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的结构性转换。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粮食问题"和"农业问题"。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我国农业发展的许多问题表现出显著的"农业问题"特征,即粮食供给、食品安全、产业优势、农民收入及可持续发展等都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这一发展背景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构建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体系,形成农业发展的新动能与新业态。新型经营主体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职业经营者,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涉农企业三类。家庭农场是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与引领,产业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与标志,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支撑与关键环节。因此,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逻辑起点必然是家庭农场的发展,并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是,通过制度创新对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促使家庭农场内生发展。通过对人地资源相对紧张的欧洲国家家庭农场进行土地整治的具体分析可得出,中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实施土地整治与劳动力迁移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CiteSpaceV对CSSCI期刊上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的知识图谱,发现国内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形成了6个主题子群,研究热点包括农业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农业保险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度供给和小农户等关键词反映了相关研究前沿,研究领域呈现出由宏观、静态、基础性研究向微观、动态、应用性研究拓展的演进脉络。在此基础上,从背景、概念、构建、关联4个维度构建起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的4C理论框架,并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背景下,不能完成产业融合会限制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发挥,导致农产品供需反馈机制瓦解,从而使农产品供需结构出现矛盾。因此,需要对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供需结构以及农业供给侧改革核心进行研究。论文从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产品供需结构之间的形成机理出发进行分析,探讨在新形势下,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选择策略,从而创新我国的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湖北省的重要意义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1.龙头企业的发展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经营为稳定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把传统的、分散的农业经营与农产品、畜产品等加工业联系到一起,组成一个新的产业链条,是符合当今农业发展规律的新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红色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提高中国红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思考,构建中国红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核心竞争力从整体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争取国际认同的能力着眼,基础竞争力从资源竞争力、政府要素竞争力和产业基础竞争力着眼,从而构成中国红色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红色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存在着“名不副实”的异化现象,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和政策效率的损失。本文基于河北等五省调研数据,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政府支持、市场环境、自身发展关键要素变化等可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异化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纠正了政府支持的内生性和控制主体类型、个人和家庭特征以及省份等变量后,政府支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异化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资本、要素价格比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发展关键要素变化、劳动资本要素价格比、土地和资本的投入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这些结果对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等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红 《物流技术》2015,(4):186-188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供应链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方式,而后通过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测算农业经济发展全要素的模型,并通过对华北20个农业地区的实证分析得出结果,认为农业供应链建设水平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显著的影响,推动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农业大国,自然条件相似,经营方式相近,但两国的农业发展存在一定差距,比较中日两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可对中国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和日本的农业发展现状,之后对中日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从中得出了促进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在考虑到地区间生产技术差异和要素质量差异条件下,建立了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理论的检验框架。并使用中国1995年和2004年各省份工业细分行业截面数据,对中国省份间要素相对价格是否相等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理论在中国并不成立,各省份间要素相对价格存在多锥形均衡。进一步,利用1995~2006年各省份面板数据构建Panel Date模型,对要素相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人均资本存量、产业结构、经济体制改革、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等因素对各省份要素相对价格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