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这样一个称谓代表着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和阶层,他们的生存境遇、精神面貌、举止行为往往折射出这个国家最本质的面貌。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中的李顺大既有中国广大农民的共性,又有自己在独特生存环境和时代大背景下形成的个性,本文将从其个人形象与广大农民形象的共。性与个性两大方面,来分析比较李顺大这个典型的农民形象。  相似文献   

2.
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农村稳定是我们农村工作的奋斗目标,而农民增收是我们农村工作的主题,是财政增长、农村稳定的基础。去年,江西省临川市大灾之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1元,今年又提出了确保增加220元、力争增加260元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如何实现?我们深入到乡镇、村组和农户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思考。广大农民收入呈稳中有增态势临川市是个农业大市,去年,全市在遭受严重洪灾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13.2亿元,是1978年1.1495亿元的1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51元,比199…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产业》2001,(2):42-45
中产阶级,这个令人羡慕的阶层因为社会体制原因一直以来在我国并不存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如果这个阶层还不形成必将影响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日前,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表示,这个阶层在我国形成已有一定的基础。未来的10到20年就将是中国中产阶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还指出,其中五种人最有可能成为中产阶层。他们主要是:科技企业家、金融行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各类专业人员尤其是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国外驻华企业的中方管理人员、现在个体私营企业家中的一部分。萧灼基说,中国个人金融资产已经超过10万亿(包括储蓄、有价证券、现金等),其中少数人积累了比较多的金融资产。中产阶层的形成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将大有好处。(哲文)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两件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技术革命,突出表现为互联网;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运动,青壮年劳动力正突破一切有形和无形的枷锁迅速融进全国性的大市场,最底层的农民阶层和中上层的社会精英阶层一道,突破观念、单位和城乡分隔的重重障碍,把自己蜕变成为最具活力的市场资源,并由此支撑起长期以来一些官员和经济学者引以为豪的中国经济奇迹。他们,成为中国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的“流动的资本”。  相似文献   

5.
新移民报告     
改革开放可以被看作是执政者与社会达成的一个契约,即在稳定中将中国建成小康国家、实现现代化,满足国人对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的需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需要。但社会契约并不是无限有效的。这个契约在过去三十年保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然而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2003年1月25日马年的岁末,是阿拉善地区近几十年最寒冷的一个冬天。然而,在阿拉善左旗民政局的院内,热烈的气氛却驱散了零下二十余度的寒冷。   这是中国生态最脆弱地区,沙尘暴发源地的旗民政局的帐户上又出现了十五万元人民币。这是著名民营企业家、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柱先生和内蒙九届政协委员、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常...……  相似文献   

7.
中间阶层是转型期中国新出现的阶层。核心中间阶层包括企业主、中高级管理层。中国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大社会整合力度,容纳与平衡更多的利益。近年的投资移民热反映的是核心中产阶层对代际传递的忧虑,以及中国制度的利益容纳与平衡能力问题。个体化的中产阶层是脆弱的。由于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后卫态度,面对转型社会的问题,他们倾向通过移民,而不是公众参与,来解决自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新的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日渐突显.文章将以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位于40-50岁之间的"三无农民"为调查对象,从这部分"三无农民"阶层的生活现状入手,分析此类农民阶层的困境,并深入研讨.究其原因,深层次地提出政府作为一市场主体和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在帮助40-50岁"三无农民"走出困境全面建设小康与和谐社会中所能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政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在中国传统的产业工人和农民之外,出现了一个新的中等收入阶层。如何科学正确认识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功能,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深入研究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思想文化功能,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中等收入阶层队伍,充分发挥其社会稳定器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记者:在我的印象中,您一直是一个农业经济学家,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城市化这个问题的?这和您对农业问题的研究有联系吗? 文贯中: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就慢慢悟出来了。我在感情上非常同情中国农民、非常愿意帮助他们,但在理性上,我认为他们的人数必须要下降。我们要消灭一个旧的农民阶层,代之以一个人数很少但质量提高了的现代农民阶层,也只有这样,我们才  相似文献   

11.
游艇消费,其背后乃是中国新兴富裕阶层对奢侈品的热切追求.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分析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是2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算大,但上升幅度却是全球之最.  相似文献   

12.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对我国的经济法体系能否适应当前经济改革的现状下的要求提出了问号。如何在人民的要求声中找出最能促进经济稳定的经济法改革方案,是所有法律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北方经济》2003,(7):1-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村、农业问题解决的前提在于农民问题的解决.同时,现代化进程就是不断消灭农民阶层,使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一再证明了这一真理.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来,农民工的阶层定位并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人们都习惯于把农民工与农民相提并论,似乎农民工与农民没有什么区别。是的,尽管中国的农民工已经有多年的坎坷历史,但由于二元体制和二元社会的障碍,农民工一直作为农民的一部分,与农民、与农村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必须看到,农民工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他们正在迅速从农民阶层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村劳动力的分流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又具有十分突出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区由于连续几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能否解决温饱,农村经济能否稳定发展,劳动力资源能否合理流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活题。为此,我们与柳林县劳动保障部门对全县15个乡镇和32个村的65户农民家庭进行了调查,切实感受到了农村劳动力输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西方中产阶级看中国"中产阶级"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大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文章以此为基点,结合对西方中产阶级的研究,从中产阶级对社会的影响入手,对中产阶级定义、西方中产阶级的形成因素等展开讨论,最后得出对中国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道路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青 《魅力中国》2011,(17):239-239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城市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农民从内地偏僻的乡镇涌向城市寻找新的生活,出现了一个中国特有的阶层——农民工阶层。本文以底层艺术创作为视角,通过对《中国式民工》的文本分析,解读大众文化下的底层创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城市政策的放宽.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进城务工的农民,而他们当时只是被当作城市的“盲流”,甚至被认为是危害城市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才形成了大规模的区域间流动,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农民工才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从“盲流”到农民工这是极大的跨越,是国家政策的巨大嬗变,也是农民阶层自身发展的重要历程。  相似文献   

19.
百福司集镇是鄂西南一个少数民族集居区,这里居住着土家族.农村改革开放以来,这个集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的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结构和利益格局逐步多元化,农民阶级内部形成了一种层次性的多元化利益群体结构,这为农民的阶层分化提供了背景和条件.依据生产资料的使用方式和对生产资料使用的权力,作为分层的标准,将百福司集镇人员分为:纯务农劳动者阶层、兼业农阶层、镇企业工人阶层、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等几个阶层.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这种农民的阶层分化将会进一步显现出来和稳定下来.  相似文献   

20.
用法律保护农民承包农村集体土地的权益,关系到我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能否稳定,也是我国农村家庭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问题,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关键是抓住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的建设。建立农村土地登记制度和农地纠纷解决机制是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建设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