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资产交易面临的直接约束视角,对套利限制与A-H股定价偏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A-H股交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1)套利限制会显著加剧A-H股定价偏差;(2)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和沪(深)港通开通之后的时间段,套利限制引起的定价偏差边际效应显著降低;(3)相比于制度性限制因子,机构持股和沪(深)港通开通能够更显著降低市场性限制因子对A-H股定价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成长、互联互通政策有助于降低市场性限制,从而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但仍受到内地资本市场既有交易制度设计的约束。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利率互换可行性及其市场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鹏 《上海金融》2005,(12):19-21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人民币利率互换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目前几种比较适合推出的人民币利率互换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针对如何构建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公司债违约的现象不断发生,这使得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失。虽然我国创新了信用缓释工具(CRM),但其效果并不明显。然而,已在国外发展成熟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引入中国,将会对中国公司债有何影响呢?本文通过了解国内外有关学者对CDS的分析、对比美国和中国CDS的发展情况,然后得出中国CDS对公司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货币互换协议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我国货币互换协议的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段,对其背后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揭示出:(1)次贷危机前的动因主要是,寻求亚洲区域合作,增强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次贷危机中的动因主要是,提供短期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防止经济增长放缓;(3)次贷危机后的动因侧重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促进经济增长。三个时段的动因带有历史承接性,但又体现出一定的"时变性"。另外,与美国同期对比后发现,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互换协议进行了期限上的创新以将其用于对外贸易、投资,并兼顾人民币国际化,从而多元化了其目标。  相似文献   

5.
利率互换交易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利率互换交易无论是交易量还是交易结构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12月基于Shibor的交易量首次超过长期以来一直居于首位的FR007。该文对2007年末到2008年初这段时间内互换曲线的形变、互换利差变化以及互换交易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总结,对利率互换的研究和交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建胜 《广西财政》2000,(8):40-41,43
  相似文献   

7.
货币互换结构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换交易高层是国际金融市场中发展最为迅猛的市场之一。货币互换,是指具有互补需求的双方互换不同币种的本金与利息的一种安排。本文首先介绍了货币互换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货币互换的金融结构分析,介绍了货币互换在我国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金融互换作为目前国际上应用最普遍的金融衍生工具之一,也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工具。金融互换在调整资本结构方面主要的作用在于规避利率和汇率风险,降低利息费用,从而降低债务资本成本。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互换在我国发展的条件日渐成熟,企业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其在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的明显优势,适当控制其风险,达到调整资本结构、提高企业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利率互换作为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在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利率互换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是发展最为迅速的金融衍生产品之一,引起了越来越多市场成员的关注,这就有必要对利率互换及其定价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具体分析了利率互换的含义、市场状况、市场上对利率互换的需求以及利率互换的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差之谜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内地和香港地区的上市退市制度差异导致的制度租金,即"壳价值"角度出发来解释A股相对于H股的溢价。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将2000年以来86家双重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壳价值对A-H溢价有较强的解释力,A股溢价部分来源于政府管制带来的上市资源稀缺,进而产生的制度租金。从绝对数值的历史表现来看,A股单个公司的壳价值平均约为30亿人民币。笔者测算结果显示,随着近年来A股发行制度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上市资格的稀缺性有所缓解,壳价值相应随之下降,但目前壳价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例仍高达14%。  相似文献   

12.
程婷  韩甜甜 《中国外资》2013,(16):58-58
20世纪70年代初、60年代末,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on Woods System)建立起来的金汇兑本位开始走向灭亡,随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1976年,牙买加协定的达成,标志着国际货币制度迎来了管理浮动的浮动汇率制。期间由于各国国际收支不断恶化,大多实行了外汇管制,以防止资金外流。在此情况下,英国和美国企业之间为逃避外汇管制而安排了英镑与美元的平行贷款,自此互换交易开始萌芽。而在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利率互换依据其比较优势的原理,使得其成为一种管理利率风险的最基本和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完成了酝酿已久的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由此,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新型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本文阐述了基于比较优势的利率互换原理,分析了光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的第一笔利率互换业务,介绍了国内利率互换业务的开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前景,指出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和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利率互换这一金融衍生品将会成为众多企业规避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15.
人民币国际化之货币互换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宇 《上海金融》2013,(4):32-36,117
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在实际中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外央行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互换实践的介绍,提出:应在传统的互换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人民币与境外其他币种的互换,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在具体操作层面实现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助推作用.从这一观点出发,文章重点对现阶段以货币互换形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难点、策略选择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田倩 《时代金融》2013,(5):119+128
金融互换是一种成功的场外交易金融创新工具,有规避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降低筹资成本、拓宽投资渠道、增加业务收入、完善价格发现机制和逃避外汇管制等作用。为给使用者提供质量高的会计信息,充分揭示互换风险,实现投资目的,达成"决策有用"目标,金融互换的会计研究至为重要。本文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信息揭露三个过程分别对金融互换中的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希腊债务危机:基于金融互换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的欧洲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次贷危机所导致的衰退潮尚未退去,希腊的债务危机又在整个欧洲上空蒙上一层阴霾。而随着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纷纷陷入债务危机这一旋涡,可以说,欧盟甚至整个欧洲,正在经受新一轮的挑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不合理的高福利体系令经济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的希腊政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利率互换市场的不断发展,通过对标准利率互换协议中的条款进行变化,市场创造出了非标准的利率互换交易模式。一些市场参与者尝试通过非标准利率互换交易组合用于企业间资金借贷,偏离了利率互换交易的基本功能,有违监管要求,同时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当否定其法律效力。资金借贷有资金借贷的合法途径,利率互换不能成为借贷工具。  相似文献   

19.
该文首先分析了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如何为投资者提供固定收益投资的违约保护;其次分析了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资产如何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最后文章认为2008年随着操作流程的简化,企业债券将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占据较大的份额,而引入信用违约互换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债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美元互换开始作为中央银行之间货币互换的典型,起源于国际美元短缺。将近一年以后,中国也开始签订人民币互换协定。但从结果来看,美元互换的使用不断突破原有额度,而人民币互换使用比例不足10%。通过利用2007—2014年参与美元互换的14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美元互换使用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贸易和金融的风险暴露越高,接受国使用美元互换的额度可能性增加,即进入参与美元互换的经济体行列的概率增加;进一步地,接受国面临的美元短缺形势越严峻,为了应对危机其使用美元互换的额度会增加。具体来讲,在外汇储备不能有效应对进口压力时,接受国便会增加对于美元互换的使用。另外,也考虑到了其他政治和经济影响因素,但结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