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医疗行业的改革和深化,不同人群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涉及患者或家属、护理人员两大群体,提高护理服务内涵的认知,改变护理服务模式,真正做到"因需施护、因人施护、因病施护",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保持护理学科深入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产科是医院中风险度较高的科室之一。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则会严重伤害母婴健康,给医护人员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和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其次,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产科安全护理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实践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语、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1]。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运用至临床护理中对加速疾病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掌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被诊断为掌骨骨折老年患者共有172例,依照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创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过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及其家属总满意率为98.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老年掌骨骨折患者在手术后使用舒适护理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血站收入的64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抽血过程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精心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投诉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站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助于提高血站护士人员的职业素养,在应用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抽血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献血对象的满意度,同时还有助于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效率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院脑瘫患儿从院内护理期间到家庭护理期间的姿势矫正训练方法、康复训练方法、按摩方法、饮食护理、心理和教育护理等护理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并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选取同期手术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前有焦虑情绪者28例(87.5%),术后降至17例(53.1%),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焦虑情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有利于手术室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按照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成员为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生活助理,试验组成员包括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生活助理。对两组综合护理质量、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考核。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综合护理质量、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等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若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核心领导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就时间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山东省其血糖莱阳市72433部队莱阳第一干休所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6例,进行分析测定其血糖,同时按照患者的生理节律进行时间护理,3个月后,测定并观察对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前HbAlc为(7.56±1.45)%,护理后3个月为(6.25±1.12)%;护理前2hPBG为(10.02±1.89)mmol/L,护理后3个月为(8.80±1.14)mmol/L;护理前FPG为(8.62±1.72)mmol/L,护理后3个月为(6.70±1.28)mmol/L。由此可以看出,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治疗后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控制,提高了生活质量,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时间护理要求糖尿病患者或其家属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时间护理原则,合理安排用药、时间、饮食、休息、活动,在治疗的全过程中贯穿时间护理,以此因病施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此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运动疗法、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等对糖尿病治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收治的107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提供集中化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发生时间均多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实施细节护理非常必要,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外科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就诊的10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对照组则给予传统护理,随后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使用循证护理后,护理服务的水平较对照组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护理过程中,融入循证护理理念使医院护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患者接受的服务会更加全面与细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风险护理在老年骨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老年骨科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风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褥疮、跌倒、坠床、皮肤感染、半年内再次住院等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在实施护理后褥疮、跌倒、皮肤感染、半年内再次住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坠床发生率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在非常满意及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险护理能明显减少老年骨科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将以前的功能制护理排班改变为现在的责任制排班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深化健康宣教、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等。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两年以来,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由95%上升至98%,健康知识宣教率由50%上升至98%,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从60%上升到了93%以上。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有力保障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护理工作者护理伦理道德素质,强化护理伦理理念,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本文就护理的特殊性及其护理伦理道德在护理工作中的体会进行讨论。结果结论护士通过学习护理伦理学,树立高尚医德情操,一专多能,团队协作,增强道德感和责任感,形成了良好的服务接触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强优质护理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活动的认识。方法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展示活动,参考并学习相关材料,加强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程度,并选取700例胸外科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中5%恢复良好,且术后无不良反应,感染几率明显下降,家属陪护率下降至18%,满意程度提升到99%,护理人员满意程度为96%。结论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常规与专科护理方式进行融合。通过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使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由于患者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的影响,作为护理人员要以患者为中心,保持高技术水平和无痛护理技术,才能保证患者在手术后所受疼痛减轻,让患者满意。要切实落实无痛护理技术,让患者能够体会到护理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探讨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小组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中医护理小组,确立管理目标,小组成员积极参加培训,以点代面,宣传推广中医特色护理和规范临床管理,制定中西医护理记录单,建立管理流程。结果中医护理小组成立半年来,院内共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18项,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临床科室达到100%。结论中医护理小组的建立对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积极的督促作用,推动了我院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提高我院中医护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临床护士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及两个效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研究分析其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356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后,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方法 2009至2010年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并执行传统护士管理制度;2011年组与2012年组患者在实施上述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满意度评分,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2011至2012年期间,由于我院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相较于2009~2010年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减少,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满意度评分情况则显著上升,P<0.0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显著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促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和谐相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式。方法我院收治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简单的日常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日常护理上增加全方面的舒适护理项。结果通过两组的比较,实验组患者无论是心理还是精神上取得的评价都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血压和紧张度有了很大的改变。结论舒适护理不仅缓解了患者的应激反应也增强了患者承受能力,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