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倪外 《世界经济研究》2012,(12):10-17,84
低碳经济发展的全球治理与合作体系主要由国际谈判与决策机制(政府间治理框架)、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市场经济体系新规范)、国际低碳技术扩散系统(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低碳创新技术应用)等三方面构成,其中,政府间治理框架主体的多样性和诉求的复杂性决定了决策过程的曲折性。在市场经济体系新规范中,发达国家利用现行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机制的优势话语权控制甚至垄断主要交易市场及交易品种,碳排放作为又一项重要的国际资源,发展中国家正逐渐丧失对资源开发、市场定价、交易过程的控制权,并面临资源价值控制权与主导权的再一次弱化。在国际低碳治理体系技术体系中,基于全球治理共识下的低碳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扩散、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效应逐渐显现,但技术权力决定的利益诉求对低碳技术流动的制约作用也同时凸显。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与分析,认为国外旅游业低碳化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量测量、能源结构调整、减排经济手段评估等五个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碳旅游特征、理论体系、减排技术、景区、酒店与社区低碳发展等方面.在此基础之上,对低碳理论基础薄弱、发展路径少、研究地域范围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从旅游业的低碳减排目标、政策保障体系、减排经济手段、减排技术与能源结构、合作模式等方面对我国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研究做出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景区创建与管理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有助于变革当前旅游业发展规划,推动公众养成低碳生活方式,实现旅游发展与保护环境共赢,甚至推动区域内产业的耦合发展。当前旅游也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实现“低碳”转型,应当从软件、硬件以及产品三方面出发,构建低碳旅游景区的体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景区管理模式、建立景区间的战略联盟,从而推动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日低碳技术合作现状及前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热点,"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合作遂成为各国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在东北亚地区,日本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迫使日本企业为其先进低碳技术寻找市场,以获得低成本的温室气体减排.对我国而言,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不单单通过减少能源使用量,而是力争在低碳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阶段恰好承接了日本低碳技术的应用,因此,中日之间在低碳技术领域的合作空间很大.我国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缩短与日本先进低碳技术水平的差距,规范交易市场,使中日在此领域的技术合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丽 《改革与战略》2010,26(11):41-43
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出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文章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借鉴国际经验,从教育、法律、产业政策、技术、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政府的应对策略,推动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低碳政府,就是能够促使不断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及单位排放强度这一过程的政府模式或政府范式。低碳政府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政府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多个方面。本文从低碳引导力、低碳管理力、低碳自制力和低碳保障力四个层面构建了低碳政府的指标体系,并以五省八市低碳试点省市为样本,对我国的低碳政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7.
深圳国际低碳城应对发展面临的创新、资金筹集和合作创新等需求,构建了一体化营城的模式,通过完善低碳城管理体制,探索构建多方合作及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发挥综合运营平台优势,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专业服务;通过推进资源、资产、资本综合管理,创新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在低碳城建设运营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并在创新新型园区建设运营、正确处理政府和企业在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关系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郭印  王敏洁 《改革与战略》2009,25(10):176-179
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概念以来,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国目前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面临威胁。应该借鉴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在加强法律和政策支持、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合作和自主研发能力、实施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倡导绿色消费等方面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馨  马蓓 《发展》2016,(1):62-63
低碳城市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一种全新探索.根据兰州实际,兰州进行低碳城市建设,必须从制定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实施步骤上从试点示范开始向全面推进过渡、提早准备低碳发展的前提环节、技术支撑上要以模仿创新为主、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合作的治理模式、完善包括控制性、市场性和自愿性有机融合的政策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发展低碳经济是顺应历史潮流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国际经济社会环境下,低碳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不容逃避的责任与义务.对于我国的政治环境而言,对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创新的研究显得意义更加重大.本文将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定义进行深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府治理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展开讨论,并对创新内容和途径进行着重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低碳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低碳化产业转型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旅游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低碳技术运用及基础配套设施的滞后、低碳评价考核机制的缺失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低碳旅游的发展。文章认为,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必须完善低碳旅游发展的制度安排,将其上升到标准化和制度化建设的层面予以保障;加大政府投资和旅游消费价格监管力度,严防低碳旅游投资成本转嫁行为的发生;转变旅游发展模式,促进旅游发展方式向低碳化转型。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低碳政策背景,实证检验了我国企业低碳行为与股东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我国企业低碳行为有利于股东价值的提升,环境敏感行业的低碳行为与股东价值的关系更显著,但是与被动的低碳行为相比,主动低碳行为并来获得更大的股东价值。这表明我国政府制定的低碳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培育低碳产品需求、明确碳交易或碳税等低碳政策,从而使企业主动低碳行为获得应有的更大市场回报。  相似文献   

13.
周娟  范星宏  王朝辉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57-60
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对低碳经济的响应方式,已成为全球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向。基于旅游系统论的视角,研究认为安徽低碳旅游发展应选择走低碳旅游系统化管理的战略思路,着重围绕旅游六要素,在加强政府政策引导的基础上,提出培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交通、实施低碳管理、加强低碳科技支撑等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阐述了低碳技术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开发低碳技术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郑良泽 《科技和产业》2011,11(11):160-164
Promote low-carbon economy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long period of time, our country i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guide and boost low-carbon economy.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的环境和资源制约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学术界和政府越来越注重低碳经济理论及其应用的发展。文章分别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外延、应用模式以及政府干预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理论发展进行归纳和总结。文章发现,现存成果注重单一因素的研究,对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相关因素的分析缺乏综合性,且一直存在发展战略与实际情况有偏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研究可能的热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7.
建设低碳城市路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建设低碳城市路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从制定低碳战略规划、优化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城市产业结构、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努力建设森林城市、培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低碳制度建设等方面对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着能源、环保和交通等问题。文章认为,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汽车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汽车设计和汽车产业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转型与创新。通过加大财税政策对优化汽车产业消费市场的扶持力度,完善能源动力网络和全力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低碳汽车企业发展等措施促进我国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文轩 《改革与战略》2011,27(9):51-52,75
低碳经济已经在我国全面展开,而我国企业对低碳经营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战略管理层面,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文章论述了基于低碳经济进行战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战略愿景、战略目标、战略实施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企业战略管理全过程的对策,以期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