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外部性求解的产权制度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卫东 《当代财经》2004,(12):71-74
依据帕累托边际最优条件,生态外部性行为的最优求解必须使这一行为发生的边际成本与包括发出方及承受方在内的所有成员因这一行为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等,据此,本文提出了生态正外部性激励和生态负外部性抑制的制度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2.
外部性理论在森林环境资源定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外部性理论是解释经济活动与森林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理论。本文利用外部性理论对森林环境外部性的计量分析进行初步的演绎和推算,推出公式为森林环境资源价格=森林资源产品原木的国际价格-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学基础之一:“市场失灵”。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庇古的外部性理论,由于自然环境提供的服务不能在市场像其他普通商品一样进行交易,市场机制无法对经济运行主体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调控。庇古将这种以危害自然为表现形式的外部性,称为“负的外部性”。由此看来,生态环境污染是负外部性的典型表现形式。作为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成本未参与其产成品的生产成本核算,只是一种社会成本。由于企业无须参与社会成本的负担,在追求其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按照“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原则,安排…  相似文献   

4.
一、对国际直接投资外部性的界定 外部性(externalities)也称外部效应,在经济学中,是指经济主体个体经济行为的外在影响,其产生根源在于经济活动中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体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外部性具体又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相似文献   

5.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由于规模和市场关联度的优势,对整个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外部效应。金融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带来的负外部效应会引发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和危机。分析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正负两方面外部性的作用机制和宏观效应,研究发现负外部性加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边际成本、政府和纳税人的负担,而且会快速传递到宏观经济体系;进一步结合庇古和科斯的外部性政策方法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将监管方法从政府解和市场解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的业务管制和资本附加等监管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负外部性内在化,但是对于银行规模和税收方面的监管措施还需改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管道破裂、石油泄漏、设备燃烧等负面新闻暴露了石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负外部性。静态博弈中的囚徒困境告诉我们,石油企业有逃避社会责任的倾向,政府管制具有必要性。动态博弈中的Stackelberg模型告诉我们,有效的政府管制可以通过增加逃避者的成本和扩大它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来刺激企业迅速承担相应责任。当政府管制增加的惩罚高于逃避责任减少的边际成本时,政府管制是必要且充分的。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业有明显的金融属性,其虚拟化易导致泡沫化。本文对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价上升的财富效应提出质疑,认为当前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房价的获益小于其带来的社会成本,即房地产市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对社会造成福利损失,其经济绩效是局部、片面的,而社会成本是全局性的,此即房地产业金融负外部性效应。房地产业金融负外部性表现在全局性的社会成本,这主要有拉动通货膨胀、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银行危机的外部成本、侵占耕地的代际成本、伦理代价、社会不稳定等,这些都是房地产业的成本外溢或成本社会化,是社会福利的纯损失。政府应当在降低房地产金融负外部性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控制房价与合理调控缓解负外部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部性对银行业有效竞争的影响显著。在存在外部性的条件下,同样的资本和要素难以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同样的报酬,以利润函数作为切入点,分析某一银行的投入和产出之比发生的变化。金融产品的成本组成包含外部边际成本,选取税收负担、营业费用作为外部边际成本关键因素,分析外部性对银行业有效竞争的影响程度,由此提出优化银行业竞争外部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源经济时代,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其负外部性已超过外部经济。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补偿相应的负外部性成本,即将消耗的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价值纳入矿产资源价值。相比较而言,征收庇古税是一种较好的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因此,建议小范围的短期负外部性由直接谈判进入生产者成本,具体通过地方政府征收相应的环保和生态保护基金或税进入生产者成本,或普遍对全部碳排放行为征收碳税,或者在消费环节征税。最普通的、也许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消费环节或矿产品制成品的销售环节,以矿产品消费税形式征收与矿产资源消费相关的负外部性成本或所消耗的生态环境资源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制,估计影响产业集聚的各个效应边际效益.通过理论分析,使用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全球价值分工程度通过要素禀赋效应、金融外部性效应、技术外部性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影响制造业产业集聚机制.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劳动力和资本的竞争优势,随着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加深,金融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对于产业集聚有明显正向影响,但贸易成本效应会阻碍产业集聚进程.  相似文献   

