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近年来,凭证式国债在发行过程中,既有喜又有忧。我国一方面应继续扩大凭证式国债的优势,另一方面,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凭证式国债的品种、计息方法、发行方式和认购方式进行适当调整,扩大认购主体,将柜台交易国债作为理想替代品种,建立多层次的国债市场,扩大记账式国债发行量,弥补凭证式国债的弊端,以有效解除发行中的忧患。  相似文献   

2.
国债作为协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一直以来,都强有力地支持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当前我国国债发行的两大主要品种是记账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从目前凭证式国债的市场情况分析,凭证式国债发行还存在较多问题,作为监管机构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完善凭证式国债的发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凭证式国债是国家发行的一种重要金融债券,对支持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凭证式国债在发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亟需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譬如,可以采取加强金融监管、加大连规操作的处罚力度、扩大延续性宣传、调整国债发行手续费等方法,以确保其能够顺畅发行。  相似文献   

4.
凭证式国债是满足投资者需要,为中央政府筹集资金的有效手段,是中国现阶段国债市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透过对凭证式国债运行的剖析,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凭证式国债代销及流通转让制度,是拓宽凭证式国债功能,充分发挥凭证式国债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发挥国债对个人投资者的持久魅力,本文分析了美国等国家储蓄国债的发展经验,建议我国的凭证式国债发行体系应逐步向储蓄国债过渡,而十年凭证式国债的经验积累,也为这种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赵浩  白建军  高原 《西部金融》2007,(10):29-30
2007年第一季度,甘肃武威市出现"基金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债发行中存在的凭证式国债期限设计单一、国债承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建议优化国债结构,拓展投资群体,扩大国债承销范围,培育和发展农村国债市场.  相似文献   

7.
王利平 《现代经济》2007,6(7):35-37
近年来,凭证式国债在财政筹资过程中一直承担着主渠道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储蓄国债是针对这些不足而推出的又一次金融创新。本文介绍了储蓄国债的发行背景并分析了其优点和创新,最后指出了储蓄国债在发行和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凭证式国债是以财政部为发行主体、以国家信誉为保证面向城乡居民和社会各界投资者发行的储蓄类债券.目前已成为我国国债发行的两大主体之一,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结合当前基层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以便能对搞好我国今后凭证式国债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谈农村居民的国债购买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凭证式国债以其手续简便、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变现灵活等特点,备受投资者青睐。但是近年来,国债发行对象大多局限于城市居民,县以下城镇和农村居民购买国债难问题比较突出,这与日益繁荣的农村经济及农村居民强烈的投资愿望极不相符。应在分析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债的发行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热,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债发行还存在负担和限度问题,因此,我们在发行国债的同时,还要加强国债管理,增收节支,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增强国债的偿还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国债发行市场管理,完善监督机制 为保证凭证国债市场的健康发展,防止发行、交易等方面出现违法违纪问题,国家应出台国债发行、交易方面的管理性法律,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要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对代理凭证式国债发行、交易的金融机构的条件做出明确规定,由当地人民银行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对进入和退出凭证式国债市场的金融机构和其他部门进行审查,用法律法规规范国债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政府实施了以财政扩张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以增发国债促进社会投资的增加。但一些学者认为国债的发行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本文以国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为出发点,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国债拉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国债发行不会对民间资本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而由于我国国债投资的同时具有很强的生产性,因而对民间投资具有“挤进效应”。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为弥补财政资金之不足,从1994年起,加大了国债发行的规模与速度。针对中国的财政、经济现实,从西方经济学、财政收支及国债运行过程等不同角度,分析举借国债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不难发现举借国债会增加流通中货币供应量。所以,在运用国债这一宏观调控工具时,一定要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综合起来协调考虑,以免引发新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债市场自1988年开放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过程,目前已初具雏形。但是,由于我国的国债市场不是自下而上自发形成,鸸由政府自上而下设立,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因而完善国债市场就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必须深入分析完善我国国债市场的重要意义;其次,进一步阐明完善我国国债市场的基本思路。这些思路包括拾掇发行市场化、完善交易方式、积极发展机械投资者以及健全管体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国债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筹集资金用以加大公共投资支出.这对推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国债余额增长速度过快,偿债率和国债依存度指标已处于高位,所以应适度控制国债发行规模,降低财政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国债的规模控制与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改革以来国债规模的现状是:债务依存度和偿债率过大,债务负担率偏发行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经济调控效应,反而对20年来的经济过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我们得出结论:国债的累积规模不大但发行规模过大,当务之急是降低国债的发行规模。当然,通过财政的增收节支可以控制国债的发行规律,但在我国目前可行性却不大。当前,我们只能通过加强国债管理的方式解决我国国债规模问题,具体措施有:实现国债期限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推进国债品种的创新;积极培育和完善国债流通市场;适当增加国外公债的比例;适时发展地方公债等。  相似文献   

17.
国债作为宏观调控政策的工具之一,其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国需要在《预算法》中明确国债发行管理的法律框架。在预算编制阶段,应明确国债的发行目的与用途;扩大国债统计口径,以真实反映政府负债的情况,增强国债管理决策的广泛性和权威性。在预算审批阶段,应明确完善全国人大对政府举债规模的管理制度。在预算执行阶段,应禁止国债的定向发行,强化国债管理的信息披露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我国国债规模是过大还是尚存在发行规模空间存在较大争论。本试图通过实证分析80年代以来国债发行的规模效应来检验我国国债是否适度,结果证明我国国债发行未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也没有挤出民间资本,它促进了经济增长。这为我国未来的国债政策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的发展变化经历了五个阶段,国债数量增速较快。国债的发行,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债规模的扩张,势必会增加财政债务风险。因此,适当控制国债规模、防范债务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我国实行的几种国债发行方式基础上,评价了摊销制、承销制和招标制发行方式,认为招标方式为大势所趋,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国债招标发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