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祠堂之制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宗族制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祠堂建筑是宗族文化的物质承栽者和形象揭示者,也是中国古代主要建筑类型之一,其选址、平面形制都有强烈的“礼制”色彩。作为广府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的广府祠堂建筑,有其明显的特点,文章对其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形成了等级森严的贱民贱业制度,包括人口等级制度和职业等级制度.贱民和贱业从业者在中国古代被鄙视.现在,虽然贱民制度已经被取消但职业等级观念仍影响着中国人,低端服务类职业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冷落.发展服务业尤其是低端服务业必须改变这种落后的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建筑经历千年发展,在尊重民族性、地区性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改良、进步,形成富有内涵的建筑文化体系。中国古代建筑从最初的巢居,到木架构的出现,再到砖石技术的成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并且深受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带有儒家思想的烙印。文化影响建筑,建筑是文化的反映,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横向特征和纵向特征,不仅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而且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促进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峰  熊红丽 《企业导报》2012,(8):240-241
中国传统建筑及建筑装饰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表现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封建的礼制、伦理道德、理想追求等等。大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这种文化自然表现得更为显著和更加集中。本文主要是以"门"为代表来把这种建筑文化展示在人们面前,小中见大,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传统建筑艺术与中华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方象  于爱清 《东南置业》2008,(11):78-81
“风水”学是中国文化的独创,它的核心理念就是人与居住、办公环境、建筑结构的和谐相处。著名的古代建筑文化专家王其亨教授认为:“‘风水’术实际上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它与营造学、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不仅中国人对我国古代的风水术有如此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有关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理论、艺术方面的论文,精彩纷呈,百家争鸣。但就建筑与书法艺术的专论而言,目前很少。我认为建筑中的书法艺术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处,也是中西古建的差别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书法艺术,可称建筑书法。它可包括:摩崖石刻、建筑题记、题额、碑刻、匾额、楹联及地下的墓志铭等。书法在中国古代的宫殿、宗教、园林、陵墓、民居等建筑中,无处不在。从大型的宫殿、楼阁、庙宇建筑,到亭、桥、牌坊、民居的门口、照壁小型建筑,数不胜数,琳琅满目的匾额、楹联、碑刻佳作点缀其上,融建筑、绘画、雕塑、文学、书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空间观念的发生、发展,与王朝政治形态的大一统思想密切相关.通过对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及其空间礼制的讨论,探讨我国传统空间观念的礼法政治内涵,及其对后世聚居空间观念与空间实践的影响,揭示了王朝政治形态在传统区域空间观念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风沙学与中国营造、中国造园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的三大支柱,建筑风沙学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建筑风沙学是人们从建筑风沙的角度对生存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学问。  相似文献   

9.
陈擎  李小娟 《价值工程》2010,29(23):89-89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主要通过建筑布局、建筑环境、建筑材料、建筑艺术等来展示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中的轴线、院落布局以及贴合环境的设计手法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体现。新馆成功的将现代社会功能溶于古建筑群之中,其古而新的建筑形式蕴含着本土化与现代性融合下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构成的单体形态及组合形态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程式化设计既突出了以理性为主导的创作精神,又闪烁着浪漫的光辉。同时,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精细程度与其独特的审美意匠,由此激发对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创作精神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封建政府中科技官职的设立,不但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也对古代标准化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宋朝李诫就是我国建筑史上受命于朝廷的官员“将作监”,是对建筑技术和标准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推动作用的人物。他编修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出现的一部重要技术法规,其内容是集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手册、技术标准和规范、劳动定额为一体的专著。其中的材分模数制和斗棋结构是我国建筑史上非常重要的标准化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已经日益引起从事房地产业、建筑业、装饰业夏设计界人士及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故宫四谜     
《财会月刊》2008,(4):I0016-I0016
为什么叫紫禁城 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星垣和天市垣。紫微星垣是中垣,它在北斗星的东北方,古人认为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又因皇宫是等级森严的禁区,便用紫禁城的“禁”字来强调皇宫的威严。  相似文献   

14.
北京近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所说的北京近代建筑 ,基本上是指北京在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 ( 1840~ 1949年 )所建造的建筑。近代北京处于政治风云急剧变幻之中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碰撞、融合 ,使北京的近代建筑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式。北京近代建筑是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是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 ,是北京城市历史风貌的有机组成部分。北京近代建筑的样式 ,可归纳为“西洋楼式”、“洋风”、“传统复兴式”和“传统主义新建筑”四种。“西洋楼式”专指中国工匠和营造者对圆明园西洋楼建筑进行模仿和发挥、并搀杂进北京古代传统建筑装饰的样式。…  相似文献   

15.
吴宇坤 《价值工程》2014,(14):109-111
古建筑是中华五千年灿烂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宫殿是古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类型,紫禁城则是历代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现存的唯一实例和最高典范,在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上代表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的最高水平。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势是丰富多彩的,本文将从紫禁城的宫殿屋顶展开来介绍中国古建筑屋顶的样式和等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注重于重礼制教化,致中和、重礼教、敬天地;崇尚人文精神,西方古典建筑重对称,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以及强调艺术、技术、环境的协调与布局,重视比例的适当与艺术的精巧等。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建筑的理念性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上,而欧洲建筑的理念性主要集中体现在"逻辑思维"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居门面是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门面的装饰性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是民居建筑中重点装饰的对象。本文通过对中国民居的门面装饰特点的分析,使中国民间住宅门面的装饰艺术和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现在媒体上一些管理类文章在反思儒家文化,大概是说,明哲保身、墨守陈规和等级森严的儒家传统无助于形成培育个人创造力的社会环境,这使企业失去了更新和自我发展的动力,也使中国的政治制度失去了更迭的活力,因此中国社会制度近两千年没有发展,而儒家思想只是为统治者提供的一套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尹家琦  童霞 《价值工程》2011,30(14):112-113
本文依据绘画、寺庙壁画、遗存实物与文献记载等资料,对唐、宋、金、元至明清时期的宫殿、祠庙、住宅及衙署等工字形平面的建筑进行分析,探讨其起源和发展演变情况,使人们认识到这种组合方式在中国古代建筑布局演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若玎 《科技与企业》2011,(10):101-101
通过分析易经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以及风水学对环境、自然的认识,结合《周易》相关理论,阐述其的深刻内涵:蕴含着我国古代哲理、美学、心理、地质、地理、生态、景观等方面,并以此为基础分析风水学对古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以及对现代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