11.
由于金融危机和国外高额的棉花补贴对国际棉花价格的冲击,基于保护国内棉农利益和棉花产业安全,为制定棉花支持政策提供依据,运用分解求和法列举了棉花生产的12项外部性影响,先分项计算,最后汇总求和评估了中国棉花生产的环境外部性损益。结果表明,2012年中国棉花生产的环境正外部性价值大于环境负外部性成本,两项合计其环境外部性价值为81.0963×108元,其中,棉花生产的碳汇正外部性价值为157.20×108元,灌溉水资源浪费损失、化学污染、生物多样性损失等环境负外部性成本为76.1033×108元。研究认为,为了矫正外部性影响,政府应采取政策措施给予棉花环境保护补贴,并加大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投入,控制棉田化学物质使用量,增强我国棉花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食品安全违法成本构成的基础上,从经济学的视角,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了食品安全违法存在着外部不经济,即食品安全违法的边际社会成本高于其边际私人成本;食品安全违法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同时,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对食品安全违法的监管问题;提出加强政府监管,完善政府立法,以及突出食品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等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玉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4,(16):291-292,300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外部性概念引入环境保护领域,是为了寻找促使外部性问题内在化的有效方式,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外部性,主要是生产和消费的负外部性。环境经济政策是国家环境当局从影响成本—收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选择,以便最终有利于环境的一种政策手段,其主要目标之一是最大限度地减弱以至消除其外部性的影响,将外部性问题内在化。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5—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的HS92六位编码数据,采用H-K测度方法测度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增长由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共同拉动,但集约边际起主要的贡献作用,其贡献率在2003年以后到达70%以上。经济规模对集约边际有显著的正影响,农业附加值占GDP的比重、贸易成本、经济危机对集约边际有显著的负影响。农业附加值占GDP的比重、与中国签订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对扩展边际有显著的正影响,贸易成本、人均GDP年增长率对扩展边际有显著的负影响。经济危机对集约边际有显著的负影响,扩展边际具有"稳定器"作用,这为解释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脆弱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具有丰富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5.
文献回顾表明,迄今为止关于外部性理论的研究都局限于静态分析,忽视了外部性动态传导问题。若由动态视角去分析外部性传导,则从中可以引出关于市场效率问题的极为重要的理论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序贯外部性的概念,并对其动态传导和链式反应机制进行了探讨,构建了单向序贯外部性传导的数学模型,并剖析了双向序贯外部性传导的机理。文章指出,在外部性实施主体存在失当行为或利他行为进行转移私人成本时,市场的准入成本标准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中正序贯外部性降低了外部性受体的准入成本标准,而负序贯外部性则提升了该标准,在外部性实施主体与受体进行接触时,此准入成本标准的信息便按时间序列进行传递,外部性受体受此信息刺激后转移成本以使自我处于有利境地,从而造成序贯外部性的链式传导。最后,本文针对序贯外部性传导和政府规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经济领域中判断是采用经济自由主义原则还是采取国家干预主义原则,主要取决于其动因是诱导形成正序贯外部性还是阻止或预防发生负外部性的传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将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汽车消费会产生废气、噪音及相关的热导效应等环境污染和道路拥挤的负外部性问题。大气环境与道路的共有资源特征是造成汽车消费污染和道路拥挤负外部性问题的经济根源,矫正负外部性问题需要通过能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税收、法规和行政制度安排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王慧  刘宏业 《经济问题》2012,(5):110-113,120
随着人们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普遍关注,货币的国际化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利用货币竞争模型分析由于货币的网络外部性和转换成本的存在所造成的国际货币的惯性,从而解释世界上到底需要多少种国际货币、为什么在每个时期只能有一种货币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为什么一种货币想要取代已有的国际货币的过程都十分漫长等问题。对上述问题的解释启示我们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要关注货币网络外部性和转换成本的影响,可以通过贸易逆差输出人民币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来培育人民币的网络外部性。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农业技术(SAT)采用不足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及其采用特征进行简要概括的基础上,运用效益—成本边际分析法对可持续农业技术采用不足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原因在于外部性和不确定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许源  李南 《生产力研究》2004,29(1):114-117
二战以后 ,主要由于船员成本的上升和严格的配员条件 ,传统海运国家的船舶纷纷移籍至开放登记国。面对开放登记国的挑战 ,传统海运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新的应对举措。因为原有保护主义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 ,目前西欧国家通过制度创新引入第二船籍制度和吨税制 ,有力地促进了本国海运业的复苏。  相似文献   

20.
王绪龙 《时代经贸》2008,6(19):202-203
当代人在按照自己意愿利用和选择环境资源方式组合时容易给后代人带来不利的影响,即产生负代际外部性。科斯定理在特定假设前提下提出通过界定产权的方法来解决外部性,但恰恰正是这些假设条件导致其解决生态环境负代际外部性问题上的失效。因此,代际负外部性的解决还需要经济学理论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