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界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模式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沿袭了我国过去进行的“长短线调整“的思维模式,关注产业结构特别是三次产业产出占GDP比重的变动趋势;第二种继承了1998年以来由内需不足引起的对中国农业农村问题的关注,着重强调以调整农产品产出比例和农业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一揽子方案.……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模式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沿袭了我国过去进行的“长短线调整”的思维模式,关注产业结构特别是三次产业产出占GDP比重的变动趋势;第二种继承了1998年以来由内需不足引起的对中国农业农村问题的关注,着重强调以调整农产品产出比例和农业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一揽子方案。理论界这种各执一词的情况,显然直接导致了实际工作层对“经济结构调整”概念的含混和认识的偏颇:各级政府普遍把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与否,或者指导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考虑到基本认识上的以…  相似文献   

3.
伍山林 《财经研究》2004,30(1):113-122
文章认为,WTO环境下我国农民、农村与农业发展模式应该基于"充分利用农业比较优势前提下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从农民、农村与农业发展模式必须在市场深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这个观念出发,文章主要就几个关键性的外部条件展开论述,即改革现有户籍制度,还农村居民以真正的选择权,协调城乡人口发展,调整经济中心布局.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就长春市农业如何发展谈一点看法。一、"八五"期间农村经济状况"八五"期间,长春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各项经济政策,按照"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农业生产总方针,不断深化,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以粮食生产为主体,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晓华 《经济师》2003,(11):44-4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 ,我国经济进入了又一个高速的发展时期 ,在此阶段“三农”问题又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焦点。文章结合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现状 ,提出政府应从着重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出发 ,向农业发展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调整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加大对农业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等政策 ,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凤瑞 《经济论坛》2004,(1):99-100
建设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发展农业,用现代经营理论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信息和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知识武装农民,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先进要素的投入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把农业建成产出水平和经济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基础产业,其实质就是农业的逐步现代化过程。因此,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突破口。目前,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建设我国现代农业应抓住一条主线,推进两大创新,完善三个体系。一、抓住一条主线: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7.
董梅生 《技术经济》2009,28(1):37-41
利用1985—2006年关于中国农业投入与产出的相关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中国农业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农业产出主要受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和化肥投入量的影响,受播种面积的影响不大;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越多,农业产出反而越小。提出如下建议:增加国家财政支农支出,以提高农村机械化水平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7)
分析了福建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情况、农村经济与产业结构现状。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2016年福建省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渔业发展迅速,且渔业产值增长速度首超农业。另外,实证表明农村产业结构与经济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有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的短期波动对经济短期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徐桂英 《技术经济》2000,19(11):31-32
进入 90年代以来 ,随着农业的连年丰收而来的是国内大多数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由过去的全面短缺走向结构性或地区性过剩 ,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从以往的资源约束转变为受市场和资源双重约束 ;这使得农业发展的目标与农民增收的目标出现了不一致 ,增产不增收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回落 ;收入产出弹性下降 ,农业创造收入的能力呈现减弱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 ,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为了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健康发展 ,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1、坚持因地制宜、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今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阶段”的内涵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党中央站在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适应世界范围内农业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的高度 ,而作出的一项事关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重大决策。对农业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攻方向 ,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农业部门应认清形势 ,领会精神 ,广泛动员 ,协调行动 ,打一场进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攻坚战、持久战。对农业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11.
基层供销社是我国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它既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又是繁荣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经营模式的基层供销社陷入困境,于是理论和学术界开始思考、探索,找其原因,寻其对策.笔者认为,供销社根在农村,基础是农业,主体是农民,如果离开了农村、农业和农民,供销社将因失去生存的空间而成为历史.本文从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对策等三个方面对基层供销社回归"三农"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济的发展将会影响到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文中主要就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文中先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经济产生影响的途径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是那个对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不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只能在目前的低水平上徘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无法顺利进行,整个农村经济的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便无法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决不是一个单一目标,它至少必须兼顾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村人口城市化这样的双重目标。本文拟根据近几年晋中的实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化模式及其对策作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下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务经济是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常态下劳务经济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全面梳理以及金融危机非常态下二者关系异化的分析,系统阐述劳务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在解析这一问题的基础上,以劳务经济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为目标,提出推行"9+3"制义务教育模式试点、探索多元化输出与"定向培育"模式、构建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的政策框架以及差异化解决"三留"人口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超效率DEA的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水利基础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投入产出效率是促进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选取201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村水利建设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分东、中、西部和农业大省地区对2010年全国各地区的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全国各地区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的效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农业大省如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的效率过低。对效率过低的地区本文建议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投入力度、优化产出结构、加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产出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6.
陈小林  沈刚 《经济》2011,(12):42-44
我国有2000个左右县级行政单位,它们是城市和农村的关键衔接点。它们犹如中国经济这个大循环体的毛细血管,是保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县域经济的崛起说明我国正从农业大国逐步向工业大国迈进。《经济》杂志一直在持续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本期"走基层"采访组来到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就"常山生态富民的发展模式"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7.
"苏南模式"是在农村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既是发展乡镇企业的成功之路,也是经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催化分工分业,实现农村多行业、多层次经济综合发展的经验结晶。在对"苏南模式"产生背景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苏南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带给中国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沈素素 《经济师》2012,(10):190-191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基础和出发点,以扶持农村产业,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己任,而农村经济这几年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使得农业生产的外延迅速扩张。如何让农信信贷工作更好地支持农村产业链发展,既需要农信社充分融入三农经济建设,又要切实防范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彻底改变了"以粮为纲"的高度集中的农村产业结构,以一定意义上说,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正是近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以飞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给我省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令人瞩目,这个调整在当前和今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目前吉林省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农村体制改革打破了吉林省过去那种"农业即是粮食"的传统观念,建立于适应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在:(一)我省始终坚持以粮食为基础的方针,始终不放松粮食生产,保证了粮食产量的持续稳定增长。我省粮食总产"六五"期间连  相似文献   

20.
如何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迎头赶上,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农民整体素质偏低.高成本、低产出的传统农业模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不适应的现状分析,认为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走出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并就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