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本文利用收敛分析框架研究技术引进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地区间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经济较落后地区技术引进的技术外溢作用更强,技术引进有助于实现地区经济收敛。基于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的结论证实,技术引进不仅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对地区经济收敛也产生显著影响。技术引进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本文利用收敛分析框架研究技术引进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地区间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经济较落后地区技术引进的技术外溢作用更强,技术引进有助于实现地区经济收敛。基于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的结论证实,技术引进不仅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对地区经济收敛也产生显著影响。技术引进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技术引进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人中型企业为背景,分析了技术引进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封技术引进和经济增长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和OLS相关性分析。文章分析了技术引追与经济增长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关系,显示两到三年之间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能够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看,经济不发达国家赶上和超过经济发达国家的捷径,无一不是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然而每一个国家技术引进的成败,却要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技术引进国的管理水平,这一点已由许多国家的技术引进实践所证明。例如,被世界公认为技术引进最成功的日本,在50年代初期,经济技术水平较当时世界最先进  相似文献   

5.
在论证技术引进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技术引进存在的问题对其贡献发挥的制约,指出应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加强技术"引进后"工作、拓宽信息渠道以及引进先进管理机制等途径,增强技术引进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6.
加快开展技术引进 发挥技术性后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鹏 《经济师》2005,(2):41-4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先进技术的引进对于促进一个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的作用日趋显著 ,而且技术引进也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的集中体现。文章将从后发优势等理论入手 ,分析技术引进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提出当前国际环境下开展技术引进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进步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的结果,并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仅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理论上,由于技术引进依赖、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和逆向溢出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受技术差距、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1年28个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进行估计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负相关,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进一步的扩大对外开放中,要继续坚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战略,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夯实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在当前日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技术引进则是加快科技进步速度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技术引进对加速我国技术进步,改善基础产业落后状况,增强经济实力,扩大外贸出口,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发  相似文献   

9.
美国、日本和中国技术引进与创新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美国、日本和中国技术引进与创新的特色比较,揭示出技术引进与创新的不同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中国的国情现状决定了中国的技术引进与创新模式现在要适时实现由物为载体到信息为载体的技术引进与创新模式转换,要鼓励在模仿创新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加大国家创新体系的投资力度,从而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0.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及其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对我国工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在考察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变动趋势及分布特征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的绩效。结果显示:技术引进对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引进对就业的增长产生负向影响;经济环境变动降低了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技术引进仍是大中型工业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善企业绩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利用我国1996~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探究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结果发现:因研发活动多集中于高技术产业,自主研发可有效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由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内技术引进和国外技术引进对处于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优化作用具有门槛效应。国外技术引进能有效提高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国内技术引进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表现不同,应根据各地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适宜的技术发展策略,以有效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2.
南朝鲜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它享受了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实行重点引进,进口替代,出口导向,以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技术引进战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技术发展的高度国际化,技术引进已成为后进国家加速发展的一条捷径;但一些国家没有因此带来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反而陷入日益严重的债务危机之中。严酷的事实告诉人们,在技术引进中倡导和坚持主导性原则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与反思:技术引进对"赶超式"发展的作用及其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通过技术引进只用了20年的时间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技术国家,成功地实现了“赶超战略”。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但是,由于技术引进的方式、目的和主体不一样,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技术引进对于后发国家经济“赶超”的重要意义。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先行国家的科学技术,实现经济超常规的增长,同时避开人均资源配置占有水平低的发展矛盾,这就是技术引进在今天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转让和引进也随之日趋频繁。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通过技术引进 ,节约时间和经费 ,提高国内技术水平 ,进而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增长。可见 ,技术商品具有特殊性 ,对于国家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增强作用巨大 ,而技术的输出方往往不顾及引进国的利益 ;同时 ,微观引进主体———企业又受到信息、能力和短期利益目标的限制 ,使技术引进的效果大受影响。所以 ,技术引进需要政府创造一个优质高效的制度环境 ,对技术引进各方的行为加以激…  相似文献   

16.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中,南朝鲜的技术引进是相当成功的。进入80年代后,南朝鲜为实现其雄心勃勃的、在本世纪内使自己的经济实力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计划,更进一步加快了技术引进的步伐。本文就南朝鲜技术引进的现状、原因、成效、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等作一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是技术引进方式,研究表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速度与投资增长速度和技术输出国经济增长速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8.
技术引进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技术引进程序也将不断简化,但为了保证有效引进,避免和减少技术引进失误(重复引进、引进不配套等),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宏观控制,促进引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技术引进保障体系。根据当前我国技术引进的实践,必须加强事先控制,把失误控制到最小范围,亦即加强合同前的项目审批工作;同时也要对引进全过程进行全面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技术引进保障体系结构鉴于以上思路,构造我国技术引进保障体系框架结构,如图l。现对此体系结构主要…  相似文献   

19.
技术引进中限制性条款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融合以及我国涉外技术经济关系的发展,技术引进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应地,如何规范技术引进活动以促进我国技术贸易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普遍关注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其中限制性条款更是技术引进许可合同中的焦点问题。从分析限制性条款的概念入手,研究国际组织以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限制性条款的不同法律调整方法。鉴于技术引进所借助的法律形式均为签订技术引进合同,而借鉴国际立法经验,竞争法(反垄断法)则是调整技术许可问题中有关条款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为确定我国对限制性条款的判断标准、救济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技术引进方式的再选择在我国基本实现机车内燃化和电气化之后,要进一步提高机车技术水平,在引进技术方面应当走集约化技术引进的道路,也就是说,我国已具有了一定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后,技术引进重点要从成套设备进口转向单项关键技术引进上来。但是,由于机车技术的特殊性,它往往成为国际政治交往中的一个筹码;更为重要的是,国外公司根据自身的经济利益,不会轻易将关键技术转让给我们,这也是历年软技术引进较少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我国铁路工业可以考虑改变技术引进方式。在众多的技术引进方式中,合作生产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