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常青 《中国拍卖》2008,(7):50-55
素有"艺术博览会之冠"美誉的巴塞尔艺博会于6月3-8号举行,来自世界33个国家的近300家精选画廊展出了2000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全球最重要的藏家、艺术馆长、策展人、艺术家如约而至,赶赴这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更有无数艺术爱好者怀着朝拜般的心情来到巴塞尔。在这一届巴塞尔艺博会上,我们不仅仅从这个"全球艺术市场晴雨表"看到最新的市场行情,更看到中国力量在巴塞尔艺博会上的崛起,以及中国与巴塞尔艺博会距离的拉近。继而,我们将目光转向硝烟弥漫的国内艺博会市场,四月底的中艺博刚刚结束,"艺术北京"和"上海当代"开始进入热身阶段,新一轮的艺博会高潮即将到来。目前的国内艺博会市场正在经历怎样的竞争与变化?会有什么样的趋势和前景?结合中国艺术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国外艺博会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我们都将一—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闻沙 《中国拍卖》2009,(4):52-58
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基础上,雅昌艺术网主办的第三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已不仅仅满足于全景呈现艺术界、艺术市场的人与事,而是在学术和市场两个方向上分别深度挖掘。一方面,年度艺术事件、人物、艺术家等评选更加以学术为主导,建立起阵容强大、运作有序的评委会,以保证评选活动稳定的学术品质;另一方面,随着雅昌艺术检测中心在2008年7月正式成立,其发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调查报告》也更加全面深入。2月28日晚,"第三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颁奖盛典上,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正式发布了《2008年度拍卖市场调查报告》和《2009艺术市场信心度调查报告》。雅昌艺术网依托其强大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进行了宏观的市场统计和细致的数据分析,以下是本刊对其报告主要观点的摘编。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初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写的短篇小说《戏作三昧》通过对泷泽马琴某一天的生活的描写,体现了马琴先生所遭遇的艺术与道德的矛盾、艺术与人生的矛盾及艺术与权力的矛盾。作者用马琴来指代自己,表达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立场,体现出芥川龙之介的艺术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市场     
《中国拍卖》2008,(3):5-5
"AAC2007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3月1日晚举行颁奖礼3月1日晚,由雅昌艺术网发起并承办的"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活动,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盛大颁奖典礼。2006年此活动首次举办,产生了5项年度评选结果,它们分别是"年度艺术事件"、"年度艺术人物"、"年度画廊"、"年度拍卖公司"、"年度艺术机构"。结果的评选和发布对2006年艺术界的艺术现象及市场状况进行了总  相似文献   

5.
艺术品以其自身特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品格,关注度越来越高,因为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200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全面启动,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投资市场必不可少的新兴力量,并依靠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和经济经营模式领衔全球市场。新闻媒体对艺术现象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热情,使艺术品和艺术家们俨然成为了财富的象征。与此相应,艺术品买卖交易场所迅速生长,画廊、拍卖公司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关联因素提高艺术品价格,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被打破,大众的艺术认识也开始变得混乱,已辨别不清艺术的"灵与肉"。  相似文献   

