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金融》2019,(4):94-96
随着移动终端、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金融行业将业务从传统数据中心向云数据中心迁移,在享受云计算平台灵活、更具可伸缩性、成本更低的便利的同时,也更多地开始关注云计算平台底层架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等问题。本文从金融行业云计算平台创新、覆盖、融合、共享角度,从云平台发展关注的安全、可靠、可用的维度,从混合云平台发展对IT基础架构的应用要求,探讨金融行业发展混合云平台IT基础架构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虚拟化平台的优势、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数据中心的现状、探索情况,提出构建虚拟化平台,实现省级数据中心基础环境"云"化工程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云计算经历的不同阶段,不论是私有云、公有云或是混合云,都将面临云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问题:如何提高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如何降低整体成本和优化管理、如何应对业务的快速变化等,这些都是数据中心建设者们殚精竭虑在思考的问题。目前,数据中心的建设多奉行分开采购的策略,即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平台及应用软件等各自独立采购,而后再集成的方式,这在—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中心的初始购置成本。然而,随着云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需求不断变化,IT技术日趋复杂,而IT效率低下也终将阻碍业务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7月10日,基于对全球网络威胁趋势和云计算数据中心用户需求的洞察,趋势科技在中国市场正式发布新一代服务器深度安全防护系统Deep Security 9.0。与VMwarev Cloud和Amazon云平台实现完美集成的Deep Security 9.0,采用了业内首创的多租户架构,使得拥有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DDC)的企业或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它向其用户提供与众不同、安全的多租户云环境,并帮助大  相似文献   

5.
伴随数据中心云概念的不断升温,相应的配套技术不断完善,数据中心的云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众多的机构已经开始建设数据中心云,其中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中心云建设的第一梯队,包括亚马逊、谷歌以及阿里在内的互联网企业都纷纷组建各自的数据中心云。对信息技术高度依赖的各银行也逐步开始筹划建设自有的数据中心云,那么银行是否可以参照互联网企业的模式,组建银行自有的数据中心云呢?答案是否定的。互联网企业的业务系统层次结构较为单一且层次边界较为清晰,而银行业务系统构成则具有多样性,系统结构也具备相当的复杂性。这就意味着,银行的数据中心云不能完全照抄互联网企业的模式,而应该从银行自身业务系统的特性出发,充分考虑银行应用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建设面向业务的银行数据中心云。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日前,Force10网络公司宣布推出开放式云网络框架Open Cloud NetworkingSM(OCN),该框架为基于开放式架构、开放式自动化和开放式生态系统,为不同类型的数据中心:云数据中心、传统数据中心、虚拟数据中心以及非虚拟数据中心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OCN框架为数据中心的建设、扩展以及管理提供了途...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金融数据中心使用虚拟化技术实现了数据中心的统一部署与集中管理。"云化"工程在整合服务器资源、简化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使得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和数据变得高度集中。数据高度集中之后,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变得更加重要。本文阐述了几种"云化"数据中心容灾的方法:基于数据库复制技术的容灾、基于高可用集群的容灾、基于存储复制技术的容灾和基于存储网关的容灾方法,旨在利用这些技术完善数据中心容灾体系,提升数据中心的容灾能力,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电脑》2014,(12):73-73
为帮助企业IT部门在获得云计算的灵活、敏捷的同时,不至于放弃数据中心的掌控能力,需要一个新的、更加灵活的数据中心。为此目的,EMC重新设计研发了VMAX系列,于2014年年中发布了备受期待的VMAX3高端存储,不仅仅提供了创纪录的大容量、高性能,还为企业数据中心带来了全新级别--云计算级别的敏捷性、高效率和可控性;能够帮助企业既保持传统数据中心的高可用、高性能、安全、可控性等,还能达到云计算的灵活性、经济性和规模性,为客户提供了更强大、更可信和更敏捷的企业数据服务平台,成为企业混合云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于新一代数据中心的规划,光大银行更多是从数据中心的布局和技术支持的角度考虑。数据中心的规划趋于区域性和多活相结合的方式,基于两地三中心的基本模式。在场所方面,数据中心建筑物的规划相对比较传统,为解决数据中心的能耗、成本增加过快等问题,更多考虑绿色节能、资源整合等因素。在运维新技术方面,对虚拟化技术和云技术  相似文献   

