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玉树文化的融合性特质 玉树在行政区划上位于四川、青海、西藏三省(区)的交汇处,在藏族文化区分上处于康巴、安多、卫藏三种文化的中心,地理区位上处于世界第三极的雪域高原,并处于唐蕃古道西段的中部,自古就是贸易互通的重镇.独特的地缘条件,使这里得到了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的滋养,成为一片交融沉淀的沃土.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上根据语言、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及服饰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一般将居住在青海、甘肃等地的藏族同胞统称为安多藏族。他们在藏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与“康巴”(即四川、云南地区)、“卫藏”(指西藏地区)地区藏族是相同的。但在风俗人情、服饰发展上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整个安多地区居住有回、汉、蒙、藏、土、撒拉、东乡等民族,其中的甘肃省夏河县,无论在安多藏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民族习俗,特别是服饰的趋新改革方面都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安多多民族杂居的性质特点。 夏河是藏传佛教六大属寺拉卜楞寺所在地,是安多政治、文化、交通、宗教的中心,所以安多地区基本  相似文献   

3.
在祖国的西部,在茫茫青藏高原上,有一条与青藏公路并行的长达1080公里的黑色油龙,这就是从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的输油管线.南向拉萨输油,是柴达木油气外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它是作为一项国防工程出现的.  相似文献   

4.
青海藏族     
<正>藏族,是我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的民族。自称"博"、"博巴"或"康巴"、"嘉戎哇"。青海藏族自称"安多哇"。古代汉文史籍称为"吐蕃"。全国解放后统一称为藏族,信仰藏传佛教。藏族语言届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3个方言,青海藏族大多系安多方言。通用的藏文,是历史悠久的拼音文字,据藏族史书记载,是七世纪时图弥三菩扎多参照梵文字体创制的。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习近平同志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参加河北省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时指出:"青海是中华水塔,西藏是世界屋脊,如果把青海、西藏污染了,多搞几百亿的生产总值又有什么意义呢?"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就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20日是格尔木西藏基地创建40周年。在40年的艰苦岁月里,无数的创业者和建设者们艰苦奋斗,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将这戈壁滩建设成为柴达木盆地的一颗璀璨明珠,昆仑山下一座欣欣向荣的青海第二大城市。而且还为西藏建设了一个公共设施比较完善,内部机构比较齐全,行业部局较为合理,基本上成龙配套的格尔木西藏基地。  相似文献   

7.
曾建波 《中国西部》2014,(34):86-89
它,是青海省西宁市通往成都的主要通道,也是甘肃省临近各县与四川、成都等地的主要通道;它,拥有著名的藏族寺庙郎依寺和格尔登寺景观,神奇神秘的藏传佛教寺庙文化、安多藏区民俗风情旅游景区,以及曼扎塘大草原黑颈鹤高原湿地生态保护区和柯河茸安高山峡谷生态风景区;它,东接九寨黄龙大划原景区,北接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和安多藏族风情区,构成了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大三角精品旅游景区。它,就是阿坝县。  相似文献   

8.
日前,从召开的西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今年西藏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安排77个,投资总规模7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1.4亿元。第一季度已有20多个项目复工或开工建设。据介绍,这20多个项目中,巴河雪卡水电站、老虎嘴水电站等项目去年冬天一直没有停工,“三大灌区”、新藏公路、西藏高职学院、拉萨市中干渠综合整治二期工程、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庭等项目已陆续复工;青藏公路格拉段整治、雪卡电站送出工程等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今年第二季度,又将有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青海民族发展史上,俺答汗和固始汗是两个最为著名的蒙古族汗王.他们都发兵进军西藏,挽救黄教,赠封达赖、班禅,弘扬黄教,在黄教发展史上做出了极大贡献. "蒙古敬信黄教,实始于俺答".俺答汗在青海修建仰华寺,邀请三世达赖喇嘛举办法会,黄教从此传入青海.这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魏源提出的新见,也非常符合青海蒙古族发迹和藏传佛教历史.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们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要绿色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强调指出:“青海是中华水塔,西藏是世界屋脊,如果把青海、西藏污染了,多搞几百亿的生产总值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青海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提出的“生态保护第一”战略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青海要保护好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找准了青海未来发展的定位.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涉及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大要素及其子系统,其范畴及指标体系非常丰富而又复杂,我们不能就事论事,必须跳出生态保护狭义的范畴全面落实青海省“生态保护第一”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