方略。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31):62-64
通过调查,了解苏州地区乡村旅游存在问题,掌握苏州地区乡村旅游者消费状况,借鉴国外日本的经验和国内苏州地区蒋巷村和三山岛的成功经验,从政府和微观经营主体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17):15-17
文化产业近年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陕西经济转型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陕西省及各市政府如何进行文化产业财政投入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的是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11-2015年陕西省各市文化文化产业相关的支出的数据,利用SPSS分析,寻求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对经济发展是否存在关系。结果表明政府文化产业相关的财政投入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国华 《价值工程》2014,(31):327-328
文章以河南戏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对电视传媒技术和互联网多传媒技术对河南戏曲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梨园春》栏目和河南戏曲动画的实证和个案研究,有针对性地对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对河南戏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一些探析,研究如何提高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进而推动河南文化创意产业向深层次发展,为从科技的视角出发研究河南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行规律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黄传 《价值工程》2015,(6):182-18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婚庆旅游在不久的将来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探讨了协同创新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婚庆旅游中的作用与实践,指出桂林婚庆旅游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协同创新这一科技创新新利器。  相似文献   

15.
赵永峰 《价值工程》2019,38(26):112-114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二者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以河南省鄢陵县为研究区域,构建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计算2008-2018年鄢陵县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指数及二者耦合度、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鄢陵县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综合发展指数逐年增长,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也由濒临失调发展为良性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7):206-208
在符号消费背景下,旅游符号化运作成为旅游地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文章以旅游地符号化模式理论,即六个步骤:调查旅游者的符号价值→挖掘旅游地的符号价值→耦合旅游者和旅游地的符号价值→选择合适载体展示符号价值→选择合适媒介传播符号价值→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符号互动;三个大方面即符号生产、符号营销、符号消费的理论为基础,选取静升古镇为实证分析,为其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颖  刘梦 《价值工程》2021,40(29):6-9
江西是一个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十分丰富旅游大省,特别是红色旅游资源突出.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投资大、融资难造成江西红色旅游景区小,景点分散,景点陈旧,所以红色资源利用和可持续生存发展能力明显不足.笔者认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资本支持实现资源利用投融相长,经营模式产融结合,关键资源文旅融合,资本实现公私混搭的方式赋能全域视角下...  相似文献   

18.
薛雯霞 《价值工程》2013,(28):185-187
随着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及,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旅游业的特点使得网络营销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旅游企业成功推销旅游产品,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的重要砝码。无锡灵山大佛景区以规模宏大、文化精深和意境空灵的佛教主题为特色,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但是,和其他著名景区相比,灵山大佛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进一步提升景区层次,加大营销力度,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目前,灵山景区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传统营销投入较大,难以预估效果。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灵山大佛网络营销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黄渊基  郑毅  刘欢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6):中插40-中插44
工业旅游作为"旅游+工业"的一种产业新业态,在加快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城市文化保护传承、培育新经济增长动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以株洲市为案例地,基于旅游体验理论和RMP昂普分析方法,构建符合城市工业资源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模型,结合株洲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的田野调查,从资源、市场和产品等角度实证分析区域工业旅游开发的现状与...  相似文献   

20.
郝火炬 《价值工程》2013,(28):11-14
赤水被誉为"黔北明珠""、国际最佳休闲旅游城市",是历史文化悠久、贵州省最具影响力的县级国际旅游城市。赤水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不高,旅游综合实力不强,国际影响力与"国际最佳休闲旅游城市"这一称号实难相称,文化基础转化为税收、旅游收入等硬实力的能力不足,文化软实力距丽江、平遥等一流县域旅游城市存在一定差距。本文试从文化产业安全角度进行研究,梳理历史现状、剖析问题成因,结合实践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