10.
《金融电子化》2014,(9):75-76
正基于开放平台的中国银行云自动化管理系统,是云计算技术在中国银行数据中心开放平台的首次应用,是将云的理念与中国银行现有IT基础环境有机结合的项目。项目旨在通过云计算服务、虚拟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整合数据中心IT资源、优化基础架构、加快部署速度、简化管理流程、统一运维管理,提升数据中心的资源使用效率、资源管理水平、项目部署能力,降低物理及人力资源成本,减轻运维人员劳动强度,最终实现打造国际一流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新基建"的快速推进,银行业数据中心迎来了全新挑战。在此背景下,先进数通创新打造分布式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该方案以IT整体架构为蓝图,以业务连续性保障为目标,通过构建两地三中心"双/多活"数据中心,可高度适配多种应用场景。分布式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2.
《金卡工程》2012,(5):2-3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王胜航在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大会期间介绍了企业级用户拥抱云计算四大路径,分别是通过云化数据中心实现削减IT支出及复杂性、通过云化平台实现加快产品上市速度、通过云化应用实现快速应用支持、通过云化业务模式成为云服务提供商。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电脑》2011,(9):95-95
本刊讯近日,云就绪网络领导厂商H3C正式发布了全球业界首款面向重载云网络的新一代数据中心级接入交换机S5830系列产品。作为H3C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最新成员,S5830系列交换机凭借着全球业界最先进设计理念,满足重载云数据中心对于网络提出的要求,树立了数据中心接入交换机的新标准。这也是H3C继年初发布高性能核心交换机S10500系列之后,在云就绪网络领域的又一次领先举措。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于云的认识还在不断发展变化,仍没有普遍一致的定义。正如用电不需要各家各户自备发电机,而是直接从电力公司购买一样。云计算是由专业网络公司或组织机构来搭建计算机存储、运算中心,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云技术如何能推动软件测试平台的跨越式发展,是笔者关心的内容,也是本文将要探讨话题。  相似文献   

15.
在日前召开的2014华为云计算大会(Huawei Cloud Congress,HCC2014)上,华为发布了涵盖数据中心、融合存储、云操作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多个领域的创新IT解决方案,通过简化以云计算为中心的IT基础设施,赋予了"精简IT、敏捷商道"新的内涵,实现系统更精简、业务更敏捷。  相似文献   

16.
区域数据中心集中了大量的应用程序和信息资源,如何建设区域数据中心展现平台,向用户友好、合理地展现这些资源,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区域数据中心展现平台的定位,介绍了相关技术及其优点,探讨了引入Portal技术建设区域数据中心展现平台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外资云在中国受到严格政策限制,但他们仍将成为中国市场主要玩家.对目前的领先者阿里云构成挑战.阿里云等中国公司也相继宣布海外发展战略.直击外资云巨头腹地.未来的云市场,竞争将覆盖全球。中国西部小镇宁夏中卫,常年气温平均10摄氏度以下,最近两年,这里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热火朝天。一座座投资上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将在这里拔地而起。日照时间长、常有大风过境,且土地价格便宜。这里是绝佳的数据中心选址,而数据中心是开展公有云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8.
面对当前数据中心日益严峻的运维管理压力,如何借助“云”的力量,全面提升运维管理能力?交通银行数据中心对业界云计算概念和相关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运维现状,开展了系统运维云服务平台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近日,赛门铁克公司宣布推出全新灾难恢复解决方案Symantec Disaster Recovery Orchestrator,为中小企业数据中心在灾难来临时提供一键式的数据保护。全新的Symantec Disaster Recovery Orchestrator可以自动执行和管理从物理或虚拟机中基于Microsoft Windows的内部应用程序到Microsoft Azure云的接管和故障恢复。不仅如此,全新的赛门铁克灾难恢复解决方案可以复制应用程序数据,并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都在研究、引入云计算,传统的大型数据中心已经或正在进行变革,加速向云数据中心转变。同时,传统的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往往采用"两地三中心"模式,出于对提升高可用性、提高设备利用率等需求,双活或多活中心成为业内数据中心建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