6.
张研 《商场现代化》2008,(8):176-176
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现状。通过引用实例,分析了艺术市场的优势和不足。并对艺术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常青 《中国拍卖》2008,(4):26-31
3月1日晚,艺术界、收藏界、企业界近千人参加了雅昌艺术网主办的"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颁奖盛典,逐一揭开年度艺术事件、年度艺术家等各个奖项的谜底,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也以颁奖嘉宾出席,为年度拍卖公司颁奖。"去年第一次办,地点在798,今年就到了首都博物馆,很能说明问题。"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在被问到连续两年参加"艺术中国"颁奖的感受时,做了如此描述。的确,规模和影响力的扩大是第二届"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最显著的特征,尤其是在国内其他艺术媒体举办的同类评选活动基本还保持在"小范围惺惺相惜"的情况下,"艺术中国"评选已经开始显示出的张力与它的主办单位雅昌艺术网的发展态势,告诉了所有关注艺术、关注艺术市场的人们,该奖项正在被艺术家、艺术市场所接受。正是这种不向一般的评选姿态吸引我们深入探究评选活动的每个细节,发现它与其他艺术媒体评选的本质区别,探寻幕后主办者雅昌的"用心",思考胡润加盟的"秘密",了解相关人员的想法,并尝试探讨由此引发的艺术市场发展等一系列话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拍卖》2010,(1):20-21
克莱尔·麦克安德鲁(Clare McAndrew)博士是欧洲艺术品研究咨询机构"艺术经济学"(Arts Eco-nomics)的创办人,该机构专门从事艺术品市场的研究和分析,为全球的私人和机构客户提供相关研究与咨询服务。作为此次"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的特邀嘉宾,克莱尔做了题为《艺术市场的演进:全球化和新的市场前景》的演讲。论坛期间,克莱尔接收了本刊记者的独家采访,对目前全球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的发展做了更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经营》2011,(1):24-24,26
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将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元囊融会贯通.把中国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的技艺和精华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去,使之和现代生活紧密结合,从而创作出大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优秀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国艺术投资市场的现状着手,重点分析、探讨金融危机下的应对方略及未来的趋势,提出了在困境中的中国艺术投资市场迎接新机遇的根本策略是尽快实现艺术投资市场的国际化。如何回归、提升以保值和文化追求为主要出发点的传统收藏观念,加快艺术市场机构的整合与集约化进程成为其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林波 《中国市场》2013,(41):26-28
艺术市场的繁荣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了生机的同时,也影响了一批年轻艺术家的创作风格趋向。生存的压力使他们在设计自己作品风格时不得不以市场价值取向为参照标准,既要迎合市场又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口味,只顾及创作的商品价值而远离了艺术本身,使作品出现了一种千人一面,没有学术价值,缺少个人风格的媚俗化现象。正确认识艺术创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当代艺术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年轻艺术家不应该去刻意地了解市场或直接参与市场。他们需要用主要的精力来创作艺术,加强自身文化艺术修养,提高艺术品位,在艺术市场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与品格。当艺术市场逐渐成熟了,艺术品的投资判断标准必然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程传新 《中国市场》2013,(21):46-47
中国书画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厚今薄古"倾向,这主要是由于炒作投机、投资者文化结构不全面、中国艺术市场不够成熟以及古代书画作品赝品较多、鉴定困难等错综复杂的原因所造成。古代书画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需要投资者理性对待,共同推进中国艺术市场的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13.
再拉近一寸     
洪丽萍 《现代商业》2011,(16):58-59
正是看准了中国优惠券市场尚未成熟的这片"蓝海",以大众点评网、饭桶网和订餐小秘书为代表,国内近年出现了不少优惠券提供商。1887年可口可乐公司开创性地推出了优惠券,以吸引更多人购买自己的饮料。如今,大部分欧美顾客都使用优惠券。在中国,优惠券使用的普及率远远没有欧美那么高。正是看准了中国优惠券市场尚未成熟的这片"蓝海",以大众点评网、饭桶网和订餐小秘书为代表,国内近年出现了不少优惠券提供商。  相似文献   

14.
正同为全球知名拍卖行,苏富比在中国为什么总是落后于佳士得?从2012年一件拍品的象征性拍卖,到去年"北京艺术周"系列拍卖活动,今年的苏富比拍卖终于正式使用了"春拍"这个名字。对于中国市场,苏富比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中国艺术市场的巨大容量与上升空间,20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市场,且仍有丰富的未开发的藏家资源。中国也是苏富比的第三大营收来源,2013年贡献了超过1.5亿美元的营收,仅次于美国的3.5亿美元以及英国的2.3亿美元。恨,则是因为苏富比的坎坷与曲折,以及来自老对手佳士得和国内新对手的竞争与赶超。  相似文献   

15.
《中国拍卖》2008,(2):58-59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著名艺术市场分析专家赵力主持的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在年底出版了《2006-2007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一书,对近两年的艺术市场做了深入的调研分析,《中国拍卖》将在接下来的三期连续刊载报告的部分核心内容,以飨读者。《报告》犹如剥笋将艺术市场层层细分,从宏观的市场态势把握到微观的具体行情分析,做出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该书以对整个艺术市场的宏观描述开篇,然后是画廊、艺术品拍卖、艺术品展会组成的艺术市场结构分析,接着将艺术品拍卖市场分中国书画、油画与当代艺术市场、中国瓷器杂项三类重点分析,最后进入这三类艺术拍卖中各投资板块行情的详细分析。本期,我们选取《报告》关于目前艺术市场总体特征和市场结构部分的重点描述予以整合,帮助大家从整体上把握这两年的艺术市场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拍卖》2009,(Z1):71-71
佛造像拍卖一直是北京翰海的强项。近年来,藏传佛像因受国际市场追捧,价格持续升温,而汉传佛像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和开发。本次秋拍,翰海首次推出以中原地区铜铸造像为主的"大势至—中华宗教雕塑艺术瑰宝"专场,收录60余件顶尖级中原地区造像,融合释、道、儒三家经典造像,许多是此前市场从未出现过或存世特别稀少的。虽然为首次推出,对市场带有探索和尝试,但成交结果不俗,总成交3845万元,买气更多集中于造像的传统艺术气质和风度。北京荣宝次此秋拍首次推出"画家画瓷"专场,开辟了中国瓷器艺术的新风气,  相似文献   

17.
于蓝 《中国拍卖》2009,(6):61-65
每年五月和十一月,苏富比、佳士得都会在纽约举办一次大拍,拍卖种类为"印象派与现代艺术"、"战后和当代艺术"这样的重头戏,加上纽约作为全球艺术市场中心的地位,其拍卖结果往往成为观察全球艺术市场变化的重要依据。自去年秋季以来,艺术市场在金融危机剧烈冲击下大幅下滑,剧烈调整,艺术市场走向不明,今年的五月大拍成交结果因之显得更加重要。在如今萧条的市场大环境下,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各自使出了什么应对策略,效果如何?目前的市场相比于去年究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拍卖》2011,(8):10-11
“艺术北京2011·经典艺术博览会”将于2011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前两届“经典北京”达到了学术和商业的预期目标并且深获各界好评.顺应了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经典艺术的需要。本届“经典北京”将继续秉承艺术北京执委员会务实、真诚的服务态度,以专业的策划和全方位的服务整合中国及国际范围内的经典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19.
奕心 《中国拍卖》2010,(10):58-61
2010年9月16日,艺术北京·经典艺术博览会(下文简称"经典北京")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本届艺博会特别强调对经典艺术精髓的体验,这种体验内涵丰富,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艺术传承的深层历史文化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艺术价值。本刊记者就"经典北京"在展会定位、画廊评选、客户服务、市场营销、媒体宣传等问题采访了艺术博览会执行总监董梦阳  相似文献   

20.
常青 《中国拍卖》2008,(10):62-65
刚刚过去的九月,承继奥运热月的欢腾气氛,有"艺术北京"、"上海当代"、上海双年展、广州双年展等在内的诸多艺术博览会和艺术年展相继登场,形成了一场规模宏大的、与奥运相辉映的艺术盛会。单就与艺术市场联系紧密的艺博会而言,数得上的就有六场之多。除了已经于8月末登场的"艺术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8月29日至9月2日),还有9月上旬的"艺术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9月6-9日)、"上海艺术博览会"和"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简称"上海当代")(9月9-14日),9月下旬的"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9月19-23),以及将于10月初登场的"艺术新加坡当代亚洲艺术博览会"(10月10-13日)。我们看到国内和其他亚洲地区越来越多的艺博会给国内画廊提供了更广阔更多样的展示交流平台,同时也让它们相互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升级。像香格纳画廊(同时参与上海、北京、新加坡的4个博览会)和华氏画廊(同时参与5个艺博会)这样几乎参加所有艺博会的画廊还是少数,大多画廊都不得不进行抉择,况且不少谋求国际发展的画廊还会每年参加一些欧美地区的展会。此番,我们且将国内最受关注的两大当代艺术博览会的比拼做一个近距离观察,将这一南一北两台好戏呈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